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78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1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的方法。该介质通过支撑调节杆来张紧,该调节杆在第一端处耦接到绕第一枢轴移动的第一调节臂。该张力通过抵抗作用在第一调节臂上的净力矩来提供。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设置力施加于第一调节臂,以设置作用在第一调节臂上的净力矩,以及调整该第一设置力,以改变作用在第一调节臂上的净力矩。调节臂上的净力矩。调节臂上的净力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

技术介绍

[0001]从输入辊拉动介质,在介质通过打印站时打印到该介质上,并且随后将该介质拉动到输出辊上的一些打印机可使用耦接到调节臂(dancer arm)的调节杆(dancer bar)来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该调节臂又可绕枢轴旋转。在打印期间施加在介质上的张力由作用在调节臂上的净力矩决定,介质在其前进通过打印机时抵抗该净力矩。该介质通过在打印期间支撑调节臂来抵抗作用在调节臂上的净力矩,并且因此,所提供的张力确保该介质适当地滚动到输出轴上。
附图说明
[0002]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附图中:
[0003]图1示出了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的示例性打印机的侧视图;
[0004]图2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打印机中的示例性调整器的侧视图;
[0005]图3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打印机的透视图;
[0006]图4示出了用于图1的示例性打印机中的一对示例性调整机构;
[0007]图5示出了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0008]图6示出了用于指示图5的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的方法的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以及
[0009]图7a和7b示出了在打印过程期间的不同时间的包括基准标记的介质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图1示出了控制介质8在打印期间的张力的示例性打印机1的侧视图。打印机1包括:输入轴2,其承载用于打印的介质8;以及输出轴4,其用于一旦打印就收集介质8。介质8可呈卷提供,该卷被装到输入轴2上或以其他方式由输入轴2承载。一旦被打印,介质8就可被拉动成围绕输出轴4的卷,以便随后移除。
[0011]该图中示出了介质8通过打印机1的该示例所采取的路径。介质8由驱动轴6沿顺时针方向(根据所示视图)从输入轴2拉动,沿逆时针方向围绕驱动轴6并朝向打印机1的前部驱动经过包括打印机头和热源的打印站10,从打印站10向下越过打印机1的前部朝向调节杆12驱动,沿逆时针方向围绕调节杆12,并且最后向上并沿顺时针方向围绕输出轴4被拉动。介质8还围绕多个支撑件被引导,例如支撑轴18和支撑臂20,它们有助于控制介质8通过打印机1的移动。
[0012]在该示例中,输入轴2、驱动轴6、调节臂12和输出轴4一起控制介质8通过打印机1的移动。驱动轴6从输入轴2拉动介质8,并且输入轴2对介质8施加制动力,以控制介质8在输入轴2和驱动轴6之间的张力。当介质8被从输入轴2拉动时(在该视图中,介质沿逆时针方向从该轴被拉动),该制动力可通过马达施加,该马达用于抵抗输入轴2的旋转。
[0013]介质8从驱动轴6通过打印站10,在调节杆12下方通过,并且被耦接到输出轴4。调节杆12由介质8支撑,使得调节杆12在驱动轴6和输出轴4之间的介质8中产生张力。
[0014]调节杆12在第一端处耦接到第一调节臂14,该第一调节臂14可绕第一枢轴16移动。因此,调节杆12可绕第一枢轴16旋转,并且在调节臂14上施加逆时针力矩。当介质在调节杆12下方围绕并支撑调节杆12时,作用在调节臂14上的逆时针力矩在介质8上施加向下的力,并将介质从驱动轴拉动越过打印机1的前部。
[0015]在打印期间,如果输出轴4停止,或者在其他示例中,以低于输入轴2提供介质8的速率的速率拉入介质8,则介质8在驱动轴6和输出轴4之间的长度增加,并且调节杆12下落。
[0016]当调节杆12达到下阈值时,输出轴4被激活,或者在其他示例中,使输出轴速度增加,使得其介质8的拉动速率增加。在激活时,输出轴4开始旋转并且向上并围绕输出轴4拉动介质8,从而以超过正提供介质8的速率的速率收集介质8。这样做时,介质8在驱动轴6和输出轴4之间的长度减小,并且调节杆12上升。
[0017]当调节杆12达到上阈值时,输出轴4被停用或减慢,并且调节杆12再次下落。在该示例中,调节杆12的上升和下落是一个循环过程。
[0018]在该示例中,调节臂12被传感器检测为已达到下阈值和上阈值,所述传感器在该示例中为接触传感器,并且输出轴4可响应于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而由通断开关(on/off switch)激活。在其他示例中,调节臂的位置可由不同的传感器检测。所述传感器可包括接近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任何其他合适的传感器或者用于检测或推断调节臂14的位置的传感器的组合。
[0019]介质8的打印精度可取决于在打印期间介质8和打印站10的对准,并且这通过来自支撑调节杆的介质8上的张力促进。由调节杆12在介质中产生的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被介质8抵抗的作用在调节臂14上的净力矩。该净力矩是作用在调节臂上的力矩的总和,不包括由介质8中的张力引起的力矩。因此,该净力矩取决于调节杆12的重量、调节臂14的重量以及施加于调节臂的任何其他力和它们与枢轴16的相应距离。该净力矩还可包括直接施加在枢轴处的转矩,例如由马达施加的制动力或转动力。
[0020]在该示例中,打印机1包括第一调整器22。该第一调整器22允许调整作用在第一调节臂14上的净力矩。调整介质8中的张力,例如通过减小作用在调节臂14上的净力矩来减小它,可用于减小或避免在打印期间可能发生的介质8中的变形。第一调整器22可包括用于改变作用在第一调节臂14上的净力矩的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配重、弹簧、活塞、马达、制动器或这些的组合,或者其他元件。
[0021]在打印期间,可能发生介质8的均匀和/或非均匀的变形。均匀变形可以是如下变形,即:其中,介质被拉伸成使得介质在长度上沿调节杆12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换言之,跨越介质8的宽度)增加基本上相同的量。非均匀变形可以是如下变形,即:其中,介质被拉伸成使得介质在长度上沿调节杆12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长度增加不同的量。由于例如用于固化打印墨的高温、来自打印墨的湿度和/或其他因素,这样的变形可能在打印期间出现在介质中。
[0022]在该示例中,第一调整器22被耦接到第一调节臂14,以将第一设置力施加于第一调节臂14,以设置作用在第一调节臂14上的净力矩。该第一调整器可调整第一设置力,以改变作用在第一调节臂14上的净力矩。因此,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调整器22能够设置由调节杆12施加在介质上的初始张力并且在打印期间改变张力。
[0023]图2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打印机中的示例性调整器122的侧视图。所示的示例性第
一调整器122包括可相对于第一枢轴16移动的配重24。第一设置力由配重24相对于第一枢轴16的初始位置确定,并且第一设置力通过相对于第一枢轴16移动配重24来调整。在该示例中,配重24被耦接到螺纹杆26,并且在该示例中,配重24相对于枢轴16的初始和后续位置由马达30控制。该示例的马达30经由齿轮使螺纹杆26旋转。配重24相对于螺纹杆26不可旋转(例如,由于配重24与壳体之间的限制性相互作用,下面关于图5更详细地描述其示例),并且因此,螺纹杆26的旋转导致配重24沿螺纹杆26移动。尽管该示例的配重24的移动是由于马达30和螺纹杆28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控制介质在打印期间的张力的方法,所述介质通过支撑调节杆来张紧,所述调节杆在第一端处耦接到绕第一枢轴移动的第一调节臂,张力通过抵抗作用在所述第一调节臂上的净力矩来提供,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设置力施加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以设置作用在所述第一调节臂上的所述净力矩;以及调整所述第一设置力,以改变作用在所述第一调节臂上的所述净力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介质通过支撑调节杆来张紧,所述调节杆在第二端处耦接到绕第二枢轴移动的第二调节臂,张力通过抵抗作用在所述第二调节臂上的净力矩来提供,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二设置力施加于所述第二调节臂,以设置作用在所述第二调节臂上的所述净力矩;以及调整所述第二设置力,以改变作用在所述第二调节臂上的所述净力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力和所述第二设置力基于所述介质的特性自动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介质的所述特性,并且所述第一设置力和所述第二设置力被调整成使得作用在所述第一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调节臂上的相应净力矩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两个水平隔开的基准标记被打印到所述介质上,并且所述第一设置力和所述第二设置力根据所述基准标记的相对初始位置和所述基准标记在稍后时间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差异来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力和所述第二设置力通过将可移动的配重分别耦接到所述第一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调节臂来施加,并且所述第一设置力和所述第二设置力通过使所述配重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移动来调整。7.一种打印机,包括:调节杆;第一调节臂,其在第一端处耦接到所述调节杆,并且能够绕第一枢轴移动;以及第一调整器,其耦接到所述第一调节臂,以将第一设置力施加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以设置作用在所述第一调节臂上的净力矩,并且调整所述第一设置力,以改变作用在所述第一调节臂上的所述净力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器包括可移动的配重,并且所述第一设置力通过使所述配重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轴移动来调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可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
申请(专利权)人: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