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及自动换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789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电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及自动换液系统,管道结构包括至少一管道组,单一的管道组包括:主管道单元,用于连通外界的泵体;由多个分支管道组成的分支管道单元,分支管道通过多通管连接将主管道单元分流;由多个进出管道组成的进出管道单元,第一端连通分支管道,第二端伸入电泳槽中;其中,分支管道、进出管道均通过可拆卸式的管接头进行连接,管道组构成进液管道或者排液管道,以输入/排出电泳介质。以输入/排出电泳介质。以输入/排出电泳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及自动换液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电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及自动换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泳法分离是对不同大小的DNA或RNA实现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
[0003]如在电泳槽中采用部分电泳介质作为多糖亲水但是不带电荷的特性。可以使得DNA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带负电荷;进而在电流作用下,在电泳介质中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根据不同的DNA分子片段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在电场中泳动的速率也不相同,同时在样品中加入染料(如EB或花青素类染料)能够和DNA分子间形成络合物,经过紫外照射,可以看到DNA的位置(比对marker可知分子量大小),从而达到分离。
[0004]但是电泳介质在使用后需要排液和再次注液,该类操作通常为实验人员人工进行,存在的问题在于:
[0005]1、依赖人工的行为效率较低影响实验进度;
[0006]2、由于电泳介质多为胶状介质容易附着无法保证清洁度。
[0007]由此,亟需一种方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
[0009]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管道结构包括至少一管道组,单一的所述管道组包括:主管道单元,用于连通外界的泵体;包括多个分支管道组成的分支管道单元,所述分支管道通过多通管连接将所述主管道单元分流;包括多个进出管道组成的进出管道单元,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分支管道,所述第二端伸入电泳槽中;其中,所述分支管道、所述进出管道均通过可拆卸式的管接头进行连接,所述管道组构成进液管道或者排液管道,以输入/排出所述电泳介质。
[0010]在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被设置成具备高度差。
[0011]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管道结构作为排液管道时,所述泵体提供给所述电泳介质排出的机械动能;所述分支管道包括第一分支管和平行的两个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中部区域通过一多通口和主管道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通过两个多通口连接以形成工型管道,所述第二分支管的两端和所述进出管道单元连通。
[0012]在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二端延伸至电泳槽的槽底且和所述槽底平齐;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一横向的缺口,以使所述电泳介质横向抽出。
[0013]在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出管道单元呈现Π型结构。
[0014]在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主管道单元朝泵体的方向上倾斜设置。
[0015]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管道结构作为进液管道时,所述泵体提供给所述电泳介质输入的机械动能,将外界的电泳介质抽引至所述电泳槽;所述分支管道单元包括第一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中部区域通过一多通口和主管道单元连通形成丅型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两端和所述进出管道单元连通。
[0016]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出管道单元呈现

型结构,所述第二端高于第一端。
[001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多个管道组通过并联主管道单元形成多个管道组的管道结构;排液管道分别置于多个间隔排布的电泳槽之间,进液管道设置于电泳槽的端面。
[0018]在进一步的方案中,主管道单元并联设置,形成多个管道组的组合。
[0019]最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自动换液系统,自动换液系统包括如上的管道结构,还包括:泵体,泵体用于给电泳介质输入/排出的机械动能;及,控制器,控制器和泵体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泵体自动进行向管道结构输入/排出电泳介质。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管道结构采用至少一个管道组形成,在管道组中所包含的主管道单元连接外界泵体提供机械能实现电泳介质的移动;通过分支管道单元一端连通主管道单元,另一端分支多个分支管道,进出管道单元排布在分支管道的末端,该管道组可以通过组装作为进液管道,也可以作为排液管道,可至少具备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2]1、实现换液的一键自动化,即通过主管道单元所连接的泵体提供电泳介质输入/排出的机械动能,在进行换液时,仅需控制泵体排出电泳介质后重新输入电泳介质即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换液,提高效率及实验清洁度。
[0023]2、分支管道单元可以使得电泳介质从主管道单元分流,将分支管道单元布置在电泳槽的周边,同时进出管道单元围绕电泳槽排列可使得进液或者排液同时进行,保证其高效化(加快排液或者进液的时效)和均横化,可避免电泳介质集中;另外采用分支管单单元分流的一个方面在于:可以使得多个电泳槽采用同一个泵体进行排液或者进液,减少所需构件的成本。
[0024]3、整体的管道结构中构件结构简单且种类少,无论是排液或者是进液均仅需普通的管道和管接头即可组装实现,由此可通过生产标准件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且管道之间采用可拆管接头安装,在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时具备便捷性。
[0025]本技术其他有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具体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在常规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应当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演示管道组作为排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演示管道组(排液)和电泳槽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
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演示管道组作为进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演示管道组(进液)和电泳槽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演示管道结构作为进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及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性演示的自动换液系统模块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00、管道结构;
[0036]10、管道组;
[0037]11、主管道单元;
ꢀꢀꢀꢀꢀꢀꢀꢀꢀꢀꢀꢀꢀ
12、分支管道单元;
[0038]13、进出管道单元;
ꢀꢀꢀꢀꢀꢀꢀꢀꢀꢀꢀ
14、管接头;
[0039]121、分支管道;
ꢀꢀꢀꢀꢀꢀꢀꢀꢀꢀꢀꢀꢀꢀ
131、进出管道;
[0040]121a、第一分支管;
ꢀꢀꢀꢀꢀꢀꢀꢀꢀꢀꢀ
121b、第二分支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电泳介质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管道组,单一的所述管道组包括:主管道单元,用于连通外界的泵体;包括多个分支管道的分支管道单元,所述分支管道通过多通管连接将所述主管道单元分流;包括多个进出管道的进出管道单元,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分支管道,所述第二端朝电泳槽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分支管道、所述进出管道均通过可拆卸式的管接头进行连接,所述管道组构成进液管道或者排液管道,以输入/排出所述电泳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具备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结构作为排液管道时,所述泵体提供给所述电泳介质排出的机械动能;所述分支管道包括第一分支管和平行的两个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中部区域通过一多通口和主管道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通过两个多通口连接以形成工型管道,所述第二分支管的两端和所述进出管道单元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二端延伸至电泳槽的槽底且和所述槽底平齐;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一横向的缺口,以使所述电泳介质横向抽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佑林何珺王舟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