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试剂盒、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5076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试剂盒、系统和方法,试剂盒包括用于扩增(CAG)n序列的引物对,引物对包括下游引物和荧光基团修饰的上游引物;系统包括:样本预处理装置,用于从外滋养层细胞获得核酸样本;特定核酸序列扩增装置,使用试剂盒对ATXN3基因中包含(CAG)n序列的部分进行扩增;以及判断装置,以便对所述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对比,得到n的数值;方法包括:裂解外滋养层细胞获得mRNA,使用mRNA反转录引物进行反转录,然后使用反转录得到的cDNA产物和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核酸样本;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与所述核酸样本进行目标序列的扩增;对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然后进行分析,得到n。得到n。得到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试剂盒、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领域,本申请属于分子生物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转录组mRNA对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试剂盒、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是一组存在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小脑共济失调,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眼外肌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症状、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SCA的全球发病率约为0.03

,已发现超过40种亚型,其中共济失调蛋白3(SCA3),又被称为Machado

Joseph Disease(MJD),的全球发病率最高,并且也是我国最常见的亚型,占我国所有SCA患者的48

73%。本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临床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对SCA3患者进行遗传学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是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层面降低SCA3发病率,减少患儿的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根本措施。
[0003]共济失调蛋白3的编码基因ATXN3的10号外显子区域的(CAG)n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展是导致SCA3的主要原因。ATXN3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q32.1区域,包含12个外显子,其中10号外显子存在(CAG)n的动态变化区域。由ATXN3基因编码的共济失调蛋白3是一种重要的去泛素化酶,普遍表达于人体的神经元和非神经元各组织,参与基因转录、蛋白代谢、磷酸化以及自身泛素化水平的调节。对于中国人群的大样本测序研究发现,中国人群正常CAG重复范围是13次至49次,而异常的重复次数范围为52至91次。
[0004]目前SCA3成人ATXN3基因检测的样本来源于外周血,提取后可获得几微克基因组DNA,后续采用连接有荧光基团的引物通过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进行检测。着床前胚胎中ATXN3基因检测样本是来自于囊胚期胚胎外滋养层活检的细胞。相较于成人通过外周血基因组DNA检测,胚胎活检获得的细胞数量少,获得基因组DNA量在皮克级别,在全基因组扩增过程中存在脱扣的可能,并且ATXN3基因的(CAG)n重复动态变化区为高GC区域,增大了检测的困难性。因此,目前对于胚胎中ATXN3基因的检测主要方法是对全基因组文库构建后进行二代测序,通过男女双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家系连锁分析,间接判断胚胎是否携带ATXN3基因变异,对于无遗传家族史的SCA3患者,无法通过家系的连锁分析对胚胎进行间接检测。
[0005]目前现有方法尚不能通过对胚胎的ATXN3基因(CAG)n动态重复位点进行直接检测,需要能够对胚胎的ATXN3基因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
[0006]另外,人工授精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检测,一直受到样本量过低的限制,很难开展,要么过于昂贵,例如单细胞测序,要么现有方法无法进行,所以也需要一种廉价、易操作的方法,可以对着床前胚胎进行基因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试剂盒,其包括用于扩增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下游引物和荧光基团修饰的上游引物,
[0008]所述上游引物的序列设计成:
[0009]位于ATXN3基因的外显子1至9中(CAG)n序列上游的任意位置;
[0010]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设计成:
[0011]位于ATXN3基因的外显子11至12中(CAG)n序列上游的任意位置。
[0012]可选地,所述上游引物的序列位于ATXN3基因的外显子9或者跨外显子8和9,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位于ATXN3基因的外显子11。
[0013]优选地,引物的核苷酸个数为15

25,GC含量在40

60%。
[0014]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所述引物对为选自以下任一引物对:
[0015]第一引物对:
[0016]第一上游引物: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或95%序列同一性,SEQ IDNo:1的核苷酸序为GCAAGGTAGTTCCAGAAACA,
[0017]第一下游引物: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90%或95%序列同一性,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为TCTAAAGACATGGTCACAGC;
[0018]第二引物对:
[0019]第二上游引物: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90%或95%序列同一性,SEQ IDNo:3的核苷酸序为TCAGAAGAGCTTCGGAAGAGA,
[0020]第二下游引物: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90%或95%序列同一性,SEQ IDNo:4的核苷酸序列为AGCTGCCTGAAGCATGTC。
[0021]优选地,
[0022]第一引物对:
[0023]第一上游引物:GCAAGGTAGTTCCAGAAACA(SEQ ID No:1),第一下游引物:TCTAAAGACATGGTCACAGC(SEQ ID No:2);
[0024]第二引物对:
[0025]第二上游引物:TCAGAAGAGCTTCGGAAGAGA(SEQ ID No:3),第二下游引物:AGCTGCCTGAAGCATGTC(SEQ ID No:4)。
[0026]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所述荧光基团为FAM,FAM是一种具有共轭双键体系结构的化合物,在受到492nm波长的光激发后,可发出518nm的发射波长。
[0027]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还可以包括反转录引物。
[0028]可选的,所述反转录引物为polyT,对含有PolyA尾的完整mRNA末端起始反转录反应,使mRNA反转成cDNA;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中(CAG)n序列重复次数n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0]裂解外滋养层细胞获得mRNA,使用所述mRNA和反转录引物进行反转录,然后使用所述反转录得到的cDNA产物和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核酸样本;
[0031]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与所述核酸样本进行目标序
列的扩增;
[0032]对所述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然后进行分析,得到n。
[0033]可选地,所述反转录引物是polyT或针对所述ATXN3的反转录引物。
[003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系统,其包括:
[0035]样本预处理装置,所述样本预处理装置用于从外滋养层细胞获得核酸样本;
[0036]特定核酸序列扩增装置,所述特定核酸序列扩增装置与所述核酸提取装置相连,用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对AT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扩增(CAG)n序列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下游引物和荧光基团修饰的上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的序列设计成:位于ATXN3基因的外显子1至9中(CAG)n序列下游的任意位置;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设计成:位于ATXN3基因的外显子11至12中(CAG)n序列上游的任意位置;所述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中任一的核苷酸个数为15

25,GC含量在40

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为选自以下任一引物对:第一引物对:第一上游引物:GCAAGGTAGTTCCAGAAACA(SEQ ID No:1),第一下游引物:TCTAAAGACATGGTCACAGC(SEQ ID No:2);第二引物对:第二上游引物:TCAGAAGAGCTTCGGAAGAGA(SEQ ID No:3),第二下游引物:AGCTGCCTGAAGCATGTC(SEQ ID No: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基团为FAM。4.一种检测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中(CAG)n序列重复次数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裂解外滋养层细胞获得mRNA,使用所述mRNA和反转录引物进行反转录,然后使用所述反转录得到的cDNA产物和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核酸样本;使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与所述核酸样本进行目标序列的扩增;对所述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然后进行分析,得到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录引物为polyT或针对所述ATXN3的反转录引物。6.一种用于着床前胚胎ATXN3基因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本预处理装置,所述样本预处理装置用于从外滋养层细胞获得核酸样本;特定核酸序列扩增装置,所述特定核酸序列扩增装置与所述核酸提取装置相连,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对ATXN3基因中包含(CAG)n序列的部分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杰王玉倩闫丽盈朱小辉严智强迟洪滨智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