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86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包括外壳体,前、后端壳体组件和转子组件;外壳体包括垂直并贯通的横向腔体和纵向腔体,以及组件安装孔、工艺孔和插座安装孔;横向腔体的左端为组件安装孔、右端闭合,工艺孔位于纵向腔体的顶端,插座安装孔开设在纵向腔体侧面;后端壳体组件和前端壳体组件依次固定在横向腔体内,转子组件设在横向腔体的轴心处;外壳体上固定有法兰;工艺孔中设有封堵头。通过对外壳体与后端壳体组件连接结构的改进,以及在工艺孔上设置封堵头,解决了工艺孔密封及压力可控的关键问题,同时实现了双余度旋转变压器整体高压密封性能。变压器整体高压密封性能。变压器整体高压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旋转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变压器作为一种轴角传感器,在伺服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和随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航空、航海及武器装备等液压驱动系统工作领域中,为了提高系统精准操作性,势必会选用密封式旋转变压器做为信号反馈元器件。同时,为提高旋转变压器的可靠性及性能稳定性,故对其增加余度设计要求,即主要选用密封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
[0003]密封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主要由一个输出/入轴驱动串联式两组线圈绕组的转子组件工作,独立的旋变定子组件配合转子线圈绕组输出两组参数一致的电压信号。
[0004]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密封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包括外壳26、现有前端壳体组件27、现有后端壳体组件28、现有转子组件31以及插座32。外壳26为一个三通构造。现有转子组件31位于外壳26横向腔体的轴心位置,现有前端壳体组件27固定在外壳前端的内部。现有后端壳体组件28则通过一个现有后端壳体29插装在在外壳后端的内部。外壳26的后端与现有后端壳体组件28上的现有后端壳体29通过焊接密封形成焊缝30。外壳纵向腔体的顶端开口为工艺孔,工艺孔是用于加工位于外壳内部的引线过孔而存在的。由于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受结构体积的限制,工艺孔无法使用端面密封,常采用焊接密封的方式。外壳纵向腔体靠近顶端的侧壁开设有插座安装孔,插座安装孔与插座32一般采用端面密封垫或密封圈进行密封。
[0005]在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工作的状态下,外壳的腔体内部会充满液压介质,液压介质会产生向外扩张的压力。由外壳的结构以及外壳与现有后端壳体组件的连接方式可知,现有密封双余度旋转变压器中,主要容易影响密封效果的是外壳与后端壳体组件之间的焊缝质量,以及外壳顶端工艺孔处的焊缝质量。受密封压力量值要求,对焊缝焊接质量要求极为苛刻,焊接工艺控制或焊接质量缺陷均会导致产品密封失效,进而使双余度旋转变压器甚至整个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且经试验验证焊接密封本身承压能力有限,已无法满足目前产品高压密封环境的使用要求。
[0006]由上述可知,随着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小型化、轻型化及高压密封需求趋势逐步提升,密封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亟需解决耐压密封这一关键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针对小型化的变压器结构,通过结构的改进,一方面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随压力增大而调整耐压能力,进而达到能够有效控制产品密封压力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包括外壳体,前端壳体组件、后端壳体组件、转子组件和玻璃烧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
两段腔体和三个开孔;所述两段腔体为垂直并贯通的横向腔体和纵向腔体,三个开孔分别为组件安装孔、工艺孔以及插座安装孔;所述组件安装孔位于横向腔体的左端,横向腔体的右端闭合,工艺孔位于纵向腔体的顶端,插座安装孔开设在纵向腔体侧面的外壳体上;所述后端壳体组件和前端壳体组件依次固定在横向腔体内,转子组件通过轴承设置在横向腔体的轴心处;所述外壳体在靠近组件安装孔的外壁上固定有法兰;所述工艺孔中设有封堵头;所述玻璃烧结插座固定在插座安装孔上。
[0009]进一步,所述封堵头为分体式压力控制双重密封堵头,包括压力控制螺柱和双重密封螺塞;所述工艺孔包括台阶孔和螺纹孔,台阶孔的孔径大于纵向腔体的内径,螺纹孔的孔径大于台阶孔的孔径;所述双重密封螺塞的高度大于台阶孔的高度,双重密封螺塞的下段是圆台、上段是工字型圆柱;圆台的小圆直径小于纵向腔体的内径,圆台的大圆直径与工字型圆柱直径相同,工字型圆柱与台阶孔形成间隙配合,工字型圆柱外圆周的限位槽内套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台阶孔形成挤压;所述压力控制螺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压力控制螺柱与双重密封螺塞形成挤压。
[0010]进一步,所述压力控制螺柱为螺纹自锁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压力控制螺柱与螺纹孔之间涂覆有螺纹厌氧胶。
[0012]进一步,所述后端壳体组件由设置在后端壳体中的环变初级组件和旋变定子组件组成,环变初级组件在前、旋变定子组件在后;所述后端壳体为圆柱状的套筒;所述前端壳体组件由设置在前端壳体中的旋变定子组件和环变初级组件组成,旋变定子组件在前、环变初级组件在后;所述前端壳体包括与后端壳体形状一致的套筒。
[0013]进一步,所述前端壳体的套筒前设有安装环,安装环的端面均匀设有与轴线平行的螺孔,安装环的外沿设有一圈凸台;所述外壳体安装孔的前端设有一圈台阶;所述凸台与台阶相嵌且端面重合固定。
[0014]进一步,所述玻璃烧结插座与插座安装孔的连接处设有双重的O型密封圈。
[0015]进一步,所述后端壳体组件、前端壳体组件以及转子组件的间隙均填充有环氧树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外壳体与后端壳体组件连接结构的改进,以及在工艺孔上设置封堵头,解决了小型化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在工艺孔处的密封及整体压力可控的关键问题。同时实现了双余度旋转变压器整体高压密封性能,且能够对产品压力能力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密封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高压密封、质量可靠和性能稳定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密封双余度旋转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轴向剖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轴向剖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后端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后端壳体组件环氧树脂整体灌封后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前端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前端壳体组件环氧树脂整体灌封后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组件环氧树脂整体灌封后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为分体式压力控制双重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外壳体,2、横向腔体,3、纵向腔体,4、组件安装孔,5、引出线过孔,6、工艺孔,6

1、螺纹孔,6

2、台阶孔,7、插座安装孔,8、法兰,8

1、法兰孔,8

2、法兰根部,9、后端壳体组件,10、前端壳体组件,11、转子组件,12、玻璃烧结插座,13、后端壳体,14、环变初级组件,15、旋变定子组件,16、前端壳体,16

1、安装环,16

2、螺孔,16

3、凸台,17、转子轴,18、旋变初级组件,19、环变次级组件,20、分体式压力控制双重密封堵头,21、双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包括外壳体,前端壳体组件、后端壳体组件、转子组件和玻璃烧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两段腔体和三个开孔;所述两段腔体为垂直并贯通的横向腔体和纵向腔体,三个开孔分别为组件安装孔、工艺孔以及插座安装孔;所述组件安装孔位于横向腔体的左端,横向腔体的右端闭合,工艺孔位于纵向腔体的顶端,插座安装孔开设在纵向腔体侧面的外壳体上;所述后端壳体组件和前端壳体组件依次固定在横向腔体内,转子组件通过轴承设置在横向腔体的轴心处;所述外壳体在靠近组件安装孔的外壁上固定有法兰;所述工艺孔中设有封堵头;所述玻璃烧结插座固定在插座安装孔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压力可控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为分体式压力控制双重密封堵头,包括压力控制螺柱和双重密封螺塞;所述工艺孔包括台阶孔和螺纹孔,台阶孔的孔径大于纵向腔体的内径,螺纹孔的孔径大于台阶孔的孔径;所述双重密封螺塞的高度大于台阶孔的高度,双重密封螺塞的下段是圆台、上段是工字型圆柱;圆台的小圆直径小于纵向腔体的内径,圆台的大圆直径与工字型圆柱直径相同,工字型圆柱与台阶孔形成间隙配合,工字型圆柱外圆周的限位槽内套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台阶孔形成挤压;所述压力控制螺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压力控制螺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成陈皓赵世清孟豪余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