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透光率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透光率和表面疏水性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光学领域有较高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分子结构中的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存在,普通芳香族聚酰亚胺膜在可见光区呈现出低透射率的趋势。此外,由于分子结构中的亲水性亚胺环,其吸湿率较高,不利于应用。
[0003]聚酰亚胺是芳香杂环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机械和耐化学性,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和微电子领域。由于其低表面密度,它们也是有吸引力的轻型镜面基板材料。然而,由于分子结构中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存在,常见的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在可见光区呈现出较低的透射率。此外,由于分子结构上具有亲水性的亚胺环,它具有较高的吸湿性。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0004]轻量化光学系统迫切需要具有良好透光性、均匀性和表面疏水性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膜(PI)。在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中,超薄聚合物膜是国家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反应原料,包括以下:4,4
′‑
二氨基苯并苯胺(DABA,98%)、4,4
′‑
二氨基
‑
2,2
′‑
二甲基联苯(TMDB,98%)、3,3
′
,4,4
′‑
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98%)、N,N
‑
二甲基乙酰胺(DMAC,99%)、N
‑
甲基吡咯烷酮(NMP)或N
‑
二甲基甲酰胺(DMF);3
‑
(三甲氧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MPS,97%)、盐酸(HCl,浓度为0.01~0.2mol/L水溶液)、正硅酸四乙酯(TEOS,98%)、乙醇(99.8%)、正丁醇(99.8%)、氢氧化铵溶液(28%)、2
‑
羟基
‑2‑
甲基丙烯酮(97%)购自Aladin试剂(中国上海);S2:制备聚酰亚胺膜:以等摩尔量的二胺混合物和BPDA为原料合成了聚胺酸树脂,然后制备聚酰亚胺膜,并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其中二胺混合物是物质的量比为1:0.1~1:10的DABA和TMDB混合而成;S3:制备预聚物溶胶:以MPS为前驱体,HCl为催化剂,进行MPS水解缩聚反应,其中MPS和HCl的摩尔比为1:3;S4:制备胶体硅溶胶:将TEOS、无水乙醇和28%NH3H2O按1~6:32:0.25的质量比在5℃下混合5h,室温下在密封玻璃容器中静置6~12天进行老化过程。S5:制备紫外光固化硅溶胶:预聚物溶胶、胶体硅溶胶、正丁醇、乙醇、2
‑
羟基
‑2‑
甲基丙烯酮磁搅拌3h,得到紫外光固化硅溶胶,二氧化硅浓度为4wt%,通过0.2m聚偏氟乙烯膜过滤,以备最终使用;其中质量份数为,0.5~3份预聚物溶胶、40~75份胶体硅溶胶、20~30份正丁醇、18~26份乙醇和0.5~2份2
‑
羟基
‑2‑
甲基丙烯酮;S6:聚酰亚胺/SiO2复合膜(PI
‑
SiO2)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明,杨毓锟,杨毓仁,叶维雪,周鸿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长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