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阴极协同进给双流道构件电解加工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66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阴极协同进给双流道构件电解加工装置和方法,属于电解加工领域。该电解加工装置包括多阴极协同进给驱动机构、阴极模块和夹具模块;其中阴极模块包括型面阴极、内外流道阴极,夹具模块包括叶盆夹具体、叶背夹具体、工件夹具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阴极协同进给驱动机构驱动阴极模块,使型面阴极沿设定进给方向运动,内外流道阴极沿型面阴极侧边滑动进给,该运动模式可实现双流道构件内外流道、叶片型面共同加工,提高成型精度和效率。多阴极协同进给驱动机构由纵向导杆、横向滑块、纵向滑块、调角双杆等组成,通过调整各滑块初始位置、机构角度,独立控制单侧流道阴极,实现内外流道独立加工,保证流道成型精度,加工适应性强。应性强。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阴极协同进给双流道构件电解加工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阴极协同进给双流道构件电解加工装置和方法,属于电解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电解加工是一种特种加工技术,它基于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去除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成型的阴极向着工件阳极进给,直至工件阳极的加工形状和尺寸满足要求。电解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工具阴极无损耗、加工表面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等行业,尤其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类零件的制造过程中,电解加工更加凸显其优越性。
[0003]双流道构件,如带冠叶片、整流器、静子叶环等,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关键部件,其材料多为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机械切削性能差。此类零件由叶片、内环和外环组成,其结构具有叶片型面扭曲复杂、流道封闭且弯扭、叶间通道狭窄等特点,加工可达性差,机械加工难度大。
[0004]在专利“叶片/整体叶盘全向进给脉动态精密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申请号202110598369.7,专利技术人 刘嘉 朱荻 汪浩等)中提出同时驱动四个工具阴极进给,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阴极协同进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阴极,其中阴极由主阴极、左旁阴极、右旁阴极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推动轴(7)、纵向导杆(12)、调角双杆(8)、横向滑块(1)、纵向滑块(13)、调角双板(11)、一级连杆(9)、二级连杆(15)和支杆(10);其中横向滑块(1)包括左横向滑块、右横向滑块,二级连杆包括左二级连杆、右二级连杆;上述纵向导杆(12)上端与横向推动轴(7)相连;上述调角双板(11)与纵向滑块(13)相连,并共同通过纵向直线轴承(14)安装于纵向导杆(12)上;纵向滑块(13)与支杆(10)通过一级连杆(9)相连,其中一级连杆(9)的第一端与纵向滑块(13)铰接,第二端与支杆(10)铰接,支杆(10)与机床相连;调角双板(11)由左调角板、右调角板以及定位结构组成;上述调角双杆(8)安装在纵向导杆(12)上端,由左导杆、右导杆以及定位结构组成;左导杆、右导杆上利用横向直线轴承分别安装有左横向滑块、右横向滑块;上述左调角板与左横向滑块通过左二级连杆铰接相连;右调角板与右横向滑块通过右二级连杆铰接相连;上述横向推动轴(7)后端与机床相连,提供驱动力,横向推动轴(7)前端用于安装主阴极;左横向滑块用于安装左旁阴极;右横向滑块用于安装右旁阴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阴极协同进给驱动机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横向推动轴(7)沿进给方向运动时,纵向导杆(12)同步沿上述进给方向运动;此时,一级连杆(9)将绕支杆(10)旋转,推动纵向滑块(13)沿着纵向导杆(12)向上运动;纵向滑块(13)进而推动左、右二级连杆,使左、右横向滑块向着调角双杆(8)前端运动;通过驱动机构,横向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栋陈礼勇朱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