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38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坠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包括工字型底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字型底座上表面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立柱一、卡槽、升降柱一、移动槽一、立柱二、U型座、滑杆、滑套、插杆、活动板、把手、提拉杆和升降柱二,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的表面均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远离所述工字型底座的一端分别滑动套接有所述升降柱一和所述升降柱二;有利于对防坠器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扩大防坠器的防护范围,提高其使用安全性,有利于对防坠器的安装长度进行调节,节约防坠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使用成本。降低使用成本。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


[0001]本技术属于防坠器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相关的技术建设而成的适宜人们活动的设施,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人员不慎从高处跌落,通常会在高楼楼顶的边缘处暂时设立防坠器。
[0003]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1341871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带有报警功能的防坠器,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对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两个横杆相对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栏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声光警报灯,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条板,两个垫条板的两侧外壁均开有凹槽。
[0004]上述技术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带有报警功能的防坠器,防坠器在施工时利用混凝土将其底端与建筑物的地面浇筑好,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将多个防坠器进行连接,提高了防坠器的实用性,但是现有的一些防坠器在日常使用安装时,其安装高度是固定不变的,导致其所能防护的范围有限,适用范围狭窄。
[0005]为此,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具有能欧对防坠器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节约防坠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使用成本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包括工字型底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字型底座上表面的升降组件;
[0008]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立柱一、卡槽、升降柱一、移动槽一、立柱二、U型座、滑杆、滑套、插杆、活动板、把手、提拉杆和升降柱二,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均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工字型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的表面均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远离所述工字型底座的一端分别滑动套接有所述升降柱一和所述升降柱二,所述升降柱一和所述升降柱二靠近所述工字型底座的一端均开设有移动槽一,所述升降柱一和所述升降柱二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所述U型座,所述U型座的内壁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所述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所述滑套,两个所述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杆,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插杆的一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提拉杆,所述提拉杆远离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优选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靠近所述工字型底座的一端内壁面,且所述立柱一和
所述立柱二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优选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插杆的一面,且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U型座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优选的,还包括调节组件;
[0012]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防护外杆、防护内杆、移动槽二、滑槽和滑块,所述防护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柱一的右表面,所述防护内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柱二的左表面,所述防护外杆远离所述升降柱一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移动槽二,所述移动槽二的内壁面滑动连接有所述防护内杆,且所述移动槽二的内壁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内杆的表面。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优选的,还包括刻度线,所述防护外杆和所述防护内杆的表面均设置有刻度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申请上加入升降组件,有利于对防坠器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扩大防坠器的防护范围,提高其使用安全性,与此同时加入调节组件,有利于对防坠器的安装长度进行调节,节约防坠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防坠器组装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工字型底座;
[0023]2、升降组件;21、立柱一;22、卡槽;23、限位槽;24、限位块;25、升降柱一;26、移动槽一;27、立柱二;28、U型座;29、滑杆;210、滑套;211、插杆;212、活动板;213、把手;214、提拉杆;215、弹簧;216、升降柱二;
[0024]3、调节组件;31、防护外杆;32、防护内杆;33、移动槽二;34、滑槽;35、滑块;3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
[0027]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包括工字型底座1。
[0028]本实施方案中:在使用时,将防坠器移动到高层建筑物的边缘处,利用混凝土将工字型底座1浇筑在楼顶上,从而使得防坠器的安装稳固,提高其防护性能;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在日常使用安装时,其安装高度是固定不变的,导致其所能防护的范围有限,适用范围狭窄,借此基础上加入升降组件2和调节组件3。
[0029]进一步而言: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
[0031]结合上述内容:升降组件2包括立柱一21、卡槽22、限位槽23、限位块24、升降柱一25、移动槽一26、立柱二27、U型座28、滑杆29、滑套210、插杆211、活动板212、把手213、提拉杆214、弹簧215和升降柱二216,立柱一21和立柱二27均固定连接在两个工字型底座1的上表面,且立柱一21和立柱二27的表面均开设有卡槽22,立柱一21和立柱二27远离工字型底座1的一端分别滑动套接有升降柱一25和升降柱二216,升降柱一25和升降柱二216靠近工字型底座1的一端内壁面均开设有移动槽一26,升降柱一25和升降柱二21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28,U型座28的内壁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29,两个滑杆29的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滑套210,两个滑套210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12,活动板212的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插杆211,活动板212远离插杆211的一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提拉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器,包括工字型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字型底座(1)上表面的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立柱一(21)、卡槽(22)、升降柱一(25)、移动槽一(26)、立柱二(27)、U型座(28)、滑杆(29)、滑套(210)、插杆(211)、活动板(212)、把手(213)、提拉杆(214)和升降柱二(216),所述立柱一(21)和所述立柱二(27)均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工字型底座(1)的上表面,且所述立柱一(21)和所述立柱二(27)的表面均开设有所述卡槽(22),所述立柱一(21)和所述立柱二(27)远离所述工字型底座(1)的一端分别滑动套接有所述升降柱一(25)和所述升降柱二(216),所述升降柱一(25)和所述升降柱二(216)靠近所述工字型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移动槽一(26),所述升降柱一(25)和所述升降柱二(21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所述U型座(28),所述U型座(28)的内壁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所述滑杆(29),两个所述滑杆(29)的表面均滑动套接有所述滑套(210),两个所述滑套(210)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动板(212),所述活动板(212)的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杆(211),所述活动板(212)远离所述插杆(211)的一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提拉杆(214),所述提拉杆(214)远离所述活动板(2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3)。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任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润成北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