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05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9
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菌剂由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复配而成,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858,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859。制备方法:将上述两种菌发酵培养后,按1:1比例复配为可湿性粉剂,其施用方式为根部浇灌。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可有效防治草莓根腐病,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并且在使用后不会引起致病菌抗药性产生及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菌抗药性产生及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菌抗药性产生及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莓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提高、种植结构的调整,草莓从单一的露地栽培模式转变为设施栽培模式。但是,由于草莓设施栽培过程中低温、高湿、封闭、连茬种植及周年生产的特点,导致种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病原菌数量累积增加,造成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制约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3]草莓根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广泛的土传病害,是导致草莓产量和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草莓根腐病田间发病症状复杂,引起发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在草莓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其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一旦发生,便很难防治,给草莓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前因缺少高抗根腐病的草莓品种,因此草莓根腐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还缺乏高效的菌剂产品及其应用技术。
[0004]近年来,化学药剂防治作物病害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相关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而生防菌剂由于其广谱防病效果、多重抗病机制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作物病害防控中,成为减少或替代农药的重要资源。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高效的生防菌剂,并将其应用于草莓根腐病的绿色防控中,有力推动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生物菌剂能够高效防治草莓根腐病,从而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另外,使用该微生物菌剂具有绿色环保、无农药残留的特点,在使用后可避免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由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复配而成,均为本实验分离保存。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于2022年0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5858,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于2022年0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5859,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08]优选地,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菌剂的质量比为1:1。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有效活菌数均不少于1.0
×
10
10
CFU/g。
[0010]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pseudomycoides;(b)接种根腐病原菌;
[0025]图5本专利技术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已经接种草莓根腐病原菌盆栽的前后草莓的生长状况对比图;(a)接种根腐病原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剂+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b)接种根腐病原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均已2022年0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分别为CGMCC No.25858和CGMCC No.25859,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27]为对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作进一步阐述,进行了以下具体实施例,特别说明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旨在帮助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绝不仅限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是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0028]实施例中的草莓根腐病原菌由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一草莓种植基地发病根部组织分离得到,实施例中的微生物菌株由该草莓种植基地健康草莓根际土壤及根部组织分离得到。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菌株筛选鉴定
[0032]①
生防菌株的筛选
[0033]活化分离自健康草莓根际土壤及根部组织中的细菌,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细菌菌株对草莓根腐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及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具体实施方法为在直径9cm的改良PDA培养基平板中央接直径为5mm的草莓根腐病原菌菌菌丝块,在距培养皿边缘9mm处对称点接细菌菌株,对照组只接病原菌菌丝块,28℃恒温培养5d后,测量抑菌带宽度,计算抑菌率。
[0034][0035]试验结果如表1、图1和图2所示,菌株CMS5对草莓根腐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带宽度分别为8.2mm和2.5mm,菌株CMR12对草莓根腐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带宽度分别为7.6mm和3.6mm;菌株CMS5对草莓根腐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率分别为57.1%和38.4%,菌株CMR12对草莓根腐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率分别为24.4%和30.0%。
[0036]表1菌株CMS5和CMR12对草莓根腐病原菌的平板拮抗作用
[0037][0038]本实施方式中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由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17g和1000mL蒸馏水组成,自然pH值。
[0039]②
生防菌株CMS5和CMR12鉴定
[004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主要采用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CMS5和CMR12进行鉴定。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菌株CMS5和CMR12在N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菌落平铺、干燥、不透明、白色,经革兰氏染色后,均为阳性,菌体为杆状,产生芽孢。16S rRNA的PCR扩增结果表明,菌株CMS5和CMR12扩增产物分别为1426bp和1436bp,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获得菌株CMS5和CMR12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利用GenBank中的BLAST软件对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菌株CMS5的16S rRNA序列与多粘类芽孢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菌株CMR12的16S rRNA序列与假真菌样芽孢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相似性都高达99%。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CMS5和CMR12分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由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复配而成,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于2022年0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5858;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于2022年0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58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菌剂的质量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有效活菌数均不少于1.0
×
10
10
CFU/g。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草莓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菌株筛选鉴定将草莓根腐病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及尖孢镰刀菌接种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央,将待筛选菌株接种于培养基边缘,28℃恒温培养箱培养5天后,观察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的抑菌状况,根据实验结果筛选鉴定获得抑菌效果明显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先刘萍李娟卢明媚孙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