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和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35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和接触器。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包括:动端子,用于与接触器的一对静端子电接触;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动端子在与所述静端子分离的断开位置和与所述静端子电接触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将所述动端子浮动地支撑在所述驱动轴上,使得所述动端子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轴轴向浮动;和绝缘件,用于将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驱动轴电隔离开。所述绝缘件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高于所述接触器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使得所述绝缘件在所述接触器工作时不出现漏电起痕。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可靠地将接触器的动端子与驱动轴和线圈电隔离开,提高了接触器的绝缘等级。级。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和接触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和包括该接触器动端子组件的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在新能源车应用中,如充电桩要求直流接触器满足1000V直流电压的应用,并且需要有正式的安规认证。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接触器的动端子和线圈之间没有足够的绝缘隔离,绝缘距离非常小,一般都在4mm以内,最大不超过8mm,根本不能满足UL60947
‑4‑
1对1000V直流电压应用的绝缘距离要求。所以,即使产品实际有高电压的负载切换能力,产品也不能拿到符合UL60947
‑4‑
1标准的1000V或者更高的电压的负载认证。
[0003]为了能够通过UL60947
‑4‑
1标准的1000V或者更高的电压的负载认证,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增大接触器的尺寸来实现。但是,这样将带来成本的增加和要求更大的安装尺寸,不符合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动端子组件。该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包括:动端子,用于与接触器的一对静端子电接触;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动端子在与所述静端子分离的断开位置和与所述静端子电接触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将所述动端子浮动地支撑在所述驱动轴上,使得所述动端子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轴轴向浮动;和绝缘件,用于将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驱动轴电隔离开。所述绝缘件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高于所述接触器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使得所述绝缘件在所述接触器工作时不出现漏电起痕。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包括固定到所述动端子上的上绝缘件。所述上绝缘件包括:第一筒部;第二筒部,与所述第一筒部同轴且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部;和径向壁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筒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筒部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筒部插装到所述动端子上的通孔中,所述径向壁部贴靠在所述动端子的顶面上,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筒部并伸入所述第一筒部中。
[000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还包括可移动地插装到所述上绝缘件中的下绝缘件。所述下绝缘件包括:筒状体,插入所述上绝缘件的第二筒部中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筒部轴向移动;和法兰部,位于所述动端子的下方并从所述下绝缘件的筒状体沿径向凸出。所述下绝缘件被套装和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以随所述驱动轴一起同步移动。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驱动轴上形成有定位台阶,所述下绝缘件的法兰部抵靠在所述定位台阶上;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下绝缘件的筒状体上并被压缩在所述动端子和所述法兰部之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动端子组件还包括:限位
卡环,卡持在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上,用于限制所述动端子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距离。在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上形成有卡槽,所述限位卡环卡持在所述卡槽中。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还包括:绝缘端帽,固定到所述上绝缘件上,用于封盖所述上绝缘件的第一筒部的顶部开口,所述限位卡环和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被容纳在由所述上绝缘件和所述绝缘端帽围成的内腔中。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端帽以卡扣、粘接、烧结或注塑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述上绝缘件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端帽的顶面上形成有凸起柱,所述凸起柱用于推动所述接触器的辅助开关。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包括固定到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的绝缘隔离件。所述绝缘隔离件包括: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下端被固定到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和支撑部,位于所述动端子的下方并从所述柱状体沿径向凸出,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绝缘隔离件的柱状体上并被压缩在所述动端子和所述支撑部之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动端子组件还包括:限位轴,其下端固定到所述柱状体的上端并可移动地穿过所述动端子上的通孔;和限位卡环,卡持在所述限位轴的上端部上,用于限制所述动端子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距离。在所述限位轴的上端部上形成有卡槽,所述限位卡环被卡持在所述限位轴上的卡槽中。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端子上的所述通孔的内径稍大于所述限位轴和所述柱状体的直径,使得所述限位轴和所述柱状体的上端部能够在所述通孔中轴向移动。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轴、所述限位轴和所述绝缘隔离件以嵌入注塑的方式被注塑成一体件,其中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限位轴为嵌入件,所述绝缘隔离件为注塑件。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限位轴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绝缘隔离件的柱状体的两端上。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包括固定到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的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位于所述动端子的下方,所述弹簧被压缩在所述动端子和所述绝缘座之间。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动端子组件还包括:限位件,固定到所述绝缘座上,用于限制所述动端子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距离。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座包括:一对侧壁;和底壁,连接在所述一对侧壁的底部之间。所述弹簧位于由所述一对侧壁和所述底壁围成的容纳空间中,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底壁和所述动端子之间。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对侧板;和顶板,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的顶部之间。所述限位件的一对侧板分别固定到所述绝缘座的一对侧壁上,所述限位件的顶板适于抵靠在所述动端子的顶面上,以限制所述动端子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距离。
[00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轴、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绝缘座以嵌入注塑的方式被注塑成一体件,其中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限位件为嵌入件,所述绝缘
座为注塑件。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限位件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绝缘座的底壁和侧壁上。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为玻璃材料件、陶瓷材料件或复合绝缘材料件。
[002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该接触器包括:一对静端子;线圈,用于产生电磁场;和前述接触器动端子组件。所述驱动轴适于在所述电磁场施加的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所述动端子移动到与所述静端子电接触的闭合位置,所述绝缘件将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线圈电隔离开。
[0026]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绝缘件在接触器工作时不出现漏电起痕,从而能够可靠地将接触器的动端子与驱动轴和线圈电隔离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包括:动端子(10),用于与接触器的一对静端子电接触;驱动轴(20),用于驱动所述动端子(10)在与所述静端子分离的断开位置和与所述静端子电接触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弹簧(60),将所述动端子(10)浮动地支撑在所述驱动轴(20)上,使得所述动端子(10)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轴(20)轴向浮动;和绝缘件,用于将所述动端子(10)与所述驱动轴(20)电隔离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高于所述接触器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使得所述绝缘件在所述接触器工作时不出现漏电起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固定到所述动端子(10)上的上绝缘件(30);所述上绝缘件(30)包括:第一筒部(31);第二筒部(32),与所述第一筒部(31)同轴且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部(31);和径向壁部(33),连接在所述第一筒部(3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筒部(32)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筒部(32)插装到所述动端子(10)上的通孔中,所述径向壁部(33)贴靠在所述动端子(10)的顶面上,所述驱动轴(20)穿过所述第二筒部(32)并伸入所述第一筒部(3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还包括可移动地插装到所述上绝缘件(30)中的下绝缘件(40);所述下绝缘件(40)包括:筒状体(41),插入所述上绝缘件(30)的第二筒部(32)中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筒部(32)轴向移动;和法兰部(42),位于所述动端子(10)的下方并从所述下绝缘件(40)的筒状体(41)沿径向凸出,所述下绝缘件(40)被套装和固定在所述驱动轴(20)上,以随所述驱动轴(20)一起同步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轴(20)上形成有定位台阶(22),所述下绝缘件(40)的法兰部(42)抵靠在所述定位台阶(22)上;所述弹簧(60)套装在所述下绝缘件(40)的筒状体(41)上并被压缩在所述动端子(10)和所述法兰部(4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卡环(70),卡持在所述驱动轴(20)的上端部上,用于限制所述动端子(10)相对于所述驱动轴(20)的轴向移动距离,在所述驱动轴(20)的上端部上形成有卡槽(21),所述限位卡环(70)卡持在所述卡槽(21)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件还包括:绝缘端帽(50),固定到所述上绝缘件(30)上,用于封盖所述上绝缘件(30)的第一筒部(31)的顶部开口,所述限位卡环(70)和所述驱动轴(20)的上端部被容纳在由所述上绝缘件(30)和所述绝缘端帽(50)围成的内腔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端帽(50)以卡扣、粘接、烧结或注塑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述上绝缘件(30)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端帽(50)的顶面上形成有凸起柱(51),所述凸起柱(51)用于推动所述接触器的辅助开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固定到所述驱动轴(20)的上端的绝缘隔离件(8);所述绝缘隔离件(8)包括:柱状体(8a),所述柱状体(8a)的下端被固定到所述驱动轴(20)的上端;和支撑部(8b),位于所述动端子(10)的下方并从所述柱状体(8a)沿径向凸出,所述弹簧(60)套装在所述绝缘隔离件(8)的柱状体(8a)上并被压缩在所述动端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林张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