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岩军专利>正文

一种鞋子胶粘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28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鞋子胶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鞋子胶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鞋子放置在鞋子胶粘装置上,鞋跟置于拖台Ⅰ处,鞋头置于拖台Ⅱ处;步骤二、调节拖台Ⅰ和拖台Ⅱ使鞋头反复弯折;步骤三、观察鞋底与鞋身连接处且弯折位置是否出现开口;步骤四、出现开口则向开口内送入粘剂,未出现开口则放置下一个鞋子在鞋子胶粘装置上,其有益效果是便于折痕脱胶处再次胶粘。折痕脱胶处再次胶粘。折痕脱胶处再次胶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子胶粘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鞋子胶粘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鞋子胶粘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鞋底脱胶的常见位置是在使用后弯折处产生开口,随后开口逐渐扩大,通常原因是:1、橡胶没有打磨或打磨不够粗打磨后橡胶粉末没有清洁干净;2、鞋底没有上处理剂或上错处理剂;3、处理剂没有烘干或烘干温度太低;4、胶粘剂中硬化剂添加量不够。因上述过程是在流水线上进行批量处理,加工完成后难以得知鞋子后续是否会脱胶,因此容易产生产品使用后出现脱胶问题,增加售后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鞋子胶粘工艺,其有益效果是便于折痕脱胶处再次胶粘。
[0004]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鞋子胶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鞋子放置在鞋子胶粘装置上,鞋跟置于拖台Ⅰ处,鞋头置于拖台Ⅱ处;
[0007]步骤二、调节拖台Ⅰ和拖台Ⅱ使鞋头反复弯折;
[0008]步骤三、观察鞋底与鞋身连接处且弯折位置是否出现开口;
[0009]步骤四、出现开口则向开口内送入粘剂,未出现开口则放置下一个鞋子在鞋子胶粘装置上。
[0010]所述鞋子胶粘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右侧固接有拖台Ⅰ,拖台Ⅰ的左侧设有拖台Ⅱ,拖台Ⅱ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立座,拖台Ⅱ的底部固接有传动架,传动架上设有直槽口,传动架的下侧设有电机Ⅱ,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拨杆,拨杆插接在所述直槽口内。
[0011]所述底座上设有调节拖台Ⅱ和拖台Ⅰ间距的直线驱动机构Ⅰ,所述电机Ⅱ与拖台Ⅱ在水平方向上同步运动。
[0012]所述直线驱动机构Ⅰ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丝杠Ⅰ,固接在底座上的圆钢Ⅰ,驱动丝杠Ⅰ转动的电机Ⅰ,螺旋传动在丝杠Ⅰ上且滑动连接在圆钢Ⅰ上的位移座Ⅰ,电机Ⅱ和立座均固接在位移座Ⅰ上。
[0013]所述拖台Ⅱ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Ⅱ,通过直线驱动机构Ⅱ调节左右位置的位移座Ⅱ,位移座Ⅱ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轴,轴的上端固接有弧杆,弧杆的边端固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预紧部。
[0014]所述直线驱动机构Ⅱ包括转动连接在拖台Ⅱ下端的丝杠Ⅱ,拖台Ⅱ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Ⅱ转动的电机Ⅲ,拖台Ⅱ下端固接有圆钢Ⅱ,位移座Ⅱ与丝杠Ⅱ螺旋传动,位移座Ⅱ滑动连接在圆钢Ⅱ上;拖台Ⅱ上设有延伸至左端的槽口,位移座Ⅱ位于所述槽口。
[0015]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通过阻尼定位的压部。
[0016]所述拖台Ⅰ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直口,拖台Ⅰ的下方设置有电动缸Ⅰ,电动缸Ⅰ的
15的输出轴与丝杠Ⅰ13固接,还包括螺旋传动在丝杠Ⅰ13上且滑动连接在圆钢Ⅰ14上的位移座Ⅰ21,电机Ⅱ22和立座32均固接在位移座Ⅰ21上;
[0035]当启动电机Ⅰ15带动丝杠Ⅰ13转动时,位移座Ⅰ21左右移动,以利用位移座Ⅰ21带动电机Ⅱ22、立座32和拖台Ⅱ31左右移动,以实现调节拖台Ⅱ31和拖台Ⅰ12的间距。
[0036]进一步的,为防止折痕位置非穿戴行走时应当出现的位置,需要防止弯折鞋子时鞋子前后偏移,在所述拖台Ⅱ3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Ⅱ,通过直线驱动机构Ⅱ调节左右位置的位移座Ⅱ41,位移座Ⅱ4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轴42,优选的轴42与位移座Ⅱ41之间通过阻尼定位,轴42的上端固接有弧杆43,两个弧杆43位于一个虚拟的圆上,弧杆43的右端固接有垂直的限位杆44,限位杆44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预紧部46,通过旋转预紧部46来补偿轴42与位移座Ⅱ41高频使用导致阻尼效果降低;通过两个限位杆44来限制鞋头的前后位置;通过调节位移座Ⅱ41的左右位置来改变限位杆44的左右位置,来适配不同鞋码的鞋子导致鞋头位置的改变。
[0037]其中,具体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Ⅱ包括转动连接在拖台Ⅱ31下端的丝杠Ⅱ34,拖台Ⅱ31上固接有用于驱动丝杠Ⅱ34转动的电机Ⅲ35,电机Ⅲ35的输出轴朝右设置且与丝杠Ⅱ34固接,拖台Ⅱ31下端固接有圆钢Ⅱ36,位移座Ⅱ41与丝杠Ⅱ34螺旋传动,位移座Ⅱ41滑动连接在圆钢Ⅱ36上;拖台Ⅱ31上设有延伸至左端的槽口,位移座Ⅱ41位于所述槽口。
[003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44上套设有通过阻尼定位的压部45,压部45能够靠摩擦力定位,施加外力上下移动时以限制鞋头沿限位杆44轴线方向上的位置,避免因鞋子弯折后复位能力弱导致复位不及时。
[0039]所述拖台Ⅰ12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直口,拖台Ⅰ12的下方设置有电动缸Ⅰ51,电动缸Ⅰ51的上端固接有U形的托部52,托部52的顶部位于两个直口内,进一步的,拖台Ⅰ12的右侧设有活动端朝上的电动缸Ⅱ61,通过电动缸Ⅱ61驱动实现升降的伸缩杆62,伸缩杆62可以是套设结构的管状结构,通过螺栓穿过管状结构上的孔位固定,也可以是电动推杆,在伸缩杆62的底部固接有压部63,压部63位于拖台Ⅰ12右侧的上方,使压部63进入鞋的内部,抵在鞋内部的后跟位置处,通过启动电动缸Ⅰ51带动托部52升高,使托部52的顶部高于拖台Ⅰ12以托在高跟鞋的底部,避免高跟鞋弯折时倾倒,同时单独使用压部63时,可以防止重量较轻的鞋子在弯折时鞋跟偏移,保证反复弯折的成功性。
[0040]进一步的,参考图8,所述压部63内安装有活动端朝右设置的电动缸Ⅲ64,以及通过电动缸Ⅲ64驱动实现左右移动的扩展部65,扩展部65固接在电动缸Ⅲ64活动端的左端,扩展部65位于压部63的左侧,扩展部65的下端面与压部63的下端面重合,以向左移动压住鞋子内部的底部,来微调鞋子弯折时折痕位置,避免鞋跟附近的鞋底向上倾斜影响弯折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子胶粘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鞋子放置在鞋子胶粘装置上,鞋跟置于拖台Ⅰ(12)处,鞋头置于拖台Ⅱ(31)处;步骤二、调节拖台Ⅰ(12)和拖台Ⅱ(31)使鞋头反复弯折;步骤三、观察鞋底与鞋身连接处且弯折位置是否出现开口;步骤四、出现开口则向开口内送入粘剂,未出现开口则放置下一个鞋子在鞋子胶粘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胶粘工艺,所述鞋子胶粘装置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右侧固接有拖台Ⅰ(12),拖台Ⅰ(12)的左侧设有拖台Ⅱ(31),拖台Ⅱ(3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底座(11)上方的立座(32),拖台Ⅱ(31)的底部固接有传动架(33),传动架(33)上设有直槽口,传动架(33)的下侧设有电机Ⅱ(22),电机Ⅱ(22)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连杆(23)的一端,连杆(23)的另一端设置有拨杆(24),拨杆(24)插接在所述直槽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子胶粘工艺,所述底座(11)上设有调节拖台Ⅱ(31)和拖台Ⅰ(12)间距的直线驱动机构Ⅰ,所述电机Ⅱ(22)与拖台Ⅱ(31)在水平方向上同步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子胶粘工艺,所述直线驱动机构Ⅰ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1)上的丝杠Ⅰ(13),固接在底座(11)上的圆钢Ⅰ(14),驱动丝杠Ⅰ(13)转动的电机Ⅰ(15),螺旋传动在丝杠Ⅰ(13)上且滑动连接在圆钢Ⅰ(14)上的位移座Ⅰ(21),电机Ⅱ(22)和立座(32)均固接在位移座Ⅰ(2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子胶粘工艺,所述拖台Ⅱ(3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岩军
申请(专利权)人:唐岩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