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27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一种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包括机箱组件和灯箱组件;灯箱组件中灯箱为一个圆柱体,分为铰接的上灯箱和下灯箱;相机和光源均匀分布在灯箱的同一圆周面上,相机镜头和光源的交点位于灯箱的中心点上;灯箱两侧在轴线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开口;两组导线滚轮机构对称设置在灯箱的两侧并与开口位置对应;导线滚轮机构包括上滚轮和下槽轮,上滚轮固定在上灯槽的外侧壁上;机箱组件中下柜体和上翻盖通过铰链铰接与灯箱组件共用一个铰链;上灯箱固定在上翻盖内,下灯箱固定在下柜体内;下柜体的两侧设有过线口,过线口与灯箱两侧的开口位置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翻盖式结构,操作空间大,线缆与设备的连接方式简单,有效提升了设备对线缆外观的采集效率。外观的采集效率。外观的采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视觉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线缆尤其是电缆生产过程中,排线工一方面承担收排线设备操作,一方面也要兼顾对线缆外观品质的检验职责。随着国内全自动收排线设备研究加快,线缆外观缺陷检测设备的应用推广也将迎来契机。采用视觉检测技术,通过图像处理,识别线缆表面诸如鼓包、凹坑、划痕、破皮、大外径、细脖等缺陷,并记录缺陷,便于线缆生产制造企业质量追溯,改进工艺,保证、提升产品品质。
[0003]但是目前国内已知的线缆缺陷检测设备中,用于线缆外观采集的设备均采用侧方开口的结构。这就需要线缆侧设备侧面的开口穿入机箱内进行外观采集。这样的结构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非常的不便。原因在于:线缆从侧方的开口穿入采集箱体内以后,还需要对线缆进行装夹,使线缆穿过机箱内部的导线机构。这些操作只能通过侧方的开口才能完成。不仅操作步骤多,而且操作窗口小。此外,当线缆在进行外观采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线缆异样,需要将采集过程停下,将线缆从设备中取出,需要再次通过侧方开口放松装夹,再将线缆抽出外观采集设备。
[0004]由此可知,目前的外观采集设备由于结构不合理,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繁琐,外观采集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有效的简化线缆与设备连接的准备工作,进而提高线缆的外观采集效率。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包括机箱组件和灯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组件包括灯箱、相机、光源以及两组导线滚轮机构;所述灯箱为一个圆柱体,分为上灯箱和下灯箱;上灯箱和下灯箱通过铰链铰接,上灯箱可绕铰链向上翻转,上灯箱和下灯箱的闭合平面位于圆柱体轴心偏上的位置;所述相机和光源均匀分布在灯箱的同一圆周面上,相机镜头和光源的交点位于灯箱的中心点上;灯箱两侧在轴线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开口;所述两组导线滚轮机构对称设置在灯箱的两侧并与开口位置对应;导线滚轮机构包括上滚轮和下槽轮,上滚轮固定在上灯槽的外侧壁上;上灯箱和下灯箱闭合时,上滚轮与下槽轮接触;下槽轮的凹槽位于灯箱的轴线上,凹槽用于容纳线缆;所述机箱组件包括下柜体和上翻盖,下柜体和上翻盖通过铰链铰接,灯箱组件和柜体组件共用一个铰链;所述上灯箱固定在上翻盖内,下灯箱固定在下柜体内;下柜体的两侧设有过线口,过线口位于灯箱的轴线位置,与灯箱两侧的开口位置相对。
[0007]进一步,所述相机有三个均匀设置在灯箱的圆周面上,三个相机分别为顶部相机、前侧相机和后侧相机;所述顶部相机设置在上灯箱的顶点位置,前侧相机和后侧相机分别对称设置在下灯箱的前后两侧。
[0008]进一步,所述灯源有六个,相邻两个相机之间均匀设有两个光源。
[0009]进一步,所述两组导线滚轮机构与开口之间分别设有毛刷,毛刷的刷毛穿过灯箱的轴线。
[0010]进一步,所述铰链为合页或阻尼合页。
[0011]进一步,所述下柜体和上翻盖之间设有液压气缸或电缸。
[0012]进一步,所述下柜体在底部四个角的位置处设有地脚。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线缆与本技术在连接放置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机箱的上翻盖打开,上灯箱和下灯箱绕铰链同步打开。此时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线缆放置在下灯箱量两侧的下槽轮上,灯箱两侧的线缆分别位于下柜体的过线口和下灯箱的开口内即可。操作空间大,线缆与设备的连接方式简单,进而有效的提升了设备对线缆外观的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灯箱的轴侧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灯箱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灯箱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中:1、下柜体,1

1、过线口,2、上翻盖,3、线缆,4、相机,4

1、顶部相机,4

2、前侧相机,4

3、后侧相机,5、光源,6、铰链,7、气缸、8、灯箱,8

1、开口,9、手柄,10、启停按钮,11、急停按钮,12、电源开关,13、上灯箱,14、下灯箱,15、上滚轮,16、下槽轮,17、毛刷,18、触摸屏,19、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包括机箱组件以及灯箱组件。
[0022]如图3至图5所示,灯箱8组件包括灯箱8、三个相机4、六个光源5以及两组导线滚轮机构。
[0023]灯箱8为一个圆柱体。灯箱8分为上灯箱13和下灯箱14。上灯箱13和下灯箱14铰接,上灯箱13可绕铰链6向上翻转。上灯箱13和下灯箱14的闭合平面位于圆柱体轴心偏上的位置。上灯箱13与下灯箱14的铰链6与灯箱8的轴线平行。
[0024]在灯箱8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三个相机4。顶部相机4

1设置在上灯箱13的顶点位置。前侧相机4

2和后侧相机4

3分别对称设置在下灯箱14的前后两侧。三个相机4的镜头位于灯箱8的内部。三个相机4镜头的交点位于灯箱8的中心点上。
[0025]在灯箱8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六个光源5。相邻相机4之间均匀设有两个光源5。六个光源5中,有两个光源5位于上灯箱13,4个光源5位于下灯箱14。光源5用于照亮灯箱8内部。六个光源5的交点位于灯箱8的中心点上。
[0026]灯箱8的两侧,即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上,分别设有对称的开口8

1。开口8

1位于灯
箱8的轴线上。开口8

1用于线缆3的穿入和穿出。
[0027]在灯箱8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组导线滚轮机构。导线滚轮机构包括上滚轮15和下槽轮16。下槽轮16固定在下灯箱14的外侧壁上。下槽轮16用于支撑线缆3。上滚轮15固定在上灯槽的外侧壁上。上灯箱13翻转闭合下灯箱14时,上滚轮15与下槽轮16接触,上滚轮15用于将线缆3限位并压持在下槽轮16的凹槽内。两组导线滚轮机构中下槽轮16的凹槽位于灯箱8的轴线上。通过两组导线滚轮机构的支撑和压持,线缆3可在凹槽内平稳的移动。线缆3抖动越小,图像的采集效果越好。
[0028]在两组导线滚轮机构与开口8

1之间分别设有毛刷17。毛刷17的刷毛穿过灯箱8的轴线,即线缆3从毛刷17中穿过。毛刷17可用来遮光以及清洁线缆3表面的杂质。一方面遮挡环境光,避免环境观干扰灯箱8内部光照强度。另一方面,毛刷17与线缆3接触,可清除线缆3表面的灰尘,水渍等污物,避免线缆3表面附着物干扰采集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盖式线缆外观采集设备,包括机箱组件和灯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组件包括灯箱、相机、光源以及两组导线滚轮机构;所述灯箱为一个圆柱体,分为上灯箱和下灯箱;上灯箱和下灯箱通过铰链铰接,上灯箱可绕铰链向上翻转,上灯箱和下灯箱的闭合平面位于圆柱体轴心偏上的位置;所述相机和光源均匀分布在灯箱的同一圆周面上,相机镜头和光源的交点位于灯箱的中心点上;灯箱两侧在轴线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开口;所述两组导线滚轮机构对称设置在灯箱的两侧并与开口位置对应;导线滚轮机构包括上滚轮和下槽轮,上滚轮固定在上灯槽的外侧壁上;上灯箱和下灯箱闭合时,上滚轮与下槽轮接触;下槽轮的凹槽位于灯箱的轴线上,凹槽用于容纳线缆;所述机箱组件包括下柜体和上翻盖,下柜体和上翻盖通过铰链铰接,灯箱组件和柜体组件共用一个铰链;所述上灯箱固定在上翻盖内,下灯箱固定在下柜体内;下柜体的两侧设有过线口,过线口位于灯箱的轴线位置,与灯箱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张晨伟曹静韩睿李华栋徐峰张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