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06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施工站笼为顶部开口的笼型结构,内部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站立的空间,而设置的安装梁可根据施工需求对应安装连接在所需要的安装场合中,而施工站笼和安装梁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牢固性,更加安全。相较于传统的无操作平台的施工状态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操作平台,使得施工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证。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
中,在进行高空钢结构焊接、检修、试验时,现有技术往往无操作平台或缺少对应的辅助结构设备,只能人为趴到钢梁上进行相应操作,危险系数大,功效低,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包括:
[0005]施工站笼,所述施工站笼为顶面开口的笼型结构,所述施工站笼的内部设有站位空间,所述站位空间的底部设有站位板;
[0006]安装梁,所述施工站笼和所述安装梁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所述悬挂连接组件包括斜拉勾和U型拉勾,所述安装梁的顶部套设在所述U型拉勾的U形口内,所述U型拉勾的一端和所述斜拉勾的一端连接,所述U型拉勾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拉勾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施工站笼上。
[0007]可选的,所述施工站笼包括四个侧部结构面和一个底部结构面,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围合形成所述施工站笼。
[0008]可选的,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均由多组横纵垂直交叉的结构筋组合而成。
[0009]可选的,所述结构筋为钢筋。
[0010]可选的,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上的结构筋的横纵垂直交叉的位置处均通过焊接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侧部结构面上横向排列的结构筋之间的纵向间距为400mm;
[0012]所述侧部结构面上纵向排列的结构筋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50mm。
[0013]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侧部结构面的结构筋之间设有套环,相邻两个所述侧部结构面通过套环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侧部结构面上竖直排列的结构筋靠近所述底部结构面的位置处设有闭合圆环,所述闭合圆环套设在底部结构面的结构筋上。
[0015]可选的,所述安装梁为工字梁。
[0016]可选的,所述站位板为镜面板。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可应用于建筑施工
中。
本技术中设置的施工站笼为顶部开口的笼型结构,内部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站立的空间,而设置的安装梁可根据施工需求对应安装连接在所需要的安装场合中,而施工站笼和安装梁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牢固性,更加安全。相较于传统的无操作平台的施工状态比,本技术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操作平台,使得施工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的正视图;
[0020]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2]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包括施工站笼1和安装梁3,所述施工站笼1为顶面开口的笼型结构,所述施工站笼1的内部设有站位空间,所述站位空间的底部设有站位板2;所述施工站笼1和所述安装梁3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所述悬挂连接组件包括斜拉勾4和U型拉勾5,所述安装梁3的顶部套设在所述U型拉勾5的U形口内,所述U型拉勾5的一端和所述斜拉勾4的一端连接,所述U型拉勾5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拉勾4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施工站笼1上。可选的,所述安装梁3为工字梁;所述站位板2为镜面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可应用于建筑施工
中。本技术中设置的施工站笼1为顶部开口的笼型结构,内部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站立的空间,而设置的安装梁3可根据施工需求对应安装连接在所需要的安装场合中,而施工站笼1和安装梁3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牢固性,更加安全。相较于传统的无操作平台的施工状态比,本技术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操作平台,使得施工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人在钢结构焊接、检修、试验时,能降低重心,使操作人和工作面同处于一个标高上,方便操作,安全系数及功效提高,质量也得以保障。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工站笼1包括四个侧部结构面和一个底部结构面,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围合形成所述施工站笼1。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均由多组横纵垂直交叉的结构筋6组合而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可站进所述施工站笼
1中进行后续的施工操作作业,更加方便。所述结构筋6为钢筋,可选的,所选的钢筋可为φ12的钢筋,以保证装置结构的整体强度性。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上的结构筋6的横纵垂直交叉的位置处均通过焊接连接。通过在横纵向的交接点处进行焊接连接,可以进一步保证装置结构整体的牢固性。可选的,所述侧部结构面上横向排列的结构筋6之间的纵向间距为400mm;所述侧部结构面上纵向排列的结构筋6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50mm。
[0027]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侧部结构面的结构筋6之间设有套环,相邻两个所述侧部结构面通过套环连接。所述侧部结构面上竖直排列的结构筋6靠近所述底部结构面的位置处设有闭合圆环,所述闭合圆环套设在底部结构面的结构筋6上。可选的,侧部结构面上的竖直的结构筋6的底部冷弯成闭合圆环套到底部结构面上的结构筋6上;相邻两个所述侧部结构面通过套环进行锁环连接。
[002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可应用于建筑施工
中。本技术中设置的施工站笼为顶部开口的笼型结构,内部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站立的空间,而设置的安装梁可根据施工需求对应安装连接在所需要的安装场合中,而施工站笼和安装梁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牢固性,更加安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站笼,所述施工站笼为顶面开口的笼型结构,所述施工站笼的内部设有站位空间,所述站位空间的底部设有站位板;安装梁,所述施工站笼和所述安装梁之间设有多个悬挂连接组件,所述悬挂连接组件包括斜拉勾和U型拉勾,所述安装梁的顶部套设在所述U型拉勾的U形口内,所述U型拉勾的一端和所述斜拉勾的一端连接,所述U型拉勾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拉勾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施工站笼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站笼包括四个侧部结构面和一个底部结构面,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围合形成所述施工站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结构面和所述底部结构面均由多组横纵垂直交叉的结构筋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梁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筋为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佰超林毅黑亚军张宏图高党国李晓冲李浩王飞飞武东东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