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42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燃气灶。燃气灶包括灶面板、聚能盘、隔热罩及风机。聚能盘呈环形且设置于灶面板的上方,聚能盘内形成有上隔热腔,聚能盘的外壁具有与上隔热腔连通的进气口;隔热罩穿设于灶面板且与聚能盘的下端连接,隔热罩具有与聚能盘的中心孔正对连通的下空腔和间隔设置在下空腔外侧的下隔热腔,下隔热腔的上端与上隔热腔连通,下隔热腔的内腔壁开设有连通下空腔的出气口;风机安装于下空腔中,风机用于引导外部空气依次经由进气口、上隔热腔、下隔热腔及出气口进入下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燃气灶,能够提高对热量回收利用率,节省能耗,且提高燃气灶的热效能。灶的热效能。灶的热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
,尤其涉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家庭日常生活必备的烹饪器具之一,其通常包括灶体、燃烧器及锅架等,锅架设置于灶体面板的表面,用于对锅具进行支撑,燃烧器穿设于灶体的灶面板并位于锅架内侧,以进行点火燃烧。
[0003]为提高燃烧灶的燃烧效率,现有燃气灶的锅架通常设置有环形的聚能盘结构。专利号为CN211822618U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灶用隔热罩结构形式的锅架,其包括围成有中央孔的罩体,罩体包括相互对合的上层罩和下层罩,并且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至少局部形成有空腔,下层罩在对应空腔的底壁具有向下延伸的支脚,上层罩和下层罩在内周缘和/或外周缘的交界处具有沿周向的环形缝,用于连通中央孔和外界大气。
[0004]现有技术提供的灶用隔热罩,空腔和支脚的设置虽然能够提高隔热效果,减少热量的流失,且外界空气可通过环形缝进入到中央孔中以对燃烧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但是由于空气从环形缝经空腔流动至中央孔的流通通道较长,阻力较大,仅靠燃烧产生的负压拉动空气流动难以满足燃烧所需空气量,进而造成燃烧不充分,反而导致能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灶,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燃气灶热量回收利用率低及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以提高燃气灶的热量回收及燃烧效率。
[0006]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7]燃气灶,包括灶面板,所述燃气灶还包括:
[0008]聚能盘,呈环形且设置于所述灶面板的上方,所述聚能盘内形成有上隔热腔,所述聚能盘的外壁具有与所述上隔热腔连通的进气口;
[0009]隔热罩,穿设于所述灶面板且与所述聚能盘的下端连接,所述隔热罩具有与所述聚能盘的中心孔正对连通的下空腔和间隔设置在所述下空腔外侧的下隔热腔,所述下隔热腔的上端与所述上隔热腔连通,所述下隔热腔的内腔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下空腔的出气口;
[0010]风机,安装于所述下空腔中,所述风机用于引导外部空气依次经由所述进气口、所述上隔热腔、所述下隔热腔及所述出气口进入所述下空腔。
[0011]本技术所述的燃气灶,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依次连通的进气口、上隔热腔、下隔热腔以及出气口,使得外部空气可以依次经过进气口、上隔热腔、下隔热腔及出气口形成的气流通道流动至下空腔中,以使流动的气体形成空气罩,隔绝热量散失;同时,由于出气口连通下空腔,即外部空气进入到下空腔中后,可以为燃烧器的燃气燃烧提供空气补充,且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被聚能盘上的热量加热,使得流入至下空腔中的空气为被预热后的空气,预热后的空气参与燃烧能够使得燃烧更加充分,火焰温
度更高,在实现对聚能盘的隔热效果的同时,实现对热量的回收利用及提高燃烧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风机,使得空气在气流通道内的流通不仅仅是依靠燃烧产生的负压驱动的,能够保证对气流的驱动作用,从而有效保证空气在气流通道内流通的空气量,降低燃气不充分燃烧的概率,提高燃烧热效率,且减少燃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再者,通过设置隔热罩,能够使得风机安装于隔热罩的内部,避免风机的设置影响燃烧器的设置且避免风机安装于聚能盘内侧而导致的干涉和安装空间不足等问题,提高风机的安装便利性和安全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引射管位于所述下空腔中,且所述引射管的空气进口与所述下空腔连通。
[0013]所述隔热罩包括主罩体和罩底板,所述主罩体具有所述下隔热腔及上下贯通的中心通孔,所述下隔热腔环绕所述中心通孔设置,所述罩底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罩体的下端并封堵所述中心通孔的下开口,所述罩底板与所述主罩体合围形成所述下空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罩体包括内外间隔套设的内筒部和外筒部,所述内筒部和所述外筒部之间形成所述下隔热腔;
[0015]所述内筒部局部向外延伸有容纳壳部,所述容纳壳部穿出所述外筒部,所述容纳壳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内筒部的内腔共同形成所述下空腔,所述引射管位于所述容纳壳部内。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筒部和所述外筒部为同轴套设的圆筒状结构。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空腔的腔壁包括环绕所述中心孔的轴线设置的弧形壁面,所述弧形壁面沿朝向所述下空腔的中心凸设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背离所述下隔热腔的一侧具有竖直的安装面,所述出气口贯通所述安装面,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面。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出气口沿所述隔热罩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风机与所述出气口一一对应设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上端位于所述中心孔中,所述燃烧器的下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下空腔中,所述下空腔通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燃烧器的外火孔及内火孔均连通。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空腔的腔壁上凸设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环绕所述下空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燃烧器支承于所述下空腔的腔底,且所述燃烧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凸部的下表面抵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能盘包括上下扣合连接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下盘体和所述上盘体合围形成所述上隔热腔。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结构去掉底罩后的剖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0025]图4是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6]图5是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是图3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8]图7是图6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标号说明:
[0030]1、锅架组件;11、聚能盘;111、上盘体;1111、上内环部;1112、上外环部;1113、上连接环部;112、下盘体;1121、下内环部;1122、下外环部;1123、下连接环部;113、上隔热腔;114、进气口;115、中心孔;12、支脚;
[0031]2、隔热罩;21、主罩体;211、内筒部;212、外筒部;213、容纳壳部;2131、穿孔;2132、容纳腔;214、下隔热腔;215、出气口;216、定位凸部;217、凸柱部;218、安装凸部;22、罩底板;23、下空腔;
[0032]3、风机;31、风扇;32、安装壳;33、安装耳部;
[0033]4、灶体;41、灶面板;42、底罩;
[0034]5、外环火盖;51、外混气腔;52、外火孔;
[0035]6、内环火盖;61、内混气腔;62、内火孔;
[0036]7、炉头;71、分气盘部;711、中心座部;7111、内环预混腔;712、外座部;7121、外环预混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气灶,包括灶面板(4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聚能盘(11),呈环形且设置于所述灶面板(41)的上方,所述聚能盘(11)内形成有上隔热腔(113),所述聚能盘(11)的外壁具有与所述上隔热腔(113)连通的进气口(114);隔热罩(2),穿设于所述灶面板(41)且与所述聚能盘(11)的下端连接,所述隔热罩(2)具有能与所述聚能盘(11)的中心孔(115)正对连通的下空腔(23)和间隔设置在所述下空腔(23)外侧的下隔热腔(214),所述下隔热腔(214)的上端与所述上隔热腔(113)连通,所述下隔热腔(214)的内腔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下空腔(23)的出气口(215);风机(3),安装于所述下空腔(23)中,所述风机(3)用于引导外部空气依次经由所述进气口(114)、所述上隔热腔(113)、所述下隔热腔(214)及所述出气口(215)进入所述下空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引射管(8)位于所述下空腔(23)中,且所述引射管(8)的空气进口(81)与所述下空腔(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2)包括主罩体(21)和罩底板(22),所述主罩体(21)具有所述下隔热腔(214)及上下贯通的中心通孔,所述下隔热腔(214)环绕所述中心通孔设置,所述罩底板(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罩体(21)的下端并封堵所述中心通孔的下开口,所述罩底板(22)与所述主罩体(21)合围形成所述下空腔(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罩体(21)包括内外间隔套设的内筒部(211)和外筒部(212),所述内筒部(211)和所述外筒部(212)之间形成所述下隔热腔(214);所述内筒部(211)局部向外延伸有容纳壳部(213),所述容纳壳部(213)穿出所述外筒部(212),所述容纳壳部(213)具有容纳腔(2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莫志邦覃榜博梁国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