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33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7
本申请公开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属于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中频感应线圈、驱动机构和冷却机构,工作台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中频感应线圈以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而沿校平辊的轴向定向移动的方式套设在校平辊上,冷却机构包括L型支架、冷却管和送水软管,其中L型支架连接在工作台和冷却管之间,使冷却管在校平辊的正上方正对校平辊,同时冷却管的底部密布有洒水孔,送水软管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上,并连通外部水源和所述冷却管的管腔,所述送水软管上设置有阀门。本申请提供的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不但结构紧凑,占用场地空间小,还能够提高校平辊加热后的冷却时效,减小热损失。减小热损失。减小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校平辊一般是指校平钢板的辊或者称之为辊轴,其中校平辊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锻打、等温退火(球化)、粗车、调质、精车、中频淬火(淬硬层深4毫米~5毫米)、粗磨、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最后进行精磨成型,使校平辊具有较高的强度,其表面硬度能够达到HRC61

63。
[0003]校平辊中频淬火处理一般是将校平辊放在中频感应线圈内,感应线圈通交流电,产生交变电磁场,在金属件内感应出交变电流,由于趋肤效应,电流主要集中在金属件表面,所以表面的温度最高。感应线圈加热处理后,转移校平辊至冷却机构处,再喷水冷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快速冷却,由于加热及冷却主要集中在表面,所以表面改性很明显,而内部改性基本没有,可以有很特殊的热处理效果。
[0004]目前,对校平辊的加热处理和冷却处理是通过不同的工位分开进行,占用场地面积较大,另外,在转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热损失,具有一定的冷却时效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通过将中频感应线圈和冷却机构同时集成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校平辊通过中频感应线圈加热处理后,可以通过冷却管直接喷洒冷却水至校平辊的表面,来快速完成对校平辊的表面处理,装置整体占用场地面积小,在冷却处理时不再需要转移校平辊,同时还避免了转移带来的冷却时效风险。
[0006]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其中通过减速电机、传动丝杆和丝杆螺母的配合,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中频感应线圈的定向移动,进而能够精确的控制中频感应线圈的移动速度和启停时机,控制精度高。
[0007]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其中第二支座的外侧端设置有定向伸缩元件,能够灵活调整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该表面处理装置能够处理不同轴长的校平辊,适用范围广泛。
[0008]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中频感应线圈,其中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于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于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适于放置校平辊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频感应线圈以能够被驱动而沿所述校平辊的轴向定向移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校平辊上,其中所述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和冷却机构;
[0009]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中频感应线圈沿所述校平辊的轴向定向移动;
[0010]其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L型支架、冷却管和送水软管,其中所述L型支架包括竖直
部和水平部,其中所述竖直部的底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水平部水平延伸垂直连接所述竖直部的顶端,其中所述冷却管位于所述校平辊的正上方,并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所述冷却管正对所述校平辊的底部密布有洒水孔,其中所述送水软管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上,并连通外部水源和所述冷却管的管腔,所述送水软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传动丝杆、丝杆螺母、导向杆和多个轴承座,其中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侧,多个所述轴承座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所述传动丝杆和所述导向杆以并列平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丝杆螺母同时套设在所述传动丝杆和所述导向杆上,并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配合,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丝杆螺母通过L型连接杆连接所述中频感应线圈。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座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外侧端连接有定向伸缩元件,其中所述定向伸缩元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定向伸缩元件被实施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的外侧端。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供所述第二支座定向移动的导轨。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被实施为三爪卡盘。
[0016]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0

工作台,11

第一支座,12

第二支座,111

固定结构,13

定向伸缩元件,131

伸缩杆,14

导轨,20

中频感应线圈,30

校平辊,41

L型支架,411

竖直部,412

水平部,42

冷却管,51

减速电机,52

传动丝杆,53

丝杆螺母,54

导向杆,55

轴承座,56

L型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23]参考图1和图2,依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0、中频感应线圈20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0的顶部于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2,同时,所述第一支座11和所述第二支座12于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适于放置校平辊30的固定结构111,使得所述第一支座11和所述第二支座12能够通过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结构111固定所述校平辊30,另外,所述中频感应线圈20以能够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沿所述校平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中频感应线圈,其中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于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于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适于放置校平辊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频感应线圈以能够被驱动而沿所述校平辊的轴向定向移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校平辊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和冷却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中频感应线圈沿所述校平辊的轴向定向移动;其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L型支架、冷却管和送水软管,其中所述L型支架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其中所述竖直部的底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水平部水平延伸垂直连接所述竖直部的顶端,其中所述冷却管位于所述校平辊的正上方,并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所述冷却管正对所述校平辊的底部密布有洒水孔,其中所述送水软管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上,并连通外部水源和所述冷却管的管腔,所述送水软管上设置有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校平辊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宫晓飞宋佑勇丰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市华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