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板坯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97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板坯辊道,包括下底座、辊子、设置于下底座上的轴承座和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轴承,轴承套设于辊子上,所述轴承座包括上剖分座和位于上剖分座下方且对所述轴承提供支撑的下剖分座,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剖分座与所述下底座为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轧机板坯辊道,轴承座采用剖分结构,将板坯对轧辊的冲击力,直接传递给下剖分座,下剖分座通过焊接形式与底座形成整体结构,能有效降低板坯冲击力对连接螺栓的影响,消除磨损影响,保持辊道定位精度,保证轧机运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机板坯辊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机板坯辊道。

技术介绍

[0002]热轧轧机板坯输送辊道,主要用于热轧轧机间的板坯运输,受轧制影响,板坯头尾易出现下扣现象,对辊道造成巨大冲击,目前轧机辊道常规设计为辊子本体装配轴承座,固定在辊道底座上,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辊道辊面磨损后,辊道易于整体更换,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板坯的冲击作用,轴承座与辊道底座之间的连接螺栓频繁发生松动,无法保持紧固的作用,轴承座与辊道底座之间接触面发生相对摩擦、冲击,一般一至两年就发生较大磨损,辊道无法维持原有的定位关系,与轧制运输通道形成交叉角,板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跑偏现象,板坯跑偏造成进入轧机时板坯不对中,极易形成轧制镰刀弯缺陷,对轧制过程造成影响。
[0003]如图5所示,轧机板坯输送辊道的轴承座结构在板坯的冲击下受力情况,对辊道轴承座以底面止口为支点进行受力分析,扣头板坯对辊道轴承座产生冲击力F,其形成的逆转矩M

为:M

=F
×
L;
[0004]为了抵御板坯冲击,辊道轴承座通过连接螺栓与底座止口产生顺时针转矩M

为:M

=N1×
L1+N2×
L2+F
n
×
L
n
;其中,N1、N2分别代表螺栓接触面部位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螺栓拉力与底座对轴承座反支撑力的和。
[0005]由二者扭矩平衡状态可以得知,板坯对轴承座的冲击力主要由连接螺栓及轴承座止口的反支撑力进行平衡。当连接螺栓长期松动而失去紧固力时,其力矩主要由止口的反支撑力Fn进行支撑,而支撑力臂相对较小,从而造成Fn过大,导致止口部位发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轧机板坯辊道,目的是能有效降低板坯冲击力对连接螺栓的影响,消除磨损影响,保持辊道定位精度,保证轧机运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轧机板坯辊道,包括下底座、辊子、设置于下底座上的轴承座和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轴承,轴承套设于辊子上,所述轴承座包括上剖分座和位于上剖分座下方且对所述轴承提供支撑的下剖分座,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剖分座与所述下底座为焊接连接。
[0008]所述螺栓设置多个。
[0009]所述上剖分座与所述下剖分座之间通过本体止口进行径向定位。
[0010]所述上剖分座与所述下剖分座之间通过平键进行轴向定位,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上设置让平键嵌入的键槽。
[0011]所述平键设置两个,所述轴承位于两个平键之间。
[0012]所述下剖分座内设置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轴承的润滑油孔。
[0013]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还包括内端盖和外端盖,所述上剖分座和所述下剖分座位于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
[0014]所述外端盖上设置与所述润滑油孔连通的连接油孔。
[0015]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辊子上的定距套,所述外端盖套设于定距套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板坯辊道,轴承座采用剖分结构,将板坯对轧辊的冲击力,直接传递给下剖分座,下剖分座通过焊接形式与底座形成整体结构,从而避免了轴承座与底座之间的定位面磨损的问题,轴承座内腔充满润滑油脂可以保证内腔体的磨损极其微小,从而辊道与轧制运输通道的定位关系均由设备安装所保证,不会发生变化,设备使用周期得到延长,板坯不跑偏有利于轧制稳定。
附图说明
[0017]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轧机板坯辊道的剖视图;
[0019]图2是轴承座的设置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轧机板坯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轧机板坯辊道的受力示意图;
[0022]图5是现有轧机板坯辊道的受力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为:1、下底座;2、下剖分座;3、润滑油孔;4、外端盖;5、辊子;6、定距套;7、轴承;8、上剖分座;9、定距环;10、内端盖;11、平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板坯辊道,包括下底座1、辊子5、设置于下底座1上的轴承座和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轴承7,轴承7套设于辊子5上,轴承座包括上剖分座8和位于上剖分座8下方且对轴承7提供支撑的下剖分座2,上剖分座8和下剖分座2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设置多个,下剖分座2与下底座1为焊接连接。通过剖分轴承座的形式,提高了轴承座分界面高度,改变了轴承座的受力,大部分冲击力被下剖分座2承受,并直接传递给下底座1。上剖分座8仅承受少量冲击力,从而降低了冲击转矩。剖分轴承座止口减少磨损,保证定位精度。
[0027]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下底座1位于下剖分座2的下方,下剖分座2与下底座1采用焊接方式形成整体,下底座1的轴承安装孔采用焊接成形后与上剖分座8整体镗孔加工的方法保证两侧轴承安装孔的相对位置精度。剖分轴承座两侧采用止口及平键11定位,可以确保上剖分座8与下剖分座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螺栓连接使得上剖分座8和下剖分座2形成有效整体。下剖分座2内设干油油孔,给轴承座内腔轴承7润滑充分。
[002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剖分座8与下剖分座2是通过四个螺栓固定连接成整体,四个螺栓为两两对称分布,轴承7位于两组螺栓之间。
[0029]上剖分座8与下剖分座2采用装配后同心加工的方式,保证其位置公差要求。如图1至图3所示,上剖分座8与下剖分座2之间通过本体止口进行径向定位,上剖分座8与下剖分座2之间通过平键11进行轴向定位,上剖分座8和下剖分座2上设置让平键11嵌入的键槽。
[0030]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键11设置两个,轴承7位于两个平键11之间。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下剖分座2内设置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轴承7的润滑油孔3。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板坯辊道还包括内端盖10和外端盖4,上剖分座8和下剖分座2位于内端盖10和外端盖4之间,轴承7也位于内端盖10和外端盖4之间,外端盖4位于上剖分座8和下剖分座2的外侧,内端盖10位于上剖分座8和下剖分座2的内侧。下剖分座2的底面设置润滑油孔3,通过与外端盖4的连接油孔配合形成用于向轴承7输送润滑油的进油油路,润滑油孔3与连接油孔连通,保证通油效果。轴承座内腔受到润滑作用,磨损极其细微,能长效保持辊子5的定位精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轧机板坯辊道,包括下底座、辊子、设置于下底座上的轴承座和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轴承,轴承套设于辊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上剖分座和位于上剖分座下方且对所述轴承提供支撑的下剖分座,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剖分座与所述下底座为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设置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剖分座与所述下剖分座之间通过本体止口进行径向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剖分座与所述下剖分座之间通过平键进行轴向定位,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上设置让平键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丛文王立兵周伟文王加林钱有明吕澍曹卓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