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60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油雾处理单元的油雾处理单元主体(1)的两端端部底侧分别成对设有辊轮组件(2),辊轮组件(2)分别对应设置在油雾处理单元主体(1)的端部支撑组件(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雾处理单元底部设置了辊轮,在抽取和放入油雾处理单元时,通过辊轮的转动实现相对运动,操作省时省力,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

技术介绍

[0002]油雾处理器内部的油雾处理单元用于吸收压铸机产生的废气,常规的油雾处理单元抽取和放入油雾处理器内部时,通过油雾处理器底部的摩擦实现相对运动,笨重又费力,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5]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油雾处理单元的油雾处理单元主体的两端端部底侧分别成对设有辊轮组件,辊轮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油雾处理单元主体的端部支撑组件上。
[0006]所述辊轮组件包括成对设置在端部支撑组件上的辊轮支撑组件,每对辊轮支撑组件上配置一个辊轮。
[0007]每对辊轮支撑组件上配置有贯穿成对辊轮支撑组件的螺钉,辊轮套置在螺钉上。
[0008]每对辊轮支撑组件上配置有贯穿成对辊轮支撑组件的螺钉,自润滑隔套按规律套在螺钉 上并位于成对的辊轮支撑组件之间,辊轮按规律套在自润滑隔套上。
[0009]所述的自润滑隔套采用黄铜材质。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1]本技术通过在油雾处理单元底部设置了辊轮,在抽取和放入油雾处理单元时,通过辊轮的转动实现相对运动,操作省时省力,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的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本技术的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油雾处理单元主体;2—辊轮组件;3—端部支撑组件;4—辊轮支撑组件;5—辊轮;6—自润滑隔套;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

2所示: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在油雾处理单元主体1的两端端部均成对设有辊轮组件2,辊轮组件2包括辊轮支撑组件4、辊轮5、自润滑隔套6、螺钉7, 辊轮支撑组件4成对设置在油雾处理单元主体1的端部支撑组件3上,螺钉7分别贯穿成对的辊轮支
撑组件4设置,自润滑隔套6按规律套在螺钉7上并位于成对的辊轮支撑组件4之间,辊轮5按规律套在自润滑隔套6外侧并位于成对的辊轮支撑组件4之间。自润滑隔套6采用黄铜材质,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实现自润滑,使得辊轮5的转动更加顺畅。
[0017]本技术通过在油雾处理单元底部设置了辊轮5,在抽取和放入油雾处理单元时,通过辊轮5的转动实现相对运动,操作省时省力,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
[0018]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油雾处理单元的油雾处理单元主体(1)的两端端部底侧分别成对设有辊轮组件(2),辊轮组件(2)分别对应设置在油雾处理单元主体(1)的端部支撑组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组件(2)包括成对设置在端部支撑组件(3)上的辊轮支撑组件(4),每对辊轮支撑组件(4)上配置一个辊轮(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辊轮的油雾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对辊轮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旭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