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909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环形溢流槽,所述环形溢流槽的底部设有溢流排放口,所述溢流排放口位于罐体的侧壁;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氮气进口和泄压口,所述环形溢流槽下方的罐体侧壁设有连通口和补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放口。在膨胀罐内设置环形溢流槽,可将膨胀罐内液面上层的物料排至环形溢流槽,经溢流排放口排出。溢流排放口排出。溢流排放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


[0001]本技术涉及膨胀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

技术介绍

[0002]闭式循环水系统用于对生产装置进行冷却。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所有管路及设备均不与大气接触,当生产装置内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通过换热器渗漏至循环水系统中时,总是伴随着水质指标的异常变化,这些指标主要表现为物理指标(颜色、气泡、气味、混浊度等)和化学指标(含油、COD、TOC、含氨量等)两大类。水质的基本变化规律是,随着泄漏物质的不断增加,相应的物理化学指标也在逐步增大;取样分析时表现为循环水场回水(泄漏装置返回的热水)指标大于给水(泵出口送出水)指标。由于生产装置内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通过换热器渗漏至循环水系统中,会随着时间的累加,工艺物料增多。
[0003]膨胀罐作为闭式循环水系统的一部分,起到了稳定压力的作用。膨胀罐内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也是随着时间的累加而增多。当膨胀罐的水中出现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比较多的情况时,通常选择将膨胀罐内含有物料的水直接排出去,并补充一级除盐水进行置换,即系统大排大补,同时需要加入循环水药剂,保证水质稳定,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浪费大量的水和药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环形溢流槽。当生产装置内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通过换热器渗漏至循环水系统中时,可将膨胀罐液面上层物料排至膨胀罐的环形溢流槽,经溢流排放口排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溢流槽的底部设有溢流排放口,所述溢流排放口位于罐体的侧壁。
[0008]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与环形溢流槽焊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溢流槽由外筒、内筒和槽底构成,所述槽底的两侧分别为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为罐体的侧壁,所述外筒的高度大于内筒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槽底与内筒焊接,所述槽底与外筒焊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氮气进口和泄压口,所述环形溢流槽下方的罐体侧壁设有连通口和补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放口,所述连通口位于补水口的上方。所述氮气进口用于向罐体内通入氮气,所述连通口与闭式循环水系统连通,所述补水口用于向罐体补充一级除盐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排放口设有溢流排放阀,所述氮气进口、泄压口、连通口、补水口、排放口均设有阀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下方设有裙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膨胀罐内设置环形溢流槽,可将膨胀罐内液面上层的物料排至环形溢流槽,经溢流排放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罐体,2、环形溢流槽,3、溢流排放口,4、内筒,5、槽底,6、氮气进口,7、泄压口,8、连通口,9、补水口,10、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环形溢流槽2。所述环形溢流槽2的底部设有溢流排放口3,所述溢流排放口3位于罐体1的侧壁。所述罐体1与环形溢流槽2焊接。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氮气进口6和泄压口7,所述环形溢流槽2下方的罐体1侧壁设有连通口8和补水口9,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排放口10。所述溢流排放口2设有溢流排放阀,所述氮气进口6、泄压口7、连通口8、补水口9、排放口10均设有阀门。
[0021]所述罐体1的直径为4.5m,高度为14m,膨胀罐正常液位为5m,所述环形溢流槽2的深度为3.7m,环形溢流槽2的宽度为300毫米,环形溢流槽2的顶端到罐体1底部的距离为6m。
[0022]当生产装置内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通过换热器渗漏至循环水系统中时,将膨胀罐内的液位超出正常液位,并上升至环形溢流槽2的高度,可将膨胀罐液面上层物料排至膨胀罐的环形溢流槽2,打开溢流排放阀,经溢流排放口3排出。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所示,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有环形溢流槽2。所述环形溢流槽2的底部设有溢流排放口3,所述溢流排放口3位于罐体1的侧壁。所述罐体1与环形溢流槽2焊接。所述环形溢流槽2由外筒、内筒4和槽底5构成,所述槽底5的两侧分别为内筒4和外筒,所述外筒为罐体1的侧壁,所述外筒的高度大于内筒4的高度。所述槽底5与内筒4焊接,所述槽底5与外筒焊接。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氮气进口6和泄压口7,所述环形溢流槽2下方的罐体1侧壁设有连通口8和补水口9,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排放口10,所述连通口8位于补水口9的上方。所述溢流排放口3设有溢流排放阀,所述氮气进口6、泄压口7、连通口8、补水口9、排放口10均设有阀门。
[0025]所述罐体1的直径为4.5m,高度为14m,膨胀罐正常液位为5m,所述环形溢流槽2的深度为3.7m,槽底5的宽度为300毫米,环形溢流槽2的内筒的顶端到罐体1底部的距离为6m。
[0026]当生产装置内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工艺物料,通过换热器渗漏至循环水系统中时,将膨胀罐内的液位超出正常液位,并上升至环形溢流槽2的高度,可将膨胀罐液面上层物料排至膨胀罐的环形溢流槽2,打开溢流排放阀,经溢流排放口3排出。
[002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
有环形溢流槽。在膨胀罐内设置环形溢流槽,可将膨胀罐内液面上层的物料排至环形溢流槽,经溢流排放口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用膨胀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环形溢流槽;所述环形溢流槽的底部设有溢流排放口,所述溢流排放口位于罐体的侧壁;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氮气进口和泄压口,所述环形溢流槽下方的罐体侧壁设有连通口和补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与环形溢流槽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溢流槽由外筒、内筒和槽底构成,所述槽底的两侧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锦尹亮徐世广
申请(专利权)人: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