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97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属于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含硫酸钠的合成废水进行除杂浓缩,得到硫酸钠浓缩液;将该浓缩液制备成含碳酸氢钠的悬浮液,固液分离,得到第一碳酸氢钠湿基产品及第一除碱母液;浓缩第一除碱母液,冷却结晶以析出部分碳酸氢钠,将剩余的浓缩母液固液分离,得到第二碳酸氢钠湿基产品及第二除碱母液;将第二除碱母液蒸发结晶,得到主要含硫酸铵的铵态氮肥。该方法可在提高硫酸钠转化率的前提下,使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硫酸钠在下游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避免了产生固废,进而避免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过程中,沉淀工序中会产生大量含硫酸钠的废水,其中三元及多元材料前驱体废水还含有氨。
[0003]根据化学反应式推算:大约每生产一吨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及多元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就会产生1.53吨硫酸钠,大约每生产1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会产生1.41吨硫酸钠。随着电子行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到61.8万吨,磷酸铁出货量约33万吨,则2021年大概产生了141万吨硫酸钠。预测到2025年,前驱体行业产生的硫酸钠总量将突破500万吨。
[0004]部分现有技术中对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具有蒸发能耗高以及副产品硫酸钠大量堆积等问题;还的有部分现有技术通过将磷酸铁废水中硫酸钠转化为副产磷石膏,导致固废过多,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含硫酸钠的合成废水进行除杂,得到硫酸钠溶液;S2:将所述硫酸钠溶液进行浓缩,得到硫酸钠浓缩液;S3:将所述硫酸钠浓缩液制备成含碳酸氢钠的悬浮液;S4:将含碳酸氢钠的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碳酸氢钠湿基产品及第一除碱母液;S5:将所述第一除碱母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母液;将所述浓缩母液冷却结晶以析出部分碳酸氢钠,将剩余的浓缩母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碳酸氢钠湿基产品及第二除碱母液;S6:将所述第二除碱母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主要含硫酸铵的铵态氮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或多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时,S1包括:将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氨以及硫酸钠的合成废水进行氨脱除,得到脱氨废液;除去所述脱氨废液中的金属氢氧化物废渣,得到不含氨以及重金属离子的硫酸钠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氨脱除过程中蒸发的氨气进行冷凝吸收,制得氨水,以供返回合成工序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时,S1包括:将所述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含磷酸根以及硫酸钠的合成废水进行磷酸根脱除,得到除磷的硫酸钠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的硫酸钠溶液经以下方法得到:将待处理的合成废水与硫酸钙悬浮液混合,随后除去所得的磷酸钙沉淀;将除去磷酸钙沉淀后剩余的含钙离子的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帮来钟敏方王涛余海军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