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85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包括脱酸锅、碱水箱、管道、阀门和喷淋管,碱水箱布局在脱酸锅的上方,碱水箱的底部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油脂精炼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食用油脂的间隙精炼设备生产线上给脱酸锅配套的碱水箱、碱水管道以及脱酸锅内的喷淋管等装置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碱水箱设置出水口的位置以及碱水箱与脱酸锅之间的碱水管道为水平布局,使碱水箱和管道中易留存碱溶液;二是脱酸锅内不设喷淋管或喷淋管太短、喷淋孔过少,造成碱水与油脂的接触面较小,分散性差,使游离脂肪酸不易与碱水接触,却使甘油三酯被强碱皂化成脂肪酸钠(钾),导致脱酸效果差,或需要加大用碱量,造成精炼油损耗大、精炼成本高和设备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旨在通过改进碱水箱的结构、碱水箱与脱酸锅之间的管道布局和脱酸锅内的喷淋装置,使的碱水箱和管道中排水后不留存碱溶液,碱溶液与精炼油更均匀地接触,达到提高脱酸效果和降低精炼油损耗的目的。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包括脱酸锅、碱水箱、管道、阀门、喷淋管。所述的脱酸锅由2

6个相同的筒体与锥体结合的脱酸锅并联在一起。所述的碱水箱布局在脱酸锅的上方,碱水箱的底部设为3

5度的斜率,最底端一侧设有出水口,碱水箱内设有搅拌装置,顶部设有活动盖板,碱水箱外的一侧设有液位管,液位管上设有碱水箱的重量刻度,碱水箱内的底部设有加热管,出水口处设有总阀门。所述的管道连接总阀门与脱酸锅内的喷淋管,在总阀门后端设有三通(或四通)与通往各脱酸锅的管道连接,在三通(或四通)后设有分阀门,从分阀门到各脱酸锅外的管道设有3

5度的斜率。所述的喷淋管设在脱酸锅内的顶端,喷淋管为圆形或马蹄形,在喷淋管的正下方设置若干喷淋孔,喷淋孔的直径为1.5

2mm。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碱水箱的底部为斜面,出水口设在最低端一侧,确保碱水箱排水后不存碱溶液,碱水箱内设有搅拌装置,方便加水后搅拌溶解固体碱;碱水箱设有活动顶盖板,既便于往箱中加碱,也防止了碱溶液的外溅。(2)本技术从分阀门到各脱酸锅外的管道有3

5度的斜率,保证了所有管道中排水后不存碱溶液。(3)本技术增加了脱酸锅内喷淋管的长度,在喷淋管的正下方设置了若干直径较小的喷淋孔,从而使碱溶液以细小水线喷淋到精炼油表面,增加了碱溶液与精炼油的接触面,提高了皂化效果,使脱酸工序的精炼油损耗尽量降低。总之,通过上述对油脂间隙精炼脱酸锅、碱水箱及管道布局的改进,降低了脱酸工序精炼油损耗,提高了精炼油脂品质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的圆形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技术的马蹄形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脱酸锅,2、碱水箱,3、管道,4、喷淋管,5、搅拌装置,6、活动盖板,7、液位管,8、加热管,9、总阀门,10、三通,11、分阀门,12、喷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包括脱酸锅1、碱水箱2、管道3、阀门、喷淋管4。脱酸锅1在间隙精炼生产线中由2

6个相同的脱酸锅并联在一起。碱水箱2布局在脱酸锅1的上方,碱水箱2的底部设为3

5度的斜率,最底端一侧设有出水口,以确保碱水箱排水后不存溶液;碱水箱2内设有搅拌装置5,顶部设有活动盖板6,便于搅拌溶解固体碱,并不溅出碱水;碱水箱2外的一侧设有液位管7,液位管7上设有碱水箱的重量刻度;碱水箱2内的底部设有加热管8,加热碱溶液与脱酸油同温,出水口处设有总阀门9。管道3连接总阀门9与脱酸锅内的喷淋管4,在总阀门9后端设有三通10(或四通)与通往各脱酸锅的管道3连接,在三通10(或四通)后设有分阀门11,从分阀门11到各脱酸锅外的管道3有3

5度的斜率,保证所有管道3排水后不存溶液。
[0013]如图2、3所示,所述的喷淋管4设在脱酸锅内的顶端,喷淋管4为圆形或马蹄形,在喷淋管4的正下方设置若干喷淋孔12,喷淋孔12的直径为1.5

2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间隙精炼工艺脱酸锅的加碱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酸锅、碱水箱、管道、阀门和喷淋管,所述的脱酸锅在间隙精炼生产线中由2

6个相同的脱酸锅并联在一起,所述的碱水箱布局在脱酸锅的上方,碱水箱的底部为3

5度的斜率,最底端一侧设有出水口,碱水箱内设有搅拌装置,顶部设有活动盖板,碱水箱外的一侧设有液位管,液位管上设有碱水箱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生韩海望胡晓军王小礼郝金节申欣雨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市宏致亚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