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42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它包括中间复合材料加强芯、疏绞层和外层绞线层,所述中间复合材料加强芯为单股碳玻混合复合芯或者多股绞合碳纤维复合芯,所述疏绞层和外层绞线层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或半硬铝,所述的疏绞层为非紧密绞合结构,每层单丝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扩径导线可适用于高电压、高海拔、低噪声要求等使用环境,具有运行温度高、载流量大、额定拉断力大和临界跳股张力大等性能。大等性能。大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输电线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网输送容量越来越大,长距离、高电压、大容量的输电线路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高电压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中容易产生电晕,不仅消耗大量功率,而且发出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由于输电线路所需的导线截面一般达不到限制电晕要求的外径,只能采用加大导线的规格和导线分裂根数来解决,需要消耗更多的导线,不但增加了杆塔的荷载,也增加了工程造价。
[0003]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是以满足技术条件的常规导线规格为基准,在不增加面积和成本的条件下,通过扩大导线外径,以减小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和电晕放电,降低噪声,减少对无线电干扰,改善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与同等铝截面的导线相比,扩径导线具有更大的直径,电气性能更好。在满足输电容量和线路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扩径导线能节省导体材料,进而减少铁塔载荷和结构重量。
[0004]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它包括中间复合材料加强芯、疏绞层和外层绞线层。
[0008]优选的,所述中间复合材料加强芯为单股碳玻混合复合芯或者多股绞合碳纤维复合芯,加强芯强度大于等于2400Mpa。
[0009]优选的,所述疏绞层和外层绞线层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或半硬铝。
[0010]优选的,所述疏绞层为非紧密绞合结构,每层单丝之间留有间隙,各单丝间距为2.5mm至5.0mm。
[0011]优选的,所述疏绞层单丝至少为两层,每层根数相同,或外层多于内层。
[0012]优选的,所述疏绞层采用若干根圆形或异形硬截面单线均布绞合而成,其节径比为10.5至12.0。
[0013]优选的,所述外层绞线层采用若干根圆形或梯形硬截面单线均布绞合而成,绞向为Z向。
[0014]优选的,所述导线的直径为25mm到55mm。
[0015]优选的,所述导线的最高长期连续运行温度大于等于160℃。
[0016]疏绞层和外层绞线层最佳间距和直径筛选实验:
[001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不同的疏绞层(有内层和中层组成)和外层绞线层的单丝根数、直径和内层间隙,来考察不同规格的导线的噪声,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8][0019][0020]由上表的对比实验可见,当疏绞层内层为5根4.20mm单丝,中层为8根4.20mm单丝,外层为22根3.95mm单丝,并且中层单丝之间的间距为3.68mm,此结构扩径导线的噪声最小。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0022]1)导线重量降低,输送容量提高
[0023]导线加强芯采用复合材料芯,可以有效降低导线重量,并且实现高温运行,提高了导线的输送容量;
[0024]2)直径扩大,降低噪声
[0025]本专利技术利用导线内层和中间层的疏绞形式和最优中层单丝的间隙,达到较大的扩径率,减小电晕损失,降低噪声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导线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导线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导线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导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如附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
[0033]其中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为7根,所述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
[0034]所述疏绞层2为圆形非紧密单丝绞合结构,其节径比为10.5至12.0。
[0035]每层单丝之间留有间隙,各单丝间距为3.68mm。
[0036]所述疏绞层2单丝为两层,内层为5根4.20mm单丝,中层为8根4.20mm单丝。
[0037]所述外层绞线层3采用22根圆形3.95mm硬截面单线均布绞合而成,绞向为Z向。
[0038]所述导线导线直径32.7mm,铝截面449.7mm2;噪声36.18dB。
[0039]可听噪声≤37dB,额定拉断力≥162kN,最高长期连续运行为160℃。
[0040]实施例2
[0041]如附图2所示,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
[0042]其中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为7根绞合,碳纤维复合加强芯直径为8mm;所述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
[0043]所述疏绞层2为圆形非紧密单丝绞合结构,其节径比为10.5至12.0。
[0044]每层单丝之间留有间隙,各单丝间距为3.7mm。
[0045]所述疏绞层2单丝为两层,内层为5根4.20mm单丝,中层为8根4.20mm单丝。
[0046]所述外层绞线层3采用22根圆形3.95mm硬截面单线均布绞合而成,绞向为Z向。
[0047]所述导线导线直径32.69mm,铝截面449.7mm2,噪声36.21dB。
[0048]可听噪声≤37dB,额定拉断力≥162kN,,最高长期连续运行为160℃。
[0049]实施例3
[0050]如附图3所示,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
[0051]其中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为1根,碳纤维复合加强芯直径为8mm;所述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
[0052]所述疏绞层2为圆形非紧密单丝绞合结构,其节径比为10.5至12.0。
[0053]每层单丝之间留有间隙,各单丝间距为3.68mm。
[0054]所述疏绞层2单丝为两层,内层为5根单丝,中层为8根。
[0055]所述外层绞线层3采用18根梯形硬截面单线均布绞合而成,绞向为Z向。
[0056]所述导线导线直径32.6mm,铝截面451.6mm2,噪声36.32dB。
[0057]可听噪声≤37dB,额定拉断力≥162kN,最高长期连续运行为160℃。
[0058]实施例4
[0059]如附图4所示,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
[0060]其中碳纤维复合加强芯1为1根,碳纤维复合加强芯直径为8mm;所述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
[0061]所述疏绞层2为梯形紧密单丝绞合结构,其节径比为10.5至12.0。
[0062]每层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复合材料加强芯(1)、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复合材料加强芯(1)为单股碳玻混合复合芯或者多股绞合碳纤维复合芯,加强芯强度大于等于2400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绞层(2)和外层绞线层(3)导体材料为耐热铝合金或半硬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绞层(2)为非紧密绞合结构,每层单丝之间留有间隙,各单丝间距为2.5mm至5.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噪声扩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绞层(2)的单丝至少为两层,每层根数相同,或外层多于内层。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润陈虹王志伟陈中伟蒋文建张玉庆林毅陈智敏林程赵旺盛刘恩赐
申请(专利权)人: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