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和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81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和净水机,其中: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整体膜片,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线方向,所述整体膜片包括轴向第一端和轴向第二端;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打胶步骤,在所述整体膜片的原水流道中设置分隔件,以将所述整体膜片分隔成第一段滤芯和第二段滤芯,所述分隔件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段滤芯的第一原水流道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缺口流通至所述第二段滤芯的第二原水流道中;卷制步骤,将打胶后的整体膜片卷制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了膜片的利用率,并且使得体积大为减小,在提高膜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使得体积更小化。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使得体积更小化。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使得体积更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和净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和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过滤已经是目前净水机最有效、最不可或缺的净水部件,改善反渗透膜元件的结构、提升净水性能是净水器的研究发展方向,目前反渗透有单元件、单段并联和多段串联形式,但都存在各自的问题:
[0003]问题1:反渗透单元件净水形式是最小却很完整的反渗透系统,是目前净水器最广泛使用的,但传统单元件滤芯形式膜面流速低、膜面流速不可调,滤芯不具备长寿命特征;
[0004]问题2:反渗透单段并联形式即将两个以上的膜元件并联排列共同净水,膜元件数量越多回收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由于进水分流、各膜元件净水压力小,所以使用寿命有所延长,但会占用大体积、制作成本高,性价比较低;
[0005]问题3:反渗透多段串联形式即是将膜元件串联,前一段的浓水作为下一段的进水,是最有效提高回收率的净水系统,但因各段膜元件进水水质不同,膜元件寿命不一,滤芯更换繁琐,而且存在体积较大和因平衡各段进水水压额外带来的成本问题。
[0006]以上几种反渗透形式均存在使用寿命较短和大体积、高成本的问题,目前家用净水器都追求更小的体积、更低的成本以及更低频率的滤芯更换。如果单级滤芯要延长寿命,则势必要降低滤芯运行的回收率而缓解膜净水压力,从而导致产水率降低,否则存在浓缩倍数过高则易导致滤芯结垢、污堵从而失效的问题。
[0007]前期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申请了级段式滤芯的专利,其采用一根中心管卷制一整个膜片的方式,在打胶卷制后采用修膜的工艺将膜片切分为至少两个,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分段式中心管和分段式膜片而言能够有效减小体积,但是其在修膜时需要预留出空隙,以剪出多余的膜,因此需要占用胶宽,导致存在膜片的报废率较高(即膜利用率低)的情况发生。
[0008]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级段式滤芯组件存在无法在减小滤芯体积的同时还能提高膜利用率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和净水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级段式滤芯组件存在无法在减小滤芯体积的同时还能提高膜利用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和净水机。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包括:
[0011]中心管和整体膜片,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线方向,所述整体膜片包括轴向第一端和轴向第二端;
[0012]在所述整体膜片的原水流道中设置分隔件,以将所述整体膜片分隔成第一段滤芯和第二段滤芯,所述分隔件具有第一缺口,以能使所述第一段滤芯的第一原水流道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缺口流通至所述第二段滤芯的第二原水流道中;
[0013]设置所述分隔件后的整体膜片被卷制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胶线和第二胶线,所述第一胶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胶线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
[0015]所述第一胶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轴向第一端上或与所述轴向第一端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二端朝所述轴向第二端的方向伸出;
[0016]所述第二胶线的第三端位于所述轴向第二端上或与所述轴向第二端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四端朝所述轴向第一端的方向伸出;
[0017]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所述分隔件之前将所述整体膜片通过折叠后形成两个相对的正面和两个相背的背面,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形成所述原水流道,相邻的背面之间形成纯水流道;
[0019]所述整体膜片被折叠后形成折边、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和开口端,所述折边与所述中心管贴合而进行卷制,所述第一长边位于所述轴向第一端,所述第二长边位于所述轴向第二端;
[0020]将所述第一胶线和所述第二胶线均设置在所述整体膜片折叠后的正面上,以将所述整体膜片分隔成所述第一段滤芯和第二段滤芯,所述第一段滤芯包括在其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原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段滤芯背面的第一纯水流道,所述第二段滤芯包括在其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形成的第二原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二段滤芯背面的第二纯水流道;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原水流道连通。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整体膜片展开的平面内,所述第一胶线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折边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折边之间的径向距离;所述第二胶线的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折边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折边之间的径向距离。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端形成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第一出水口;
[0023]所述第二段滤芯在所述轴向第一端处形成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段滤芯在所述轴向第二端处形成第二进水口。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端处设置有多孔支撑层胶带,使得在多孔处形成所述第一进水口,使得所述第一进水口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在轴向第一端处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段滤芯的在轴向第二端处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中心管的轴向长度为L3,L1≥L2>L3。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整体膜片展开的面内,所述第一段滤芯的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面积S1与所述第二段滤芯的所述第二原水流道的面积S2之间满足关系:S1:S2=0.8:1~2:1。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整体膜片被卷制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后,将所述第一段滤芯的所述轴向第一端的端面处通过端盖封胶形成第一封胶面,将所述第一段滤芯的所述轴向第二端的端面处通过端盖封胶形成第二封胶面;
[0028]使得所述第一封胶面、所述第二封胶面、所述第一胶线和所述第二胶线围成所述第一原水流道;并且使得所述第一胶线、所述第二胶线和所述折边围成所述第二原水流道。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整体膜片被卷制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前,在所述整体膜片的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还设置第三胶线和第四胶线,所述第三胶线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相接、另一端朝所述折边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胶线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胶线相对于所述轴向第二端而靠近所述轴向第一端设置,所述第四胶线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相接、另一端朝所述折边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胶线的一端相接,所述第四胶线相对于所述轴向第一端而靠近所述轴向第二端设置;
[0030]使得所述第三胶线、所述第四胶线、所述第一胶线和所述第二胶线围成所述第一原水流道;并且使得所述第一胶线和所述第二胶线和所述折边围成所述第二原水流道。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整体膜片展开的平面内,所述第一胶线与所述第三胶线之间夹设角度θ,且90
°
<θ<180
°
;所述第二胶线与所述第四胶线之间夹设角度α,且90
°
<α<180
°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1)和整体膜片(2),沿着所述中心管(1)的轴线方向,所述整体膜片(2)包括轴向第一端(23)和轴向第二端(24);在所述整体膜片(2)的原水流道中设置分隔件(3),以将所述整体膜片(2)分隔成第一段滤芯(21)和第二段滤芯(22),所述分隔件(3)具有第一缺口(33),以能使所述第一段滤芯(21)的第一原水流道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缺口(33)流通至所述第二段滤芯(22)的第二原水流道中;设置所述分隔件(3)后的整体膜片(2)被卷制在所述中心管(1)的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3)包括第一胶线(31)和第二胶线(32),所述第一胶线(31)包括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所述第二胶线(32)包括第三端(321)和第四端(322);所述第一胶线(31)的第一端(311)位于所述轴向第一端(23)上或与所述轴向第一端(23)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二端(312)朝所述轴向第二端(24)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胶线(32)的第三端(321)位于所述轴向第二端(24)上或与所述轴向第二端(24)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四端(322)朝所述轴向第一端(23)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端(312)与所述第四端(322)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第一缺口(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分隔件(3)之前将所述整体膜片(2)通过折叠后形成两个相对的正面和两个相背的背面,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形成所述原水流道,相邻的背面之间形成纯水流道;所述整体膜片(2)被折叠后形成折边(25)、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和开口端(26),所述折边(25)与所述中心管(1)贴合而进行卷制,所述第一长边位于所述轴向第一端(23),所述第二长边位于所述轴向第二端(24);将所述第一胶线(31)和所述第二胶线(32)均设置在所述整体膜片(2)折叠后的正面上,以将所述整体膜片(2)分隔成所述第一段滤芯(21)和第二段滤芯(22),所述第一段滤芯(21)包括在其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原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一段滤芯(21)背面的第一纯水流道,所述第二段滤芯(22)包括在其两个相对的正面之间形成的第二原水流道和位于所述第二段滤芯(22)背面的第二纯水流道;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缺口(33)与所述第二原水流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体膜片(2)展开的平面内,所述第一胶线(31)的所述第二端(312)与所述折边(25)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311)与所述折边(25)之间的径向距离;所述第二胶线(32)的所述第四端(322)与所述折边(25)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端(321)与所述折边(25)之间的径向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26)形成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第一进水口(27),所述第一缺口(33)形成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段滤芯(22)在所述轴向第一端(23)处形成第二出水口(28),所述第二段滤芯(22)在所述轴向第二端(24)处形成第二进水口(2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端(26)处设置有多孔支撑层胶带(36),使得在多孔处形成所述第一进水口(27),使得所述第一进水口(27)为多个且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滤芯(22)的在轴向第一端(23)处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段滤芯(22)的在轴向第二端(24)处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缺口(33)沿所述中心管(1)的轴向长度为L3,L1≥L2>L3。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式膜级段式滤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体膜片(2)展开的面内,所述第一段滤芯(21)的所述第一原水流道的面积S1与所述第二段滤芯(22)的所述第二原水流道的面积S2之间满足关系:S1:S2=0.8:1~2:1。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可李友铃张量周曌张明远侯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