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柄腐霉的特异性检测靶标Phe_g13067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31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柄腐霉(Phytopythiumhelicoides)的检测新靶标Phe_g13067及其检测引物,该检测靶标Phe_g13067的DNA序列如SEQ IDNO:1所示,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同时,还公开了特异性检测靶标Phe_g13067的PCR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其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发掘的检测靶标和其设计的引物组合用于普通PCR,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证明Phe_g13067适合旋柄腐霉(Phytopythiumhelicoides)的检测靶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掘的新靶标和基于该靶标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于港口的进境植物上携带的Pp.helicoides实现即检即防,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柄腐霉的特异性检测靶标Phe_g13067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旋柄腐霉(Pp.helicoide s)的特异性检测靶标Phe_g13067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旋柄腐霉(Pp.helicoides)是腐霉属,寄主植物广泛,可侵染亚洲莲花、柑橘、猕猴桃、微型玫瑰、菊花、卡兰奇等植物。其在V8培养基上25℃培养4d菌落直径为25

46mm,7d菌落直径65

70mm。气生菌丝羊绒状,大多数菌株不产生色素而呈奶白色。孢子囊多倒卵形,较少近球形,具一孔突,顶生,偶有间生,近球形孢子囊直径为17

36μm。
[0003]旋柄腐霉是引起几种作物根腐病的重要病原体,特别是在循环营养液的潮起潮落灌溉系统中的小型玫瑰和长寿花。1930年由美国Drechsler首次从大丽花根中分离出旋柄腐霉(Pp.helicoides)。1996年,日本首次在发生根腐病的迷你玫瑰中发现旋柄腐霉(Pp.helicoides),此后,猕猴桃等相继被发现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柄腐霉(Pp.helicoides)的特异性检测靶标Phe_g13067,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靶标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种旋柄腐霉(Pp.helicoides)的特异性检测靶标Phe_g13067,其特征在于,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一种检测旋柄腐霉(Pp.helicoides)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合包括正向引物Pheg13067

F2和反向引物Pheg13067

R2,所述正向引物Pheg13067

F2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Pheg13067

R2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4.一种检测旋柄腐霉(Pp.helicoides)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至少一次用量的含有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婷婷徐婷妍刘廷利皋德馨陆咸顺还涛焦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