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pEC-S163-2.2及其应用和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14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及其应用和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大肠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和制剂。

技术介绍

[0002]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机会致病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除胃肠道感染以外,还会引起尿道感染、关节炎、脑膜炎以及败血型感染等。其中O157:H7型大肠杆菌危害较大,它是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家族中的一员。提起O157:H7型大肠杆菌,可谓劣迹斑斑: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型大肠杆菌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O157:H7型大肠杆菌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正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由于O157:H7型大肠杆菌危害较大,且可经食物和饮用水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因此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已将O157:H7型大肠杆菌列为常规检测项目。最新发现的O104型大肠杆菌也是一种EHEC,感染症状类似O157:H7型大肠杆菌,且毒力更为猛烈。大肠杆菌在生活中也最为常见且易获得耐药性,现代医学中最严重的挑战之一是对抗ESKAPE(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组的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这些病原体极其危险,因为可能出现新的、更复杂的耐药机制。大肠杆菌病在临床最常见,根据2021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在临床分离的细菌中,大肠杆菌排名第一(18.98%)。由此可见,大肠杆菌的感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耐多药和广泛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0003]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螺旋体以及蓝细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凡是有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的地方,都存在相应的噬菌体。噬菌体最早是由微生物学家Frederick Twor和Felix d

Herelle分别于1915年和1917年发现的,它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多样化的生物体,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是细菌的10~100倍,约有1
×
10
31
种。噬菌体必须利用细菌等微生物作为宿主进行繁殖,其大小通常在20~200nm之间。作为细菌的天然杀手,自发现以来就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噬菌体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畜牧兽医、食品卫生等多个领域的病原菌防控,与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容易获得和分离;不易产生耐药性;宿主特异性强,只清除目标细菌,不会对人及动物体内的其他正常菌群造成威胁;安全性高,是人和动物正常的共生体。此外,它们可以在宿主存在的情况下迅速大量繁殖。由于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噬菌体作为治疗感染性细菌疾病的替代选择具有巨大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及其对多耐药大肠杆菌抑制、杀灭的应用,旨为大肠杆菌的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以及对大肠杆菌造成的环境和饲料等污染提供潜在的新型消毒手段。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所述大肠杆菌噬菌体
(Escherichia coli phage)pEC

S163

2.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号为GDMCC No:63107

B1。
[0006]本申请还提供了包含如上所述的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制剂。
[0007]本申请还提供了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在制备防治大肠杆菌感染的制剂中的应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是宽宿主谱噬菌体,该噬菌体不仅对其多重耐药的宿主菌大肠杆菌MPEB0000337具有较好的消杀效果,对另外5株大肠杆菌MPEB0000278、MPEB0009307、MPEB0001297、MPEB0012068和MPEB0004456具备很强的消杀效果,抗菌谱较广,可应用于制备防治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药物,上述菌株均来自优宜邦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010](2)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潜伏期短(10min),能快速杀死培养基中的宿主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温度、酸碱耐受范围比较广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易制成喷洒剂和注射剂,对大肠杆菌的增殖有良好的抑制、杀灭作用,对感染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动物有很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噬菌斑图片。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透射电镜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一步生长曲线图。
[0014]图4是温度对本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活性影响示意图。
[0015]图5是pH对本申请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活性影响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的培养基中的杀菌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pEC

S163

2.2对感染大肠杆菌的大蜡螟幼虫治疗示意图。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肠杆菌噬菌体(Escherichia coli phage)pEC

S163

2.2,分类学名称为Escherichia coli phage,于2023年1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号为:GDMCC No:63107

B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涉及的菌株、试剂及培养基:
[0021]实验所用宿主菌为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临床株,来自优宜邦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货号为:MPEB0000337。
[0022]MH肉汤(1L):称取MH肉汤(MH Broth)2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Escherichiacoliphage)pEC

S163

2.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No:6310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民左君豪王雪曾君王猛赵佳男郭志良季芳张立敏赵瑞利徐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优宜邦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