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53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多巴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申请是名为《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21年04月06日,申请号为202110368694.4。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材料的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3]在现代医学尚未形成的年代,人类的寿命往往很低,而传染病与伤口感染则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两大元凶。人们常常惊讶于是什么导致仅仅一个小伤口就可能对人类生命造成致命的威胁,这直到列文虎克专利技术了显微镜后,人类才慢慢搞清楚这是细菌在作祟。
[0004]纳米抗菌材料是近些年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具有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和细菌的低对抗性。对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以及病毒等都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细菌为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将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与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混合,设定温度为37℃,培养24小时;然后再用近红外光照射0~10min,具体步骤如下:
[0008](1)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无菌液体LB培养基中,将细菌悬液在恒温培养摇床中以每分钟180转的速度孵育一夜;
[0009](2)使用无菌磷酸盐缓冲盐水将细菌稀释为1
×
106CFU/mL,用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配制成2mg/mL的混悬液;
[0010](3)将200μL细菌溶液和20μL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震荡摇匀,对细菌样品施加近红外辐射;
[0011]所述近红外光波长为808nm,辐射功率为1W;照射时间为10min,每5min摇动一次;
[0012]聚多巴胺微球的制备步骤如下:
[0013]将40m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铵溶液,用90mL去离子水配置成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0.5h;
[0014]称取0.5g多巴胺盐酸盐,用10mL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添加至上述混合液中,随后将溶液搅拌1天;
[0015]将反应后溶液离心得到黑色沉淀,超声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聚多巴胺纳米微球;
[0016]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的制备步骤如下:
[0017]称取0.13g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用45mL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溶液,用盐酸将pH调整至1,随后超声15min;
[0018]将12.5mL的0.05mol
·
L
‑1高锰酸钾溶液加入至聚多巴胺纳米微球溶液中,磁力搅拌器下反应4h,离心得到黑色沉淀,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
[0019]优选地,在将200μL细菌溶液和20μL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震荡摇匀,对细菌样品施加近红外辐射之后,还包括:
[0020]观察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的辐射结果;所述辐射结果为细菌全部死亡。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无近红外光照条件下展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有近红外光照条件下,细菌被快速杀死。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
[0025]图2为808nm近红外光照600s后大肠杆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
[0026]图3为808nm近红外光照600s后金黄葡萄球菌发热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
[0027]图4为808nm近红外光照600s后细菌细胞的荧光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0]实施例1
[0031]1、吸附剂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的制备
[0032]将40mL的乙醇(C2H5OH)溶液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铵(NH4OH)溶液,用90mL去离子水配置成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0.5h。称取0.5g多巴胺盐酸盐,用10mL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添加至上述混合液中,随后将溶液搅拌1天。将反应后溶液离心得到黑色沉淀,超声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聚多巴胺纳米微球。
[0033]2、吸附剂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的制备
[0034]称取0.13g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用45mL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溶液,用盐酸将pH调
整至1,随后超声15min。将12.5mL的0.05mol
·
L
‑1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入至聚多巴胺纳米微球溶液中,磁力搅拌器下反应4h,离心得到黑色沉淀,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无近红外光照条件下展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0035]对上述合成的光热剂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与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设定温度为37℃,培养24小时;然后再用近红外光(808nm)对培养的溶液照射0

10分钟,通过DAPI和PI荧光分析活/死细菌。
[0036]具体步骤如下:
[0037](1)将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50mL的无菌液体LB培养基中,将耐药菌悬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细菌为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将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与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混合,设定温度为37℃,培养24小时;然后再用近红外光照射0~10min,具体步骤如下:(1)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无菌液体LB培养基中,将细菌悬液在恒温培养摇床中以每分钟180转的速度孵育一夜;(2)使用无菌磷酸盐缓冲盐水将细菌稀释为1
×
106CFU/mL,用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配制成2mg/mL的混悬液;(3)将200μL细菌溶液和20μL聚多巴胺

二氧化锰纳米微球震荡摇匀,对细菌样品施加近红外辐射;所述近红外光波长为808nm,辐射功率为1W;照射时间为10min,每5min摇动一次;聚多巴胺微球的制备步骤如下:将40m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铵溶液,用90mL去离子水配置成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然田丽婷冉杰马丽程珂吴光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