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89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外壳内悬挂布置有膜管,外壳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和浓水出口,上盖上设置产水出口,下盖上设置排污口,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安装在外壳内,上盖板和下盖板设置上插孔和下插孔,上插孔和下插孔内插设膜管接头,膜管接头套设在膜管接头下端外侧,膜管顶端外翻设置翻边,上盖板和下盖板夹持翻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压紧方式安装过滤膜,无需灌封胶,减少了环境污染,保证了密封效果同时使用过程中确保过滤膜顶端固定部位不易损坏。并且膜管安装简单、方便拆卸和更换,过滤膜可拆卸回收,膜壳及其他配件均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压式过滤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外压式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发展,工业废水来源复杂,其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很多废水处理难度大,如果大量未经充分处理的废水被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会造成重金属等污染物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工业废水、浓盐水减量化零排放资源化利用的项目中,随着浓盐水浓缩倍数的逐步提高,钙、镁、硅、钡、锶等难溶盐离子的浓度也逐步升高,无论后续浓缩工艺是采用高压反渗透、电渗析或者蒸发,都将面临结垢的风险。因此,针对浓盐水中不同水质投加不同软化剂的化学软化工艺不可或缺。目前常见的软化工艺分两种,一种是投加PAC , PAM、碱、纯碱、偏铝酸钠等药剂,沉淀后(高密沉淀池、机加池等)再经过多介质过滤、超滤处理的传统软化工艺;另一种是使用管式膜分离悬浮物的软化工艺,其采用过滤膜装置,通过物理方式对废水进行过滤,具有污染小、过滤精度高、能够反复使用等特点,。
[0003]在现有技术相关的膜过滤装置中,如图1所示,是传统内压管式过滤器,其运行方式为内压错流运行的方式,其膜管两端都需要与膜壳进行封装,膜管多采用胶装方式,制备工艺相对复杂,膜管装配后膜壳难以再次利用。由于是内压运行的方式,废水先进入膜管内部,将污染物截留在内部,净水渗透排出膜组件外侧实现过滤。然而对于一些高硬度、高浊度、高悬浮物、重金属含量高以及含油的废水,污染物容易堆积在内部,处理效果不好,且膜管内腔空间有限,纳污能力差。
[0004]再如图2所示,是公告号为CN201147676Y、专利名称为爆气外压垂柳式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过滤器的中国专利文献。相对于内压式膜过滤器,其采用了外压式膜组件,具体为在过滤器内腔中通过呈垂柳式布置中空纤维膜或毛细管膜110,即膜110底端111封闭且自由下垂,顶端112通过封装树脂140固定在过滤器内腔之中,过滤器的废水进口设置在靠近膜110下端(封闭端)的一端,产水口对应设置在膜110顶端出水口外侧,通过施加一定压力,水由膜110外侧渗入膜110内部空腔,污染物留在膜110外侧,而净水通过膜110内部空腔从顶端排出,实现外压式过滤。该这种结构相比于内压式过滤器来说,过滤器内部空腔容纳废水的容积更大,可容纳较多截留的污染物。并且反洗时,反洗水从顶端向下冲击,冲击力较为集中,且膜110底端自由下垂,能够自由摆动、抖动,膜管上的污染物可轻易脱落至排污口,从而提高水处理效果和效率。
[0005]再如图3所示,是公告号为CN202356028U、专利名称为一种滤芯可拆装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中国专利文献。该技术方案也是采用外压式膜组件,其中空纤维束1通过圆环2布置在过滤器内腔中,同样,中空纤维束1底端封闭且自由下垂,顶端为出水口,工作原理与前述的外压式膜组件相同,能够提高水处理效果。
[0006]然而,在上述图2、图3的现有技术中,其过滤膜管均通过树脂等粘接材料粘接在过滤器内,制备工艺相对复杂,且膜管装配后难以拆卸更换。并且,由于膜管顶部胶装固定而
底端自由下垂,在过滤过程中或者反洗过程中,膜管会受力而扭曲和摆动,膜管顶端胶装位置易松动甚至撕裂、过滤作用失效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压式过滤器,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外壳内布置有膜管,膜管顶端开口底端封闭,膜管顶部固定在外壳上,底端自由下垂,外壳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和浓水出口,上盖上设置产水出口,下盖上设置排污口,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依次安装在外壳内顶部,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设置上插孔和下插孔,上插孔和下插孔位置相互对应,上插孔和下插孔内插设膜管接头,膜管接头套设在膜管接头下端外侧,膜管顶端外翻设置翻边,上盖板底部设置上压持部,下盖板顶部对应上压持部设置有下压持部,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夹持翻边;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均为等间距环形阵列布置。
[0009]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外壳内布置有膜管,膜管顶端开口底端封闭,膜管顶部固定在外壳上,底端自由下垂,外壳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和浓水出口,上盖上设置产水出口,下盖上设置排污口,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依次安装在外壳内顶部,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设置上插孔和下插孔,上插孔和下插孔位置相互对应,上插孔和下插孔内插设膜管接头,膜管接头下部设置倒圆锥形的连接部,下插孔内壁形状与连接部相匹配,膜管接头套设在膜管接头下端外侧,膜管顶端外翻设置倒锥形的翻边,连接部的外壁设置有上压持部,下插孔的内壁对应设置下压持部,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夹持翻边,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均为等间距环形阵列布置。
[0010]作为优选,上压持部为球冠状凸块,下压持部为与上压持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上缓冲槽和下缓冲槽,上缓冲槽和下缓冲槽相对应的设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上,上压持部、下压持部分别通过弹性件嵌设在上缓冲槽与下缓冲槽内,上盖板与下盖板装配后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夹持翻边,上压持部两侧与上缓冲槽之间、下压持部两侧与下缓冲槽之间均留有一定间隙。
[0012]作为优选,上缓冲槽和下缓冲槽内均设置有弹性件安装槽位,弹性件设置在弹性件安装槽位内。
[0013]作为优选,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层叠连接为一体。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上盖圈和下盖圈,上盖、下盖分别通过上盖圈和下盖圈安装在外壳上,上盖与上盖圈之间、下盖与下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上盖圈和下盖圈内侧均设置有凸台结构,上盖圈和下盖圈分别通过凸台结构与外壳连接,下盖板安装在上盖圈的凸台结构上侧,上盖板安装在下盖上侧。
[0015]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凸台,上盖圈和下盖圈内部下侧均设置有第一凸台,上盖圈和下盖圈分别通过第一凸台与外壳连接,连接部位通过胶粘固定和密封,原水进口设置在下盖圈的第一凸台下侧,浓水出口设置在上盖圈的第一凸台上侧。
[0016]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凸台,第二凸台设置在上盖圈内部上侧,下盖板安装在第二凸台上,上盖板安装在下盖板上。
[0017]作为优选,外壳为圆柱型,内部为圆柱形的空腔;上盖外部为圆柱形,内部为半球形空腔,空腔顶端与产水出口连通;下盖外部为圆柱形,内部上侧的空腔为圆柱形,内部下侧的空腔为倒椎体结构,底部与排污口连通。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压紧方式安装过滤膜,无需灌封胶,减少了环境污染,保证了密封效果同时使用过程中确保过滤膜顶端固定部位不易损坏。并且膜管安装简单、方便拆卸和更换,过滤膜可拆卸回收,膜壳及其他配件均可重复使用。其他技术效果可在下述实施例中或者实际使用中充分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压式过滤器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外压式过滤器的示意图;图3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外壳内布置有膜管,膜管顶端开口底端封闭,膜管顶部固定在外壳上,底端自由下垂,外壳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和浓水出口,上盖上设置产水出口,下盖上设置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依次安装在外壳内顶部,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设置上插孔和下插孔,上插孔和下插孔位置相互对应,上插孔和下插孔内插设膜管接头,膜管接头套设在膜管接头下端外侧,膜管顶端外翻设置翻边,上盖板底部设置上压持部,下盖板顶部对应上压持部设置有下压持部,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夹持翻边;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均为等间距环形阵列布置。2.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包括外壳、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外壳内布置有膜管,膜管顶端开口底端封闭,膜管顶部固定在外壳上,底端自由下垂,外壳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和浓水出口,上盖上设置产水出口,下盖上设置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依次安装在外壳内顶部,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设置上插孔和下插孔,上插孔和下插孔位置相互对应,上插孔和下插孔内插设膜管接头,膜管接头下部设置倒圆锥形的连接部,下插孔内壁形状与连接部相匹配,膜管接头套设在膜管接头下端外侧,膜管顶端外翻设置倒锥形的翻边,连接部的外壁设置有上压持部,下插孔的内壁对应设置下压持部,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夹持翻边,上压持部和下压持部均为等间距环形阵列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压持部为球冠状凸块,下压持部为与上压持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缓冲槽和下缓冲槽,上缓冲槽和下缓冲槽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飞吕宾赵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利得膜北京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