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491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包括:胆道镜以及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所述胆道镜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所述插入部内设置有器械通道,所述插入部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成像端设置有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通道构成盲孔结构;所述操作部上设置有位移调节装置,用于沿着所述第一通道方向调节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位置。既能够通过胆道镜诊断和治疗,又能够同时进行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的诊断,同时可保障高分辨率组织显微图像的实时、有效获取。有效获取。有效获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胆胰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以往诊断主要依赖血清学和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率不足20%。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胆胰肿瘤微创诊疗的主要方法,但其无法直视病灶进行观察。临床上现有的胆胰管内窥镜可以直视下观察病灶,但是存在分辨率较低、价格昂贵、依赖进口等问题,同时缺乏放大功能,无法发现早期病变。
[0003]作为一种光学活检技术,共聚焦内窥镜的超细探头可以实现对胆道组织的实时在体显微成像,能够对病灶部位实现实时在体放大一千倍实时在体细胞成像,能够即时对病灶部位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但缺乏宏观视野引导会导致其使用存在很高的风险,而现有内窥镜仅能实现病灶部位的普通成像。因此,将两种成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综合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图像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胆胰肿瘤的直视图像及显微图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0004]在现有技术中,进行胆胰管检查的具体检查操作流程如下,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需要在体外先穿入胆道镜中,然后再跟胆道镜一起进入十二指肠镜中,检查完成后,再一起整体从十二指肠镜中拔出。当碰到需要取活检或需要进行其他检查的患者,需要再次把胆道镜和其他器械重新插入到十二指肠镜中,然后去完成活检操作,操作步骤比较繁琐,需要频繁的器械交换,可能会导致操作风险的增加和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操作者和患者都是巨大的考验;且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更换均需要清洗和消毒,消毒不彻底还可能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效率低、操纵风险大以及交叉感染的问题,既能够通过胆道镜诊断和治疗,又能够同时进行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的诊断,同时可保障高分辨率组织显微图像的实时、有效获取。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解决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包括:胆道镜以及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所述胆道镜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所述插入部内设置有器械通道,所述插入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成像端上设置有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通道构成盲孔结构;所述操作部上设置有位移调节装置,用于沿着所述第一通道方向调节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位置。
[0007]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可通过机械通道和第一通道分别进行
手术操作和共聚焦显微成像,不需要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繁琐的交换器械,使得整个手术操作过程简单,通过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就能够解决胆道镜诊断和治疗问题,又能够同时进行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的诊断,降低手术时间和操作的风险。
[0008](2)通过设置专门容纳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第一通道,由第一透镜和第一通道构成盲孔结构,使得整个成像过程中,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可以不直接与患者接触,避免由于复消毒不彻底而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
[0009](3)共聚焦成像导管将激光聚焦到体腔内的生物组织上,在来自该照射的生物组织的发射光中,只提取对物光学系统的焦平面上的发射光,因此,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需要与第一透镜(或者胆道镜成像端的端部)保持稳定的距离才能达到需要的成像效果,比如,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工作模式下,胆道镜插入部需要通过各种弯曲弯道,并且还需要根据需求调节前端四个弯曲方向,当胆道镜插入部的导管由直变弯的过程中,放置于导管内部腔道中的管材实际长度会由于曲率半径而发生变化,因此,放置于导管内部腔道中的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第一透镜的距离会由于导管弯曲程度的改变而改变,通过位移调节装置调节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的位置,可以使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第一透镜的距离保持稳定(即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胆道镜成像端的端部能够保持稳定的距离)以满足产品的成像效果,保障高分辨率组织显微图像的实时、有效获取。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座、导向件、弹性件以及调节件;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胆道镜上;所述导向件和弹性件分别沿着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支撑座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压缩所述弹性件,以向所述导向件施加沿着所述轴线向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的方向滑动的推动力。
[0011]由此,通过弹力(压缩形变而产生的弹力)自动调节导向件的位置,从而使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能够有一个始终向导管前端方向的推送力,实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位置自动微调,以保证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能够与第一透镜始终保持稳定的距离,保障高分辨率组织显微图像的实时、有效、稳定的获取。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弹性件以及调节件沿着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件上,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抵接;所述调节件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所述第一透镜抵接。
[0013]由此,经压缩的弹性件推动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透镜抵接,并始终给与所述导向件(以及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一个始终向前端方向的推送力。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的像面侧设置,所述导向件、弹性件以及调节件沿着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件上,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抵接;所述调节件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0015]由此,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在成像设计时,可以设计成与第一透镜成贴紧
结构(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所述第一透镜抵接)或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间隙结构(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成像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可以根据具体的光学效果进行设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沿着所述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0017]旋转手柄与所述支撑座螺纹连接,一方面,旋转手柄与所述支撑座螺纹连接固定后,可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保证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能够有一个始终向导管前端方向的推送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具体使用时,比如,在胆道镜插入的导管弯曲角度过多或过大时的场景中,当导管由直变弯的过程中,导管内部腔道中的管材实际长度会由于曲率半径而明显变短,经压缩的弹性件则有可能在推动导向件向第一透镜靠近的同时,恢复至无压缩状态,从而无法保证推送力的持续。通过旋转手柄的旋进,可重新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同时,通过力传递原理,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包括:胆道镜以及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所述胆道镜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所述插入部内设置有器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成像端设置有第一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通道构成盲孔结构;所述操作部上设置有位移调节装置,用于沿着所述第一通道方向调节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座、导向件、弹性件以及调节件;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胆道镜上;所述导向件和弹性件分别沿着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支撑座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压缩所述弹性件,以向所述导向件施加沿着所述轴线向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的方向滑动的推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弹性件以及调节件沿着所述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向件靠近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设置,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非成像端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件上,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抵接;所述调节件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与所述第一透镜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焦显微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的像面侧设置,所述导向件、弹性件以及调节件沿着所述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向件靠近所述共聚焦胆胰管显微成像导管的成像端设置,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骁萧万勇谭梦旖冯宇
申请(专利权)人:精微致远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