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73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屑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固定组件、夹紧组件及吹屑组件,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夹紧组件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并邻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吹屑组件包括吹气件及伸缩驱动件,所述吹气件与所述承载组件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固定组件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所述伸缩驱动件连接所述吹气件。上述除屑装置作业时,通过先将工件固定安装于固定组件上,然后通过夹紧组件将安装有工件的固定组件固定于承载组件上,最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吹气件向上运动,以使吹气件从工件的下端口伸入工件的内腔以吹落附着于工件内腔的废屑,废屑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工件的下端口处自动滑出,以此实现工件的自动化除屑,并提高了除屑效率。并提高了除屑效率。并提高了除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清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除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笔杆等工件的内腔加工完成后,内腔具有加工毛屑,因此对加工完内腔的工件需要进行吹屑作业,现有的吹屑作业多为操作员手持吹风机,将吹风头伸入内腔,以将工件内腔的毛屑吹落,然后将工件的端口朝下,以使吹落的毛屑由端口处滑落,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除屑。然而,这种作业方式作业繁琐、劳动强度大,导致除屑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除屑装置,以提高工件的除屑效率。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屑装置,包括:
[0005]承载组件;
[0006]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及固定工件;
[0007]夹紧组件,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并邻设于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夹紧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所述固定组件;
[0008]吹屑组件,包括吹气件及伸缩驱动件,所述吹气件与所述承载组件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固定组件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所述伸缩驱动件连接所述吹气件,用于驱动所述吹气件由所述工件的下端口伸入所述工件的内腔,以使所述吹气件吹落附着于所述工件内腔的废屑。
[0009]上述除屑装置作业时,首先,将工件安装于固定组件,并将安装有工件的固定组件放置于承载组件,然后,通过夹紧组件将设置于承载组件上的固定组件夹紧固定,以避免除屑过程中工件产生晃动,最后,伸缩驱动件驱动吹气件沿第一方向并朝上运动,以使吹气件由工件的下端口伸入工件的内腔,以吹落附着于工件内腔的废屑,并使吹落的废屑在重力作用下由工件下端口处自动滑出,以此实现对工件加工时所产生的废屑的清除。如此,通过先将工件固定安装于固定组件上,然后通过夹紧组件将安装有工件的固定组件固定于承载组件上,最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吹气件向上运动,以使吹气件从工件的下端口伸入工件的内腔以吹落附着于工件内腔的废屑,从内腔掉落的废屑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工件的下端口处自动滑出,以此实现工件的自动化除屑,并提高了除屑效率。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
[0011]底座;
[0012]防护壳,连接所述底座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吹屑组件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防护壳,所述吹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壳;
[0013]承载件,连接于所述防护壳并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吹气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及所述底座之间
并可活动地贯穿所述承载件,以使所述吹气件伸入所述工件的内腔并吹落附着于所述工件内腔的废屑。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包括壳体及滑轨,所述壳体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连接所述底座;
[0015]所述吹气件包括导气管、连接体及滑块,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气管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体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导气管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连接体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滑块及所述伸缩驱动件,且用于外接气源件。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0017]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
[0018]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
[0019]夹紧件,所述夹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夹紧件绕旋转轴转动,并使所述夹紧件的另一端夹紧所述固定组件。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
[0021]伸缩驱动本体,所述伸缩驱动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吹气件;
[0022]止挡体,朝向所述固定组件凸设并连接于所述伸缩驱动本体的另一端,用于抵持所述固定组件,以使所述伸缩驱动本体一端带动所述吹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两个定位件,两个所述定位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0024]所述固定组件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套设于相应的所述定位件的外周,以使所述固定组件定位于所述承载组件上。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0026]顶板,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0027]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所述顶板及所述底座;
[0028]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及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
[0029]防护光栅,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并形成光幕以隔离所述收容腔的内外,且所述防护光栅与所述第二侧板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底座、顶板、两个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围设形成所述的收容腔;其中,
[0030]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0032]基座,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槽;
[0033]盖合件,铰接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用于所述盖合件盖合所述基座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分别抵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侧壁,以夹紧所述工件。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合件包括:
[0035]盖合体,铰接于所述基座;
[0036]缓冲体,连接于所述盖合体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缓冲体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槽。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及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一磁性体连接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盖合体的一侧;
[0038]所述盖合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应设置的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连接于所述盖合体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与所述缓冲体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除屑装置和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图1中除屑装置和工件的分解示意图。
[0041]图3为图2中吹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图2中固定组件固定工件时固定组件与工件的状态示意图。
[0043]图5为图4中固定组件呈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004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5]除屑装置
ꢀꢀꢀꢀꢀꢀꢀꢀꢀꢀꢀꢀꢀꢀꢀꢀꢀꢀꢀꢀꢀꢀꢀ
10
[0046]承载组件
ꢀꢀꢀꢀꢀꢀꢀꢀꢀꢀꢀꢀꢀꢀꢀꢀꢀꢀꢀꢀꢀꢀꢀ
11
[0047]底座
ꢀꢀꢀꢀꢀꢀꢀꢀꢀꢀꢀꢀꢀꢀꢀꢀꢀꢀꢀꢀꢀꢀꢀꢀꢀꢀꢀ
111
[0048]防护壳
ꢀꢀꢀꢀꢀꢀꢀꢀꢀꢀꢀꢀꢀꢀꢀꢀꢀꢀꢀꢀꢀꢀꢀꢀꢀ
112
[0049]壳体
ꢀꢀꢀꢀꢀꢀꢀꢀꢀꢀꢀꢀꢀꢀꢀꢀꢀꢀꢀꢀꢀꢀꢀꢀꢀꢀꢀ
1121
[0050]顶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及固定工件;夹紧组件,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并邻设于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夹紧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所述固定组件;吹屑组件,包括吹气件及伸缩驱动件,所述吹气件与所述承载组件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固定组件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所述伸缩驱动件连接所述吹气件,用于驱动所述吹气件由所述工件的下端口伸入所述工件的内腔,以使所述吹气件吹落附着于所述工件内腔的废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底座;防护壳,连接所述底座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吹屑组件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防护壳,所述吹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壳;承载件,连接于所述防护壳并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吹气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件及所述底座之间并可活动地贯穿所述承载件,以使所述吹气件伸入所述工件的内腔并吹落附着于所述工件内腔的废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包括壳体及滑轨,所述壳体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吹气件包括导气管、连接体及滑块,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气管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体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导气管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连接体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滑块及所述伸缩驱动件,且用于外接气源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夹紧件,所述夹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夹紧件绕旋转轴转动,并使所述夹紧件的另一端夹紧所述固定组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伸缩驱动本体,所述伸缩驱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怡田汉军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