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熊猫精饲料、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大熊猫窝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9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熊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熊猫精饲料、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大熊猫窝头,所述大熊猫精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0.4~0.46g玉米粉、0.23~0.24g黄豆粉、0.14~0.18g大米粉、0.08~0.09g小麦粉、0.03~0.07g燕麦片、0.007~0.013g植物油、0.003~0.007g食盐、0.01~0.018g碳酸钙、0.005~0.009g磷酸氢钙及0.003~0.007g复合维生素。本大熊猫精饲料兼顾能量蛋白平衡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足量与均衡性,形成了原料选用科学、配方设计合理、营养均衡、安全的大熊猫专用饲料。安全的大熊猫专用饲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熊猫精饲料、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大熊猫窝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熊猫饲养
,具体是一种大熊猫精饲料、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大熊猫窝头。

技术介绍

[0002]饲养是圈养大熊猫健康、繁育、科研和科普教育的基础。在影响大熊猫饲养水平和饲养效果的所有因素中,食物供给起决定性作用,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由两部分组成,即竹类和精饲料,其中竹类所占比例较大,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精饲料起着补充和平衡营养物质的作用,在繁殖育幼及一些特殊时期,则起到维持生命的作用。
[0003]在圈养情况下,无论是竹类品种,还是质量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相较于野生大熊猫,圈养大熊猫对竹类的选择和采食的自由度都有所下降,为圈养大熊猫提供一定数量的精饲料补充料是维持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繁育的有效措施,不同大熊猫饲养机构添加的精饲料量占其每日食物总摄入量的比例不同,有的高达15%,也有低至5%的。尽管不同饲养机构对大熊猫精饲料的认识不同,使用量也不一致,但均认为,精饲料对失去自由采食可能性的圈养大熊猫,尤其是那些竹类资源比较匮乏的饲养机构的大熊猫来说,具有补充营养物质,平衡营养供给,满足基本需要等多种重要作用。
[0004]以往使用的固体类精饲料使用常规的饲料原料,以畜禽配方为依据进行配方设计,通过普通的加工调制工艺加工而成,由于成分、工艺等多种原因,这种饲料导致种群中多只大熊猫出现重金属中毒,引发排黏频繁,消化道疾病频发,“僵猫”现象时有发生,种群健康状况不良,繁殖力低下等后果。
[0005]而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精饲料形式,大熊猫流质饲料也是以往常规的饲料原料,通常情况下由米粥、奶粉、鸡蛋、燕麦片、大豆粉、高粱、浓缩蛋白粉、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单一原料或几种原料经加工而成,加工方式主要有煮沸或沸水冲调,不论哪种加工方式,其最高温度都不会超过100度,这种温度条件下,饲料原料中部分抗营养因子难于破除,加之流质饲料的加工制作由各大熊猫兽舍的饲养人员自行完成,这就存在配方执行不准确,加工调制要求得不到落实等多种弊病。最终使得该种精饲料的采食和饲养效果都不理想,同时,由于流质饲料补充料中常包含奶粉和鸡蛋,导致成年大熊猫出现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表现,特别是奶粉的添加,使得成年大熊猫长期出现排软便、稀便、含未消化的奶颗粒的粪便等多种不良反应。
[0006]由于现有精饲料配方所用原料越多,影响饲料品质和使用效果的因素也增多,其配方设计和工艺设计要求也越高,野生大熊猫作为以竹类为单一来源的高度特化动物,在食物原材料的接受范围方面所受限制较多,如对部分食物存在过敏等问题(《大熊猫慢性营养不良综合症防治技术研究》专题中已报道和论述),不符合大熊猫生理需要的食物原料和工艺,不但起不到营养协同和加强营养的目的,相反还会引起食物过敏,导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甚至疾病的严重后果。
[0007]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精饲料在原料、配比和/或工艺上的缺陷,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熊猫精饲料,该大熊猫精饲料剔除了现有精饲料中长时间以来坚持使用的传统饲料原料类型,基于新的成分配比和原料,兼顾能量蛋白平衡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足量与均衡性,利用较少的饲料原料而充分发挥各自营养优势,形成了原料选用科学、配方设计合理、营养均衡、安全的大熊猫专用饲料,解决了大熊猫不采食或采食效果不佳的问题,特别是为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大熊猫的食物结构调整、精饲料供给及特殊营养的加强补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基于该大熊猫精饲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由其制备的窝头。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熊猫精饲料,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0.4~0.46g玉米粉、0.23~0.24g黄豆粉、0.14~0.18g大米粉、0.08~0.09g小麦粉、0.03~0.07g燕麦片、0.007~0.013g植物油、0.003~0.007g食盐、0.01~0.018g碳酸钙、0.005~0.009g磷酸氢钙及0.003~0.007g复合维生素。
[0010]具体的,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0.43g玉米粉、0.235g黄豆粉、0.16g大米粉、0.084g小麦粉、0.05g燕麦片、0.01g植物油、0.005g食盐、0.014g碳酸钙、0.007g磷酸氢钙及0.005g复合维生素。
[0011]具体的,所述复合维生素为善存成人多维元素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大熊猫精饲料以大熊猫最喜食的巴山木竹叶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为配方设计参考依据,并基于简化原料配方、减少金属含量超标、避免食物过敏和消化不良、动物源性蛋白存在不耐受或过敏反应、排黏频繁、拉稀腹泻等因素,基于食物的原料和配方,剔除了现有精饲料中长时间以来坚持使用的多种传统饲料原料(肉、蛋、鱼、植物、竹粉等)类型,基于新的成分配比和原料,兼顾能量蛋白平衡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足量与均衡性,利用较少的饲料原料而充分发挥各自营养优势,解决了大熊猫不采食、采食效果不佳、以及使用后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和后果的问题,形成了原料选用科学、配方设计合理、营养均衡、安全的大熊猫专用饲料,特别是为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发情配种、妊娠减食、产仔育幼时期)的大熊猫的食物结构调整、精饲料供给及特殊营养的加强补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13]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基于以上大熊猫精饲料,提供了一种大熊猫精饲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 清洗对大米、玉米、黄豆、小麦原料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及灰尘;S2 烘培对大米、玉米、黄豆、小麦原料分别晾干后进行烘烤;其中,大豆烘烤温度大于120℃,其余原料烘烤温度为60~80℃;S3 粉碎将烘烤后的大米、玉米、黄豆、小麦原料以及碳酸钙、磷酸氢钙及复合维生素分别用粉碎设备粉碎至50目;S4 混合将所有粉碎后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进行搅拌,并根据比例依次加入燕麦片、食盐、
植物油和水,直至所有原料搅拌均匀并便于成型即可;其中,加入水的比例可根据所有原料混合的均匀度和软硬度来进行调节;S5 蒸煮将窝头蒸煮器预热,同时将充分混匀的原料用窝头模具制作成型,放入蒸煮盘中备用,待蒸煮器内温度升至100℃后,将盛有窝头的蒸煮盘放入蒸煮器内,蒸煮1h即得窝头形的大熊猫精饲料。
[0014]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大熊猫窝头,其由上述的大熊猫精饲料或上述的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大熊猫窝头,不仅具有上述大熊猫精饲料的所有特点,相对于大熊猫流质饲料存在的采食和饲养效果不理想、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排软便、稀便、含未消化的奶颗粒的粪便等多种不良反应,大熊猫窝头均可有效解决,并且窝头形态、颜色、香味、软硬度等均能引起大熊猫强烈采食愿望,采食效果良好,进而是极为安全、营养均衡以及食用效果理想的固体大熊猫饲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熊猫精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0.4~0.46g玉米粉、0.23~0.24g黄豆粉、0.14~0.18g大米粉、0.08~0.09g小麦粉、0.03~0.07g燕麦片、0.007~0.013g植物油、0.003~0.007g食盐、0.01~0.018g碳酸钙、0.005~0.009g磷酸氢钙及0.003~0.007g复合维生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精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0.43g玉米粉、0.235g黄豆粉、0.16g大米粉、0.084g小麦粉、0.05g燕麦片、0.01g植物油、0.005g食盐、0.014g碳酸钙、0.007g磷酸氢钙及0.005g复合维生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熊猫精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维生素为善存成人多维元素片。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大熊猫精饲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喜吕瑞青何兴元宋超王海瑞罗玉龙姚英董艳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