可穿戴设备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82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和车辆,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光伏电能组件,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主控模块;所述光伏电能组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光伏电能组件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具有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于所述使用位置,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至少部分超出所述壳体的侧面以显露于外,于所述收纳位置,所述光伏发电模块收纳在所述壳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能够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能够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因其便携性且具备较丰富的功能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现有的智能手环通常设有充电接口,并利用数据线插接在充电接口以进行充电,所以用户通常需要寻找到电源插座及数据线,并拆下智能手环才能实现充电。一方面,这些设备的发展极大地受益于其便携特性,而该特性要求设备尽量做好小型化、薄型化设计,这会显著限制充电电池的尺寸及容量,导致设备续航能力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的多功能实现依托于多种智能化模块的应用,例如显示屏模块、GPS模块等,使得耗电量显著增加,也会导致设备续航能力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0005]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主控模块;和
[0006]光伏电能组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光伏电能组件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具有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于所述使用位置,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至少部分超出所述壳体的侧面以显露于外,于所述收纳位置,所述光伏发电模块收纳在所述壳体上。
[0007]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槽口在所述壳体上显露,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收纳槽,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完全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
[0008]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收纳槽内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驱动连接,并至少用以驱使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使用位置之间活动。
[0009]可选地,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光伏发电片,所述光伏发电片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螺杆及导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驱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导杆和所述螺杆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相对两端,所述安装支架对应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杆旋转穿设于所述螺纹孔,所述导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0010]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配置为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光伏发电片的靠近所述收纳槽的槽底的一侧。
[0011]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限位轴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轴承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所述限位轴承设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口。
[0013]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还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并在所述壳体上显露。
[0014]可选地,所述收纳槽的槽口设有相对的两防护唇片,所述防护唇片具有弹性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使所述收纳槽的槽口闭合,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能够在两所述防护唇片之间穿过。
[0015]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以与车辆的中控主机进行无线通信。
[0016]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所述麦克风电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于所述壳体的正面。
[0019]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于所述壳体。
[0020]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在所述壳体上显露。
[0021]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GPS模块,所述GPS模块还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及前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车辆本体包括中控主机,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中控主机对应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设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0023]可选地,所述车辆本体包括内饰件装置,所述内饰件装置包括充电置放位,所述充电置放位设有充电结构,所述可穿戴设备能够与所述充电结构限位连接及电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车辆本体还包括前风挡玻璃,所述内饰件装置包括仪表板装置,所述仪表板装置包括仪表板,所述仪表板具有位于所述前风挡玻璃下方的仪表台面,所述充电置放位配置为设于所述仪表台面上的沉槽,所述充电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沉槽的槽底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于所述壳体。
[002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光伏发电模块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充电电池供电,进而向主控模块供电以支持可穿戴设备工作,能够提升设备的充电灵活性及续航能力,进而提升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可以理解,太阳能是容易获取到的能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利用光伏发电模块能够节省用户寻找电源插座及数据线的操作,并支持用户能够更自由地对设备进行充电,进而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其次,光伏发电模块还具备收纳功能,也即,当没有光伏充电需求时能够将光伏发电模块收纳起来,而当有光伏充电需求时才将光伏发电模块显露出来以接受阳光辐射,如此,既能够避免光伏发电模块长期显露在外影响设备的整洁美观性,或影响可穿戴设备的穿戴使用,又能够保护光伏发电模块以降低其受损风险,从而提
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此时光伏发电模块处于收纳位置;
[0028]图2为图1中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此时光伏发电模块处于使用位置;
[0029]图3为图1中光伏发电模块和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设备主体311b导向孔11壳体312光伏发电片11a收纳槽32充电电池12控制按键40驱动结构13显示模块41驱动件20佩戴件42螺杆30光伏电能组件43导杆31光伏发电模块44限位轴承311安装支架45限位块311a螺纹孔
ꢀꢀ
[003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主控模块;和光伏电能组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光伏电能组件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具有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于所述使用位置,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至少部分超出所述壳体的侧面以显露于外,于所述收纳位置,所述光伏发电模块收纳在所述壳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槽口在所述壳体上显露,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收纳槽,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完全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收纳槽内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驱动连接,并至少用以驱使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使用位置之间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光伏发电片,所述光伏发电片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螺杆及导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驱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导杆和所述螺杆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相对两端,所述安装支架对应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杆旋转穿设于所述螺纹孔,所述导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配置为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光伏发电片的靠近所述收纳槽的槽底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限位轴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轴承相对所述壳体转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所述限位轴承设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口。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还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并在所述壳体上显露。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董有昌刘广森乔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