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35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7
蓄电装置(10)具备:具有电极端子(210b)的蓄电元件(210);收容蓄电元件(210)的外装体(100);以及第一板状部件(231)。外装体(100)具有供蓄电装置(10)设置的设置面侧的壁部即底壁部(111)。第一板状部件(231)配置于外装体(100)的内部配置于,并且配置于蓄电元件(210)与底壁部(111)的排列方向即第一方向上的蓄电元件(210)的端部。蓄电元件(210)以电极端子(210b)朝向与第一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底壁部(111)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的姿态配置。第一板状部件(231)具有在Y轴负方向上比蓄电元件(210)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35)。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35)。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蓄电元件与收容蓄电元件的外装体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和收容多个蓄电元件的外装体的蓄电装置。在该蓄电装置中,对于多个蓄电元件中的第一方向的端部的蓄电元件,配置抵接于该蓄电元件的第一方向的侧面的端板。端板具有抵接于该蓄电元件的容器的盖体的盖体抵接部。由此,可抑制盖体相对于容器主体倾斜或变形。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95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上述以往的蓄电装置中,如何保护蓄电装置免受外力的影响成为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安全性的蓄电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具有电极端子的蓄电元件;外装体,其收容所述蓄电元件,具有外装体主体与盖体,该外装体主体具有开口,该盖体封堵所述开口,所述外装体主体具有与所述盖体对置的底壁部;以及第一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外装体的内部,配置于作为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底壁部的排列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所述蓄电元件以所述电极端子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底壁部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的姿态配置,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蓄电元件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能够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在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分离外装体的主体与盖而表示外装体的内侧的立体图。
[0015]图3是分解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装体的内侧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4是分解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单元而表示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与蓄电元件以及汇流条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0018]图6是图5所对应的侧视图。
[0019]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开口部及其周边的构成的立体图。
[0020]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板状部件与汇流条框架的构造上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9是实施方式的第一板状部件与汇流条框架组合后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上述以往的蓄电装置中,采用了用端板的一部分按压蓄电元件的容器的盖体的构造,由此,能够抑制因容器膨胀而导致的蓄电元件的容器的损伤。然而,蓄电装置中的构造上的不良情况不仅起因于收容于外装体的内部的蓄电元件的行为,也起因于从外装体的外部施加的振动或者冲击等。因而,在搭载有蓄电装置的车辆的碰撞事故等中对外装体施加了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蓄电装置不受该外力的影响成为问题。
[0023]在上述以往的蓄电装置中,蓄电元件以电极端子朝上的姿态外装体收容于,但出于抑制蓄电装置的高度(上下方向的宽度)的观点,蓄电元件也有被横向放置(成为电极端子横向的姿态)的情况。即,有时电极端子等导电部件朝向在碰撞事故等时容易受到冲击的方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安全性成为问题。当然,通过在外装体中的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侧的内表面配置金属体,能够提高外装体的机械强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成为用金属体覆盖电极端子以及汇流条等的状态,因此产生如何确保电安全性这一其他问题。
[002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安全性的蓄电装置。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具有电极端子的蓄电元件;外装体,其收容所述蓄电元件,具有外装体主体与盖体,该外装体主体具有开口,该盖体封堵所述开口,所述外装体主体具有与所述盖体对置的底壁部;以及第一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外装体的内部,配置于作为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底壁部的排列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所述蓄电元件以所述电极端子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底壁部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的姿态配置,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蓄电元件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0026]根据该构成,在具备横向放置的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中,在电极端子所朝向的第二方向侧,第一板状部件的第一突出部比蓄电元件突出地配置。因此,在任何物体从第二方向侧碰撞蓄电装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突出部保护蓄电元件的配置有电极端子的侧面。由此,能够降低因碰撞时的冲击而产生短路等不安全现象的可能性。第一板状部件无需配置于与电极端子对置的方向(第二方向),即,即使在由金属那样的导电性材料形成第一板状部件的情况下,电极端子与第一板状部件导通的可能性也较低。而且,在蓄电元件的长侧面朝向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在从第二方向(电极端子的一侧)观察的情况下,能够在沿着蓄电元件的长侧面的任意的位置设置第一突出部。因而,第一突出部的配置位置或者配置范围的自由度较高。如此,根据本方式的蓄电装置,能够提高安全性。
[0027]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电极端子的端部突出。
[0028]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可靠地保护电极端子免受从蓄电装置的外部施加的冲击。由此,可提高避免电极端子陷入容器的内侧的情况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可提高蓄电装置的安全性。
[0029]所述蓄电装置也可以还具备接合于所述电极端子的汇流条,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汇流条突出地配置。
[0030]根据该构成,可保护汇流条以及接合有汇流条的电极端子免受从蓄电装置的外部施加的冲击。由此,提高了避免汇流条使蓄电元件损伤、或者经由汇流条受到冲击的电极端子陷入容器的内侧的情况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可提高蓄电装置的安全性。
[0031]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设于所述蓄电元件的气体排出阀的端部突出。
[0032]根据该构成,可保护气体排出阀免受从蓄电装置的外部施加的冲击。由此,可避免因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使气体排出阀开放的情况,这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0033]也可以是,第二板状部件隔着所述蓄电元件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相反的端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蓄电元件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0034]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2片板状部件(第一板状部件以及第二板状部件)更可靠地保护蓄电元件。
[0035]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与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以相互平行的姿态配置,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0036]根据该构成,由于对2片板状部件(第一板状部件以及第二板状部件)均等地施加外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护蓄电元件。
[0037]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具有使配置于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电线贯通的第一开口部。
[0038]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第一板状部件配置在能够阻碍电线的配置(布线)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电极端子的蓄电元件;外装体,其收容所述蓄电元件,具有外装体主体与盖体,该外装体主体具有开口,该盖体封堵所述开口,所述外装体主体具有与所述盖体对置的底壁部;以及第一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外装体的内部,配置于作为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底壁部的排列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所述蓄电元件以所述电极端子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底壁部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的姿态配置,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蓄电元件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电极端子的端部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接合于所述电极端子的汇流条,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汇流条突出地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设于所述蓄电元件的气体排出阀的端部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板状部件隔着所述蓄电元件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相反的端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