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对虾工厂化养殖蜕皮率和生长的换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410 阅读:43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对虾工厂化养殖蜕皮率和生长的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中周期性地每3~5天换水一次;第一次换水时所用的水为正常自然海水,第二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提高200~400mg/L,第三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恢复到自然海水水平,第四次换水时所用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又恢复到第二次换水时的水平,依次进行至养殖结束;养殖水体盐度为25~35ppt;每次换水的体积为原水体体积的80%~9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海水中钙离子浓度的周期性调节能够促进对虾的蜕皮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甲壳动物(对虾)的生长发育总是与蜕皮紧密联系在一起。蜕皮的整个过程包括 蜕去旧甲壳,个体吸水迅速增大,然后新甲壳形成并硬化。因此甲壳动物的个体增长在外形 上并不连续,而是呈阶梯形,每蜕一次皮,上一个台阶。对虾身体中含有大量的钙,主要以碳 酸钙的形式存在于外骨骼中,其周期性的蜕皮会损失大量的钙,蜕皮完成后,其身体变得柔 软,活动力有限,防御能力降低,因此极易受到攻击。对虾新形成的表皮硬化需要大量的钙, 对于海水中的对虾来说,所需要的钙质一部分可由旧壳再吸收获得,但大部分来源于海水 中。最近的研究表明,钙离子对对虾的蜕皮和生长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对虾工厂化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的换水或者补充适量的水。而常规的换 水管理方法,并未充分利用对虾蜕皮生长的特点,对虾蜕皮率较低,生长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它能克 服现有工厂化对虾养殖技术的上述缺点。 —种提高对!l!下工厂化养殖蜕皮率和生长的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l!下养殖中周 期性地每3 5天换水一次;第一次换水时所用的水为正常自然海水,第二次换水时所用 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提高200 400mg/L,第三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恢复到 自然海水水平,第四次换水时所用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又恢复到第二次换水时的水平,依 次进行至养殖结束;养殖水体盐度为25 35ppt ;每次换水的体积为原水体体积的80% 95%。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海水中f丐离子浓度的周期性调节能够促进对虫下的蜕皮和生长。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于2008年10月至11月进行,共持续了40天实验。实验地点为中国海洋 大学养殖生态学实验室。实验用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购自青岛市胶州虾 厂。实验开始前将该对虾在盐度为32ppt的条件下驯化10天,驯化期间每天两次(6:00点 和18:00点)投喂商品人工配合饲料,该饲料中含有43. 39±0. 22% (重量百分数,下同) 粗蛋白、9. 74±0. 30%脂肪、9. 91 ±0. 01%灰分、8. 41 ±0. 06%水分,其它为碳水化合物。 实验以盐度为32卯t的自然海水(Ca2+浓度为385mg/L)为对照组(C385),通 过添加分析纯CaCl2 ,节律性调节海水中Ca2+浓度由385mg/L分别为591 、 803 、 1155和 2380mg L—、即分别为C591、 C803、 C1155和C2380处理组。实验开始时均用0&2+浓度 为385mg L—1的自然海水,第 一 次换水时换成配好的Ca2+浓度分别为591 、 803 、 1155和32380mg *L—1的海水,第二次换水时又换回Ca"浓度为385mg *L—1的自然海水,第三次换水后 与第一次相同,第四次换水后与第二次相同,依次类推,C385对照组始终保持不变。每4d换 水一次,每次换水80% 95%,所换海水均提前曝气Id以上,水温控制在(25. 0±0. 5) °C , 通过充气泵进行连续充气,光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 实验时将驯化好的对虾停食24h,称量后移入水族箱内,每个水族箱放5尾奸,缸 上盖以尼龙网盖以防虾跳出。每个实验组设4个重复。同时,随机取20尾虫下,用于测定对 虾初始干湿比。用上述人工配合饲料每天于6:00和16:00投喂两次,每次投喂2. 5h后将 残饵和粪便吸出,并且每天记录蜕皮次数。实验持续40d。实验结束后将各实验组的对虫下称 取湿重,而后在65t:下烘干48h,称其干重。表1不同实验组中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体重增长、以干重表示的特定生长率(SGRd)及摄食率(FId)和蜕皮率(平均值±标准误)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 注数值(平均值±标准误,n = 4)右上角标含有不相同的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 著(P < 0, 05) 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与实验中的对照组相比,周期性的调节鈣离子浓度能够显著 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蜕皮率(P < 0. 05)(见表1),同时C591和C803处理组的对虫下个体湿体 重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其他两组(P < 0. 05)(见表1),以干重表示的特定生长率(SGRd)也有 相同的趋势。这表明通过周期性的调节水中钙离子浓度可促进对奸的蜕皮,提高对虫下的生 长。 将凡纟内滨对虫下(Litopenaeus腦纖ei)换为中国明对虫下(Penaeuschi腦sis)或 者斑节对虫下(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具有相似的效果。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中周期性地每3~5天换水一次;第一次换水时所用的水为正常自然海水,第二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提高200~400mg/L,第三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恢复到自然海水水平,第四次换水时所用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又恢复到第二次换水时的水平,依次进行至养殖结束;养殖水体盐度为25~35ppt;每次换水的体积为原水体体积的80%~9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 在于钙离子的浓度的变化是通过向海水中添加无水CaC^、 CaCl2 2H20、 CaCl2 4H20或 CaCl2 6H20实现的。全文摘要,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中周期性地每3~5天换水一次;第一次换水时所用的水为正常自然海水,第二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提高200~400mg/L,第三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恢复到自然海水水平,第四次换水时所用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又恢复到第二次换水时的水平,依次进行至养殖结束;养殖水体盐度为25~35ppt;每次换水的体积为原水体体积的80%~9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海水中钙离子浓度的周期性调节能够促进对虾的蜕皮和生长。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715751SQ20101001142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侯纯强, 王芳, 董双林, 赵夕旦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对虾工厂化养殖蜕皮率和生长的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中周期性地每3~5天换水一次;第一次换水时所用的水为正常自然海水,第二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提高200~400mg/L,第三次换水时所用海水的钙离子的浓度恢复到自然海水水平,第四次换水时所用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又恢复到第二次换水时的水平,依次进行至养殖结束;养殖水体盐度为25~35ppt;每次换水的体积为原水体体积的80%~9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纯强王芳董双林赵夕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05日 14:46
    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