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42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潜水员探摸并测量事故船舶受损位置、根据探摸和测量数据预制封舱钢板尺寸、舱外封舱钢板安装固定、封舱钢板边缘密封措施、对受损舱进行充气降水位、船体恢复浮力姿态平稳。所述充气孔口及排水口设置在受损舱室底部,充气管向修复后的舱室底部充入压缩空气,挤压出舱内漏进的海水,直至船体恢复浮力,平稳起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大型受损船舶的封堵和充气起浮,在不需要大型浮吊工程船支持的前提下完成受损船舶起浮打捞,效率高,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捞
,具体为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航运技术的提高,事故受损船舶的体型逐渐大型化,其救援打捞的难度和消耗的成本也相应变大。在事故海域已经受损或正在下沉的大型船舶,按照传统救助打捞的方法需要动用到大型浮吊工程船,有时候还需要添加外部助浮设备,其救援打捞工程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通过对受损船体舱室外部进行水下封赌,并且利用船体内部舱室空间充入压缩气体,从而降低舱内水位,使事故船舶恢复浮力的方法;在不动用大型浮吊工程船和外部助浮设备的条件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保安全的打捞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潜水员下水探摸受损船舶,确定受损部位,然后测量受损位置的尺寸情况;S2:根据船舶受损具体位置和受损部位的精确尺寸,确定封舱钢板尺寸,并在计划使用封舱钢板四个角附近位置做好标记,然后进行封舱钢板预制;S3:在潜水作业船上的吊机协助下,将预制好的封舱钢板吊放至船体受损部位外侧,潜水员根据四个角安装标记利用水下磁力锚吸附船体固定,配合索具牵引将封舱钢板就位,潜水员调整并检查封舱钢板与船体,确保贴合;S4:潜水员在封舱钢板的四个角处的螺栓孔穿上高强度螺栓并打紧,使封舱钢板与船舶船体贴紧并固定,检查确认舱室内水密门、阀门等关闭状态;S5:为保证封舱的密封性,潜水员使用特殊的水下密封胶将封舱钢板四周与船体粘合,如封舱钢板与船体之间有间隙情况,则打入三角木楔加密封胶粘合,待水下密封胶固化后,则水下封舱作业完成;S6:潜水员在受损舱室的底部开充气孔;S7:向舱室内充入压缩气体,同时检查封舱钢板四周气密性;随着充气作业进行,舱内水位下降,内部舱室的浮力逐渐形成,待船体起浮姿态基本平稳,停止充气,完成船体起浮打捞作业;S8:将起浮船舶拖航至附近船厂进行维检处理。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6中充气孔的孔径大于充气管的管径,便于排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7中舱钢板四周气密性的检查,通过观察连接处是否出现气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四个角的标记上开设有螺栓孔。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大型受损船舶的封堵和充气起浮,在不需要大型浮吊工程船支持的前提下完成受损船舶起浮打捞,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吊放封舱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封舱钢板安装固定至受损舱室的外侧,在舱底部充入压缩气体,降低舱室内水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向舱底部充入压缩气体,降低了舱室内水位,受损船舶起浮姿态基本平稳的示意图。
[0011]图中:1、船舶受损位置;2、封舱钢板;3、水下密封胶涂层;4、高强度螺栓;5、压缩气体充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实施例: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潜水员下水探摸受损船舶,确定受损部位,然后测量受损位置的尺寸情况;S2:根据船舶受损具体位置和受损部位的精确尺寸,确定封舱钢板尺寸,并在计划使用封舱钢板四个角附近位置做好标记,然后进行封舱钢板预制;S3:在潜水作业船上的吊机协助下,将预制好的封舱钢板吊放至船体受损部位外侧,潜水员根据四个角安装标记利用水下磁力锚吸附船体固定,配合索具牵引将封舱钢板就位,潜水员调整并检查封舱钢板与船体,确保贴合;S4:潜水员在封舱钢板的四个角处的螺栓孔穿上高强度螺栓并打紧,使封舱钢板与船舶船体贴紧并固定,检查确认舱室内水密门、阀门等关闭状态;S5:为保证封舱的密封性,潜水员使用特殊的水下密封胶将封舱钢板四周与船体粘合,如封舱钢板与船体之间有间隙情况,则打入三角木楔加密封胶粘合,待水下密封胶固化后,则水下封舱作业完成;S6:潜水员在受损舱室的底部开充气孔,充气孔的孔径大于充气管的管径,便于排水;S7:向舱室内充入压缩气体,同时检查封舱钢板四周气密性;随着充气作业进行,舱内水位下降,内部舱室的浮力逐渐形成,待船体起浮姿态基本平稳,停止充气,完成船体起浮打捞作业;S8:将起浮船舶拖航至附近船厂进行维检处理。
[0014]本专利技术实现大型受损船舶的封堵和充气起浮,在不需要大型浮吊工程船支持的前提下完成受损船舶起浮打捞,效率高,成本低。
[001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封舱充气起浮的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潜水员下水探摸受损船舶,确定受损部位,然后测量受损位置的尺寸情况;S2:根据船舶受损具体位置和受损部位的精确尺寸,确定封舱钢板尺寸,并在计划使用封舱钢板四个角附近位置做好标记,然后进行封舱钢板预制;S3:在潜水作业船上的吊机协助下,将预制好的封舱钢板吊放至船体受损部位外侧,潜水员根据四个角安装标记利用水下磁力锚吸附船体固定,配合索具牵引将封舱钢板就位,潜水员调整并检查封舱钢板与船体,确保贴合;S4:潜水员在封舱钢板的四个角处的螺栓孔穿上高强度螺栓并打紧,使封舱钢板与船舶船体贴紧并固定,检查确认舱室内水密门、阀门等关闭状态;S5:为保证封舱的密封性,潜水员使用特殊的水下密封胶将封舱钢板四周与船体粘合,如封舱钢板与船体之间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井冈张伟光陈志成谢禄祥林海波宋星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闽潜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