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底盘结构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64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及机器人,机器人底盘结构包括底盘主体;驱动组件,设置在底盘主体上,驱动组件驱动并带动底盘主体移动;万向轮组件,设置在底盘主体的一侧,万向轮组件和驱动组件背离底盘主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定向轮,设置在底盘主体行进方向且具有万向轮组件的一侧,定向轮与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万向轮组件与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结构,通过在底盘主体行进方向一侧设置定向轮,且定向轮与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万向轮组件与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定向轮可以首先与障碍物相接接触,提高了机器人通过台阶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机器人的越障性能,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路面运行时的稳定性。运行时的稳定性。运行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底盘结构及机器人


[0001]本申请属于机器人底盘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轮式机器人,底盘是整个系统的重要承载部件,用于安装电池、控制主板、传动系统等部件。
[0003]但是,常用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在执行配送任务时底盘的越障能力不够理想,尤其是在通过高度为2.5~3cm的垂直台阶时会出现较强的震动,从而会给机体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及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在执行配送任务时底盘的越障能力不够理想,尤其是在通过高度为2.5~3cm的垂直台阶时会出现较强的震动,从而会给机体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包括:
[0006]底盘主体;
[0007]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并带动所述底盘主体移动;
[0008]万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所述万向轮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
[0009]定向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行进方向且具有所述万向轮组件的一侧,所述定向轮与所述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万向轮组件与所述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
[0010]可选地,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前万向轮和后万向轮,所述前万向轮和所述后万向轮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同一侧,所述定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前万向轮之间;
[0011]在所述底盘主体上,所述定向轮与所述后万向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前万向轮与所述后万向轮之间的距离。
[0012]可选地,所述定向轮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面与所述前万向轮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面之间的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前万向轮的半径。
[0013]可选地,所述定向轮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前进方向设置为相同。
[0014]可选地,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分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与所述前万向轮之间,所述第一减震件对所述前万向轮提供减震。
[0015]可选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减震件,两个所述第二减震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后万向轮连接并提供减震。
[0016]可选地,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具有所述万向轮组件
的一侧,且所述配重块设置在两个驱动轮中间。
[0017]可选地,所述配重块设置有多个,多个配重块相互叠加可拆卸设置。
[0018]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池和两个驱动轮,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与所述万向轮组件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底盘主体上与所述驱动轮对应位置开设有避让槽,两个所述驱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两侧,所述驱动轮贯穿所述底盘主体设置在所述避让槽中,且所述驱动轮背离所述电池的一面与所述万向轮组件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
[0019]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上述的机器人底盘结构。
[0020]本申请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机器人底盘结构通过在底盘主体行进方向一侧设置定向轮,且定向轮与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万向轮组件与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定向轮可以首先与障碍物相接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通过台阶的能力,可以越过较高的台阶;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机器人的越障性能,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路面运行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1‑
机器人底盘结构;
[0026]10

底盘主体;
[0027]11

避让槽;
[0028]20

驱动组件;
[0029]21

电池;
[0030]22

驱动轮;
[0031]30

万向轮组件;
[0032]31

前万向轮;
[0033]32

后万向轮;
[0034]40

定向轮;
[0035]50

减震组件;
[0036]51

第一减震件;
[0037]52

第二减震件;
[0038]60

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
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2]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43]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主体;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并带动所述底盘主体移动;万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所述万向轮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定向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行进方向且具有所述万向轮组件的一侧,所述定向轮与所述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万向轮组件与所述底盘主体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前万向轮和后万向轮,所述前万向轮和所述后万向轮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同一侧,所述定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前万向轮之间;在所述底盘主体上,所述定向轮与所述后万向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前万向轮与所述后万向轮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轮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面与所述前万向轮背离所述底盘主体的一面之间的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前万向轮的半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轮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前进方向设置为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林唐旋来李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