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0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可以对冲入阳极槽的电解液进行降压、整流,防止电解液长期高速直接冲击阴极辊,对阴极辊产生磨损,同时也避免了电解液紊乱地流入电解槽,影响电解质量和电解效率。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使其能够安装于阳极槽之前,通过设置缓冲板使其能够将电解液的流速变缓,流动更加均匀,从而以一个最佳的流态流入阳极槽,增强了电解液的流向性,避免了流动不均匀造成的局部区域离子分布不均产生的烧焦现象,进而提高了铜箔生产的质量;也避免了电解液冲击阴极辊后发生溅射导致局部电解液相互冲击产生大量气泡,影响铜箔生产质量。影响铜箔生产质量。影响铜箔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铜箔的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铜箔是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电解铜箔的市场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对铜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电解铜箔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操作方式为,将电解液直接通过阳极槽进液口冲入阳极槽内,这种进液方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首先,电解液高速冲入阳极槽内有可能对阴极辊造成冲击,造成对阴极辊的磨损;其次,电解液高速流入阳极槽时会造成局部的离子分布不均,产生烧焦现象,影响电解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阳极槽进液流速过快、流态紊乱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所述阳极槽进液装置安装于阳极槽的进液口处,所述阳极槽内设有阴极辊;所述阳极槽进液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进液盒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阳极槽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进液盒上端的出口相连,所述进液盒下端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与进液管路相连;所述进液盒内设有至少一层缓冲板。
[0005]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液盒的内壁,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的过流端;所述缓冲板为上下交错布置或布置在同一高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个数可根据实际的进液流态调整,个数为2~6个,所述缓冲板距离所述进液盒的进口的距离可根据具体的进液流量调整,距离为2~10c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为上下交错布置时,上下各缓冲板之间的间距为5~10cm。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盒的出口和进口的口径大小一致。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盒呈圆台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呈圆柱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5~45
°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为1~2cm。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可以对冲入阳极槽的电解液进行降压、整流,防止电解液长期高速直接冲击阴极辊,对阴极辊产生磨损,同时也避免了电解液紊乱地流入电解槽,影响电解质量和电解效率。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使其能够安装于阳极槽之前,通过设置缓冲板使其能够将电解液的流速变缓,流动更加均匀,从而以一个最佳的流态流入阳极槽,增强了电解液的流向性,避免了流动不均匀造成的局部区域离子分布不均产生的烧焦现象,进而提高了铜箔生产的
质量;也避免了电解液冲击阴极辊后发生溅射导致局部电解液相互冲击产生大量气泡,影响铜箔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所述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阳极槽;2

第一连接部;3

第二连接部;4

进液盒;5

缓冲板;51

过流端;6

阴极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安装于阳极槽1进液口,其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和截面为等腰梯形的进液盒4,以及安装在所述进液盒4内部的缓冲板5,所述第一连接部2设于所述进液盒4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3设置于所述进液盒4的下方。所述进液盒4距离所述阳极槽1的距离约为1~2cm,防止电解液直接冲入阳极槽1对阴极辊6产生冲击,在进液盒4内部加入了缓冲板5,从而在保护阴极辊6的同时,使得电解液能够平稳缓慢地流入阳极槽1。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位于同一层,所述缓冲板的个数为4个,所述缓冲板的圆弧形过流端51处于同一圆周上。通过设置缓冲板使其能够将电解液的流速变缓,流动更加均匀,从而以一个最佳的流态流入阳极槽,增强了电解液的流向性,避免了流动不均匀造成的局部区域离子分布不均产生的烧焦现象,进而提高了铜箔生产的质量;也避免了电解液冲击阴极辊后发生溅射导致局部电解液相互冲击产生大量气泡,影响铜箔生产质量。
[0021]所述缓冲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是可调的,可根据进液流量的大小来调整;所述缓冲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优选为15~45
°
。通过调整缓冲板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控制电解液的流速和流态。
[0022]所述缓冲板5的一端焊接于所述进液盒4内壁;所述缓冲板5的另一端为过流端51,如图3所示,过流端51为圆弧形,使电解液在经过缓冲板时,更加平稳,更容易控制流态。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2所示,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安装于阳极槽1进液口,其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和截面为等腰梯形的进液盒4,以及安装在进液盒4内部的缓冲板5,所述第一连接部2设于所述进液盒4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3设置于所述进液盒4的下方。所述进液盒4距离所述阳极槽1的距离约为1~2cm,防止电解液直接冲入阳极槽1对阴极辊6产生冲击,在进液盒4内部加入了缓冲板5,从而在保护阴极辊6的同时,使得电解液能够平稳缓慢地流入阳极槽1。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5为上下交错布置,每两层间的间距为6cm,总共采用的缓冲板5的层数为2层,通过设置缓冲板使其能够将电解液的流速变缓,流动更加均匀,从而
以一个最佳的流态流入阳极槽,增强了电解液的流向性,避免了流动不均匀造成的局部区域离子分布不均产生的烧焦现象,进而提高了铜箔生产的质量;也避免了电解液冲击阴极辊后发生溅射导致局部电解液相互冲击产生大量气泡,影响铜箔生产质量。采用上下交错布置的缓冲板,与同一高度的缓冲板相比,其缓冲减速更加平稳、效果更好。
[0026]所述缓冲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是可调的,可根据进液流量的大小来调整;所述缓冲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15~45
°
。通过调整缓冲板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控制电解液的流速和流态。
[0027]所述缓冲板5的一端焊接于所述进液盒4内壁;所述缓冲板5的另一端为过流,51,如图3所示,过流端51为圆弧形,使电解液在经过缓冲板时,更加平稳,更容易控制流态。
[0028]本申请中请求保护的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电解液通过进液管道首先流入第二连接部3,再由第二连接部3进入进液盒4内,进液盒4的结构采用上窄下宽的设计,使得进入进液盒4内的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所述阳极槽进液装置安装于阳极槽的进液口处,所述阳极槽内设有阴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槽进液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进液盒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阳极槽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进液盒上端的出口相连,所述进液盒下端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与进液管路相连;所述进液盒内设有至少一层缓冲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液盒的内壁,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的过流端;所述缓冲板为上下交错布置或布置在同一高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解铜箔的阳极槽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个数可根据实际的进液流态调整,个数为2~6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林冯庆苗东霍亚康张淑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