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76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进行抑制芯线被拔出的缝制。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上下移动机构,其使针棒上下移动;针摆动机构,其使针棒摆动;打环机构,其通过与针棒的协同动作而在加工布料上形成线迹;移动机构,其使加工布料沿水平面移动;芯线引导单元,其将芯线的端部引导至针摆动线迹之间;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数据;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缝制数据而进行控制,在纽扣孔周围形成锁边线迹。并且,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在缝制开始端部形成芯线保持线迹区间,该芯线保持线迹区间使针棒的针摆动宽度或沿上述纽扣孔的缝制间距中的至少一个比其他缝制区间更窄而进行缝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芯线进行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纽扣孔锁边缝 纫机。
技术介绍
当前,形成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例如具有 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结构。即,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针棒,其具 有缝针;针摆动机构,其使针棒向左右摆动;打环机构,其在针棒的 下侧相对配置;上下移动机构,其使该针棒上下移动;布料进给机构, 其夹持布料而向前后/左右方向输送;回转机构,其用于使针棒和打 环器回转;布料切断机构,其在布料上形成纽扣孔;以及缝纫机电动 机,其驱动针摆动机构、打环机构和上下移动机构。并且,布料进给机构具有进行左右移动的X轴脉冲电动机和进 行前后移动的Y轴脉冲电动机,回转机构具有回转脉冲电动机。另外,为了控制布料进给机构、回转机构,对于缝制形状,设 定纽扣孔形状、纽扣孔锁边长度、针数等作为图案数据,从而可以缝 制各种形状。在缝制时,根据由图案数据的设定内容计算出的每1 针的线迹数据,控制布料进给机构、回转机构。另外,上述图案数据存储多个,只要预先进行图案数据的设定, 仅通过选择图案序号,就可以进行不同形状的锁边。另外,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述,在进行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 下,存在向进行针摆动的两针之间供给芯线,进行使芯线缝入的缝制 的情况。该缝制如下述进行设置向针摆动的两侧落针位置之间供给芯线的供给单元,通过一边在芯线的两侧进行落针, 一边以z字形使缝制前进,从而利用向左右斜向移动的上线在该上线的线迹和布料 之间夹持芯线,将芯线缝入。但是,根据针线/打环线或芯线的材料、锁边缝制宽度,存在 从缝制开始端部拔出芯线而无法良好地缝入的问题。特别地,在芯线 或上线是容易滑动的材料的情况下、或与芯线的粗细相比锁边缝制宽 度或缝制间距较大的情况下,该问题变得显著。因此,如专利文献3所述,考虑在缝制开始时在芯线上形成纽 结而防止拔出。专利文献1:特开2000 — 31617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 — 304620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0— 152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如上述专利文献3所示形成纽结时,必须在缝纫机的 缝合部附近设置形成纽结的装置,妨碍由作业者进行的缝制准备等操 作,同时在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中会残留纽结,线迹不整齐而导致缝 制品质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不降低缝制品质而适当地进行芯线的缝入。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保持形成有针孔的缝针,该针孔使上线插入;上;F移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针摆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棒沿与形成在加工布料上的纽 扣孔的长度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摆动;打环机构,其通过与针棒的协同 动作而在加工布料上形成线迹;移动机构,其使上述加工布料在与上 述缝针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芯线引导单元,其将从芯线供 给源供给的芯线的端部,引导至利用上述针摆动机构的针摆动而形成 的针摆动线迹之间;存储单元,其存储缝制数据,该缝制数据用于在 纽扣孔的周围形成至少具有左右侧缝部的纽扣孔锁边线迹;以及控制 单元,其基于上述缝制数据控制上述各机构,在上述纽扣孔的周围形 成锁边线迹,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进行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线 迹的缝制开始端部形成芯线保持线迹的控制,在该芯线保持线迹的缝 制中,使上述针棒的针摆动宽度或缝制间距中的至少一个比上述侧缝 部的更窄。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 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同时具有设定芯线保持线迹的缝制数据的单元,在 该芯线保持线迹的缝制中,使上述针棒的针摆动宽度或上述缝制间距 中的至少一个比上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更窄,上述控制单元进行控 制,以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开始端部上,基于上述芯线保持 线迹的缝制数据而附加地形成芯线保持线迹。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 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同时上述芯线保持线迹的缝制数据,具有表示规定 区间的上述芯线保持线迹的各落针位置的位置信息。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 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同时具有位置设定单元,其设定表示上述芯线保持 线迹的各落针位置的位置信息。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 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具有设定上述芯线保持线迹的针数或长度的区间设 定单元。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 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同时上述控制单元针对不包含表示上述芯线保持线 迹的各落针位置的位置信息的缝制数。据,自动变换为具有上述芯线保 持线迹的缝制而执行缝制。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按照缝制数据以规定的针摆动宽 度或缝制间距在纽扣孔周围进行纽扣孔锁边缝制。并且,在缝制开始 时,控制单元使上述针棒的针摆动宽度或上述缝制间距中的至少一个比上述侧缝部的更小而进行缝制。由此,可以在缝制开始端部上,形 成宽度更窄的针摆动线迹或沿布料进给方向更细密地形成的多个针 摆动线迹,可以更牢固地保持芯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而难以拔出。因此, 即使在例如芯线或上线是容易滑动的材料的情况下、或与芯线的粗细 相比通常的缝制区间的锁边缝制宽度或缝制间距更大的情况下,也可 以更有效地减少芯线被拔出,进行适当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缝制数据中包含表示芯线保持 线迹的各落针位置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使针棒的针摆动宽度或沿纽 扣孔的缝制间距的至少一个比其他缝制区间更窄的缝制。因此,可以 通过缝制数据的设定或修正等软件处理而防止芯线被拔出,可以不需 要对缝纫机的各机构进行设计变更或添加新结构,而容易地实现减少 芯线被拔出的适当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具有位置设定单元,其设定表示 芯线保持线迹的各落针位置的位置信息,所以可以任意设定芯线保持 线迹的锁边缝制宽度或缝制间距。由此,对于使用各种芯线的情况或 各种锁边缝制图案,都可以设定适当的芯线保持线迹。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具有区间设定单元,其设定芯线 保持线迹区间的针数或区间长度,所以可以任意设定芯线保持线迹区 间的线迹数,其结果,可以任意调整芯线端部的保持力,对于使用各 种芯线的情况或各种纽扣孔锁边缝制图案,都可以设定适当的芯线保 持线迹区间。另外,这里所谓的"区间长度",是指与针摆动方向正交且在缝 制进行的方向上的芯线保持线迹区间的长度。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对于没有进行芯线保持线迹的设 定的缝制数据,控制单元自动地执行变换为具有芯线保持线迹的缝制 而进行缝制的控制,所以不需要芯线保持线迹的设定操作,另外,不 需要用于进行芯线保持线迹的缝制的数据。另外,上述所谓的自动变换,可以例举下述控制控制单元针 对缝制开始的规定针数,使通常的缝制区间的针摆动宽度或缝制间距 以固定比例縮小,或者成为减少固定宽度后的针摆动宽度或缝制间 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一部分 切去后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从图1的相反侧观察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侧视图。7图3是搭载于缝纫机上的针板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5 (A)是表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中需要设定的各种参数的 说明图,图5 (B)是列举除液滴状部的尺寸之外的'各种参数的图表, 图5 (C)是表示决定液滴状部的尺寸的参数的说明图,图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有: 针棒,其保持形成有针孔的缝针,在该针孔中插入上线; 上下移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 针摆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棒在与形成于加工布料上的纽扣孔的长度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摆动; 打环机构, 其通过与针棒的协同动作而在加工布料上形成线迹; 移动机构,其使上述加工布料在与上述缝针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芯线引导单元,其将从芯线供给源供给的芯线的端部,引导至利用上述针摆动机构的针摆动而形成的针摆动线迹之间;  存储单元,其存储缝制数据,该缝制数据用于在纽扣孔的周围形成至少具有左右侧缝部的纽扣孔锁边线迹;以及 控制单元,其基于上述缝制数据控制上述各机构,在上述纽扣孔的周围形成锁边线迹,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进行在上述纽扣孔 锁边线迹的缝制开始端部形成芯线保持线迹的控制,在该芯线保持线迹的缝制中,使上述针棒的针摆动宽度或缝制间距中的至少一个比上述侧缝部的更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洼田次勇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