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阻尼混音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77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音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阻尼混音喇叭。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架、机械阻尼混音板和安装盘,支架内部等距开设有混音腔,支架顶部一侧螺纹安装有连接件,支架顶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机械阻尼混音板内部等距开设有透声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振动气流从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的条形孔进入共振腔内部,使得振动气流在进入共振腔过程增中加了额外的阻尼,再通过支架内部的栅格式可起到增大喇叭共振容积降低FO的做用,增加阻尼后的振动气流再从支加混合后排出,另一支气流经过机械阻尼混音板直孔导流管,直接导到支架内部的混音出声孔出口处,两股气流同时再共振腔处混合成一股气流后,再经过模片再次增加阻尼后向外导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阻尼混音喇叭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音喇叭
,具体为双阻尼混音喇叭。

技术介绍

[0002]喇叭又称为扬声器、音响等其分类与用途繁多,使用范围广被广泛运用于宣传、学校、广播等多种领域中,主要作用为对电磁信号进行转化为声音,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空气为介质进行传声音,具有产量大的特点,在日常的使用中需要混音喇叭对电磁信号进行转化,其中申请为“CN111083614B”所公开的“喇叭装置”,其已经解决了导入低音加强装置不仅无法正常发挥强化低频的作用,反而还会造成减损喇叭原有的输出表现等问题技术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3968337U”所公开的“喇叭”,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显得生硬、不清楚等问题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混音喇叭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不具有对频率响曲线进行处理的功能,无法使频响曲线更平滑,从而导致的音质质量不柔顺,增加了产生杂音的概率,降低了转化的声音质量,所以需要设计双阻尼混音喇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阻尼混音喇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阻尼混音喇叭,包括支架、机械阻尼混音板和安装盘,所述支架内部等距开设有混音腔,所述支架顶部一侧螺纹安装有连接件,所述支架顶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内部等距开设有透声孔,所述透声孔一侧等距开设有辅助出声孔,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卡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内部粘贴有膜片,所述支架内部套接有U铁,所述U铁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
[0005]所述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且支架的内部等距安装有气孔锥形分流柱,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卡接安装有安装盘,所述支架内部嵌入安装有U铁,所述U铁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顶部固定安装有华司,所述支架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粘贴有PCB板,所述安装盘内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音圈;
[0006]所述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且支架的内部等距安装有圆形导流管,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嵌入安装有安装盘,所述支架内部嵌入安装有U铁,所述U铁顶部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顶部固定安装有华司,所述支架底部一侧粘贴有调音纸,所述安装盘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支架内部的音圈。
[0007]通过振动气流从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的条形孔进入共振腔内部,使得振动气流在进入共振腔过程增中加了额外的阻尼,再通过支架内部的栅格式可起到增大喇叭共振容积降低FO的做用,增加阻尼后的振动气流再从支加混合后排出,另一支气流经过机械阻尼混音板直孔导流管,直接导到支架内部的混音出声孔出口处,两股气流同时再共振腔处混合成一股气流后,再经过模片再次增加阻尼后向外导出;
[0008]通过振动气流从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的圆形开孔进入栅格式共振支架内,通过机
械阻尼混音板底部正对气孔锥形分流柱,在气流进入过程中对气流进行导向,改变气流进入方式及方向,同时增大了气流通过阻尼,共振腔起到增大喇叭共振容积降低FO的作用,再从混音腔孔经混合后排出;
[0009]振膜振动空气时气流通过机械阻尼混音板底部的圆形导流管进入共振腔内部的底部,由支架底部锥柱进行一次导向,再通过条纹出声孔圆柱形加高及进出气孔错位排例,使气流在箱体内充分产生共振,增大箱体内部空气流动阻尼,从而减小振动膜振动时所产生的分割振动,使频响曲线更平滑,音质更柔顺。
[0010]优选的,所述支架内部的中心开设有共振腔,且混音腔内部开设有混音出声孔。通过混音腔与共振腔内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可对振动空气件中和并再次产生一个与前腔不同的共振气流,便于减少振动膜振动时所产生的分割振动,为减少振动膜分割振动提供了便利,通过混音出声孔可为混音腔内部的空气提供了空气入口,通过磁铁通电运行配合华司与U铁使用使得音圈产生振动,并将外部空气通过混音出声孔输送至混音腔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且连接件延伸至安装孔内部。通过安装孔与连接件配合使用,便于对机械阻尼混音板与支架的位置进行固定,起到了锁定机械阻尼混音板与支架位置的作用,实现了无螺栓进行组装作业,避免了安装时使用螺栓导致的装置内部电器设备受损。
[0012]优选的,所述膜片正面等距开设有条纹出声孔,且膜片内部的中心套接有音圈,膜片顶部的中心粘贴有振动膜,且振动膜底面与音圈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条纹出声孔可使音乐分散通过条纹出声孔传播至外界,增加了装置发出声音的立体感,便于使用人员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通过振动的膜片可带动振动膜进行伸缩,通过伸缩的振动膜可起到增加音量的作用,并通过振动膜与膜片配合使用可对声音中的低音进行加强,增加了装置的低音质量,通过音圈经过电流发出声音,为音乐提供了基础声音,是电动式扬声器机械波系统主要电气设备。
[0013]优选的,所述磁铁顶部固定安装有华司,U铁内部开设有进气孔。通过磁铁通电运行产生磁力带动音圈进行有规律的伸缩,通过伸缩的音圈可带动膜片进行振动,通过振动的膜片可产生声音,并持续通过进气孔空气将装置外部空气吸入共振腔内部,便于后续对频率响曲线进行处理。
[0014]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粘贴有调音纸,且支架底部一侧粘贴有PCB板。通过PCB板外接电器设备进行电磁信号接收并进行转化,起到了控制装置整体音量的作用,通过进气孔可为装置提供了空气入口,为混音腔与共振腔提供了空气来源,调音纸具有密度均匀、透气孔疏密平均、良好的防水效果等,用于对声音波有阻尼作用,改善声音频率特性有极为有效的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振动气流从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的条形孔进入共振腔内部,使得振动气流在进入共振腔过程增中加了额外的阻尼,再通过支架内部的栅格式可起到增大喇叭共振容积降低FO的做用,增加阻尼后的振动气流再从支加混合后排出,另一支气流经过机械阻尼混音板直孔导流管,直接导到支架内部的混音出声孔出口处,两股气流同时再共振腔处混合成一股气流后,再经过模片再次增加阻尼后向外导出;
[0017]2.通过振动气流从机械阻尼混音板顶部的圆形开孔进入栅格式共振支架内,通过
机械阻尼混音板底部正对气孔锥形分流柱,在气流进入过程中对气流进行导向,改变气流进入方式及方向,同时增大了气流通过阻尼,共振腔起到增大喇叭共振容积降低FO的作用,再从混音腔孔经混合后排出;
[0018]3.振膜振动空气时气流通过机械阻尼混音板底部的圆形导流管进入共振腔内部的底部,由支架底部锥柱进行一次导向,再通过条纹出声孔圆柱形加高及进出气孔错位排例,使气流在箱体内充分产生共振,增大箱体内部空气流动阻尼,从而减小振动膜振动时所产生的分割振动,使频响曲线更平滑,音质更柔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阻尼混音喇叭,包括支架(1)、机械阻尼混音板(2)和安装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部等距开设有混音腔(101),所述支架(1)顶部一侧螺纹安装有连接件(104),所述支架(1)顶部通过连接件(104)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2),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2)内部等距开设有透声孔(201),所述透声孔(201)一侧等距开设有辅助出声孔(203),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2)顶部卡接有安装盘(3),所述安装盘(3)内部粘贴有膜片(301),所述支架(1)内部套接有U铁(4),所述U铁(4)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401);所述支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2),且支架(1)的内部等距安装有气孔锥形分流柱,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2)顶部卡接安装有安装盘(3),所述支架(1)内部嵌入安装有U铁(4),所述U铁(4)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401),所述磁铁(401)顶部固定安装有华司(402),所述支架(1)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粘贴有PCB板(5),所述安装盘(3)内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音圈(7);所述支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阻尼混音板(2),且支架(1)的内部等距安装有圆形导流管,所述机械阻尼混音板(2)顶部嵌入安装有安装盘(3),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从东赵世春佘媛媛张锋程本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皖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