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14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包括多段转向导流单元,其中第一段转向导流单元包括两张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和若干叠加在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之间的双侧通道导流盘,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结构相同,但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呈相反方向安装,以下转向导流单元以此类推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适应不同高难污水处理,且结构更加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高难度污废水处理的碟管式反渗透组件的结构功能主要表现为:使污水在膜芯中呈折返式和旋流式流动两种类型,上述结构由于水流在膜组件中流程非常长,污染后采用大流量冲洗时产生极大的压力损失,为达到冲洗效果就必须提高冲洗压力,导致位于膜组件前端的膜片在冲洗过程中出现产水现象,严重影响冲洗效果;同时很多组件在流量超过1200L/h,污染物从前端导流盘膜片依次冲刷到后端,污染物质累计到接近堵住1/2通道的时候,此处的流道较正常的窄,导致局部流速升高(因流道长度过长,60米;且流道宽度窄,2.5mm),巨大的冲击力造成密封圈跑圈等诸多痛点问题。因此上述结构形式不能真正实现大流量进水的目标,导致在处理高浓度污废水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污堵/结晶导致流道堵塞,不能正常运行,更加不能使用高流量的产水进行冲洗的痛点。同时,进水流量小直径限制平板膜组件在大水量污水领域的应用,因此急需一款大流量碟管式平板膜组件。
[0003]申请人在先公开过CN202110094295.3专利技术专利,在此专利中,申请人通过改进膜组件结构,首创实现污水在膜芯中侧进侧出流动从而避免上述缺陷,但该结构进出水方向单一,无法适应不同高难污水的处理。为了进一步适用处理不同高难污水水质,并使该结构更为稳固实用,申请人提出新的有益构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以适用处理不同高难污水,且结构更为稳定的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述膜芯包括若干多级转向导流单元,其中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包括两张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和若干叠加在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之间的双侧通道导流盘,两种导流盘均保持完整的外边缘台面,所述双侧通道导流盘的边缘对称开设两个通孔,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的边缘开设一个通孔且呈反方向分别与双侧通道导流盘的其中一个通孔对齐安装,每一双侧通道导流盘上盘面焊接膜片,所述膜片形状与双侧通道导流盘盘面未设通孔部分形状相称,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结构相同,但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的顶端单侧通道导流盘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呈相反方向安装,以下转向导流单元以此类推安装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述导流盘的上下盘面均设有等距交错排布的凸点,且上下盘面的凸点错位排布。
[000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述导流盘上下盘面对称的设有固定支撑点,所述固定支撑点错落排布在凸点之间,且体积高度均大于凸点。
[000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导流盘中心孔圆周布设若干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面高于导流盘上盘面、定位柱的下端面垂直于中心孔内壁且与内壁形成弧槽,
使相邻两个导流盘的定位柱与弧槽可以相互安插,定位柱与定位柱之间保留间隙。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有导流盘的通孔处设有若干加强筋,其中至少一条加强筋上设有边缘定位柱,且其反面设有与边缘定位柱对应的安装槽,使相邻两个导流盘的边缘定位柱和安装槽可以互相安插。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述导流盘中间孔外缘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截面呈4角星形状。
[0009]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每个转向导流单元里,通过叠加导流盘,并相反方向安装顶部和底部的单侧通道导流盘,将双侧通道导流盘的通道形成进水通道和浓缩液通道;污水沿进水通道进入膜组件内,沿导流盘横向流动至浓缩液通道,产水通道为导流盘叠加中心孔圆周的定位柱与定位柱之间的空隙。此结构保持了污水沿导流盘侧进侧出,因此较常规膜芯结构,污水流程短(仅为常规的1/60),流道宽度大大增加(至少3倍以上),降低浓差极化现象;2、同时两种导流盘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转向功能。完全侧进测出会有很大弊端:只能实现单段(单次)处理,回收率很低,因此,为了提升回收率,需要多组膜柱进行多次浓缩。而本专利的转向功能即可在一支膜柱内部实现多次浓缩,即单支膜柱就能实现更高的回收率,因此,大大降低膜柱使用数量,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每一段导流盘增加流道宽度,实现了大流量进水的功能。
[0010]3、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多向/多级转向的功能,即单支组件有多组膜芯;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待处理液含盐量比较低(大体量的市政污水),需要提高回收率/实现零排放,经计算单支膜组件需要40

50组膜芯、每组膜芯共5

6片导流盘(即可确定膜柱膜芯的导流盘段数)进行浓缩,达到设计的产水量要求;对于高浓度污废水(化工园区高盐水),为进一步浓缩减排,经计算单支膜组件需要10

20组膜芯、每组膜芯共5

10片导流盘进行浓缩即可。这样系统的膜柱数量、占地面积、成本控制都能达到最合理的程度。上述特点共同决定了,膜芯能够实现大流量进水/冲洗的目的(常规膜芯由于流道窄+流程长,导致不能实现大流量冲洗的能力)。
[0011]4、其他效果还包括:所述的导流盘本体盘面上设置有特殊规律排布的凸点,加强对膜片的冲刷,防止膜片结垢;同时凸点内部设置一定规律排布的膜片支撑点,以固定起分离作用的膜片,防止脱盐层破损;中心和外边缘加强筋处均采用凸台和凹孔连接形式,双定位结构更加可靠;密封圈采用截面为星型结构,较常规O型圈更加抗冲击。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装配结构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膜片主视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单侧通道导流盘从仰视方向视角轴测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侧通道导流盘从俯视角度视角轴测图主视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轴测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截面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级转向导流单元装配结构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液态流向示意图。
[0020]图9为本专利技术膜芯组装成型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1]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述膜芯包括多段转向导流单元1,其中第一段转向导流单元包括两张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1a和若干叠加在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之间的双侧通道导流盘1b,两种导流盘均保持完整的外边缘台面,所述双侧通道导流盘1b的边缘对称开设两个通孔,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1a的边缘开设一个通孔且呈反方向分别与双侧通道导流盘的其中一个通孔对齐安装,每一双侧通道导流盘上盘面焊接膜片所述膜片形状与双侧通道导流盘盘面未设通孔部分形状相称,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结构相同,但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的顶端单侧通道导流盘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呈相反方向安装,以下转向导流单元以此类推安装作为优化,本专利技术大流量碟管式膜芯,所述导流盘的上下盘面均设有等距交错排布的凸点3,且上下盘面的凸点错位排布。
[0022]作为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碟管式膜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芯包括多段转向导流单元(1),其中第一段转向导流单元包括两张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1a)和若干叠加在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之间的双侧通道导流盘(1b),两种导流盘均保持完整的外边缘台面,所述双侧通道导流盘(1b)的边缘对称开设两个通孔,两张单侧通道导流盘(1a)的边缘开设一个通孔且呈反方向分别与双侧通道导流盘的其中一个通孔对齐安装,每一段的导流盘之间装有膜片(2),所述膜片(2)形状与双侧通道导流盘盘面未设通孔部分形状相称,第二段转向导流单元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结构相同,但第二级转向导流单元的顶端单侧通道导流盘与第一级转向导流单元底端的单侧通道导流盘呈相反方向安装,以下转向导流单元以此类推安装。2.按权利要求1所述大流量碟管式膜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的上、下盘面均设有等距交错排布的凸点(3),且上、下盘面的凸点错位排布。3.按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彪林勇张卓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