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5466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酯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包括步骤:将制备原料进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80℃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后,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升温到18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反应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冷却降温至130~150℃,加入第二添加料,获得聚酯中间体;其中,所述制备原料包括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烯、苯酐、已二酸以及次磷酸M070;所述第一添加料包括二甲苯,所述第二添加料包括二甲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还包括采用所述聚酯中间体制作的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作方法;采用上述方法能更加节省成本。述方法能更加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中间体及其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聚酯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已经是很成熟老旧的课题,传统的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通常是高羟(一般羟值在120

150mgOKH/g之间),具有高光泽,高丰满度,高硬度,主要用在汽车原厂漆上的配氨基树脂,在140℃左右高温烧烤成膜。这种传统主流的改性所用的聚酯相当高大尚,本身以性能为主,不考虑材料的成本,所以可以选用很好的材料,例如,用到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已二醇,六氢苯酐等贵而优的材料。
[0003]由于全球供应链不畅通,化工原材料大幅波动,平常不起眼的普通材料突然涨上天,因此需要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合成聚酯中间体,接着合成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但用便宜的聚酯中间体合成改性丙烯酸树脂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不是传统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可以相提并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价比更高且性能较好的聚酯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聚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制备原料进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80℃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后,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升温到18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反应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冷却降温至130~150℃,加入第二添加料,获得聚酯中间体;其中,所述制备原料包括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烯、苯酐、已二酸以及次磷酸M070;所述第一添加料包括二甲苯,所述第二添加料包括二甲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0006]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80℃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后,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70℃进行酯化反应1.5~2.5小时;继续升温到170~180℃酯化反应1.5~2.5小时,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升温到18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
升温到180~19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继续升温到190~20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再继续升温到200~21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再继续升温到210~22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再继续升温到22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50~500份乙二醇、50~150份三羟甲基丙烯、700~900份苯酐、100~300份已二酸以及0.5~2份次磷酸M070;所述第一添加料包括质量比为50~70份二甲苯,所述第二添加料包括质量比为65~85份二甲苯以及50~7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聚酯中间体,所述聚酯中间体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成,所述聚酯中间体的酸值范围为1~4mgOKH/g,羟值范围为80~90mgOKH/g,粘度范围为1500

2000cps/25s。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利用聚酯中间体接枝丙烯酸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将原料A投入到反应容器中,升温且维持在150~160℃并通入氮气,回流后关闭氮气,酯化脱水反应1.5~2.5小时;将原料B、原料C、原料D和原料E依次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每滴加完一种上述原料后维持在回流状态继续反应1~2小时,温度维持在140~150℃;回流反应完成后,通入氮气,降温后获得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成品;所述原料A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酯中间体、顺酐和T

12有机锡,所述原料B包括二甲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所述原料C包括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所述原料D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二甲苯,所述原料E包括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将原料B、原料C、原料D和原料E依次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每滴加完一种上述原料后维持在回流状态继续反应1~2小时,温度维持在140~150℃的步骤包括:将原料B混合后用25~35分钟时间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维持在回流状态继续反应50~70分钟;将原料C用4~5小时时间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回流温度维持在140~150℃;滴加完原料C后维持在回流状态继续反应50~70分钟,将原料D用25~35分钟时间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滴加完原料D后维持在回流状态继续反应50~70分钟,将原料E用25~35分钟时间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继续回流反应1.5~2.5小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原料A包括质量比为130~140份聚酯中间体、3~4份顺酐和0.1~0.3份T

12有机锡,所述原料B包括质量比为50~70份二甲苯和50~7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所述原料C包括质量比为180~220份苯乙烯、80~100份丙烯酸丁酯、20~40份丙烯酸异辛酯、10~2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1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5~1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所述原料D包括1~3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15~25份二甲苯,所述原料E包括15~2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1~3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采用
上述的合成方法制成,所述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的酸值范围为5~9mgOKH/g,羟值范围为30~35mgOKH/g。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配漆,所述配漆包括配方A和配方B,所述配方A中包括上述的一种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配方A和所述配方B混合比例为9:1,所述配方A包括质量比为75~80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0.2~0.4份消泡剂、0.1~0.3份流平剂、2~3份二甲苯、2~3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2~3份醋酸丁酯,所述配方B包括质量比为70~80份三聚体固化剂、5~15份二甲苯、5~1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3~8份醋酸丁酯。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制品,所述制品上喷涂有上述的一种配漆。
[0016]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采用价格较为便宜的材料来制备聚酯中间体,用便宜的聚酯中间体代替部分丙烯丁酯,代替部分丙烯酸羟丙酯,在有效对抗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又提高了后期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性能。
实施方式
[0017]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将制备原料进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80℃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后,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升温到18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反应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冷却降温至130~150℃,加入第二添加料,获得聚酯中间体;其中,所述制备原料包括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烯、苯酐、已二酸以及次磷酸M070;所述第一添加料包括二甲苯,所述第二添加料包括二甲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80℃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后,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内通入氮气,升温到160~170℃进行酯化反应1.5~2.5小时;继续升温到170~180℃酯化反应1.5~2.5小时,获得第一反应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升温到18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反应混合物内加入第一添加料,关闭氮气的接入;升温到180~19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继续升温到190~20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再继续升温到200~21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再继续升温到210~220℃进行酯化反应0.5~1.5小时;再继续升温到220~230℃进行酯化反应到酸值≧4mgKOH/g,获得第二反应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50~500份乙二醇、50~150份三羟甲基丙烯、700~900份苯酐、100~300份已二酸以及0.5~2份次磷酸M070;所述第一添加料包括质量比为50~70份二甲苯,所述第二添加料包括质量比为65~85份二甲苯以及50~7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一种聚酯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中间体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所述聚酯中间体的酸值范围为1~4mgOKH/g,羟值范围为80~90mgOKH/g,粘度范围为1500

2000cps/25s。6.一种利用聚酯中间体接枝丙烯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原料A投入到反应容器中,升温且维持在150~160℃并通入氮气,回流后关闭氮气,酯化脱水反应1.5~2.5小时;将原料B、原料C、原料D和原料E依次缓慢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中,每滴加完一种上述原料后维持在回流状态继续反应1~2小时,温度维持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颂叶维雪周鸿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长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