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375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及系统,主要步骤如下:利用动力学模拟器与GNSS模拟器闭环,录取星历、位置、速度参数;利用上述参数进行回波仿真;利用固定时延标准线性调频信号对链路时延进行测量;目标回波模拟器对时延进行补偿;利用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目标回波模拟器闭环进行成像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整星阶段成像质量测试以及星上SAR数据处理成像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地面SAR成像质量测试中存在回波辅助数据与仿真结果不一致、实际链路时延与回波仿真不一致、无法支持星上SAR数据处理成像等问题,可极大提高成像质量测试效率,提高测试覆盖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的
,具体地,涉及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星载SAR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数据获取、高度自动化数据处理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研究和重点发展的遥感探测手段之一。
[0003]星载SAR利用SAR天线发射信号,信号经地面漫反射后被雷达接收,形成包含地物散射信息的回波数据,对该回波成像处理后可生成SAR图像。在SAR载荷地面测试过程中,由于无星地信号链路,为了对SAR成像质量进行测试,需要目标回波模拟器进行回波模拟。作为SAR载荷集成测试和上整星测试的地面测试设备之一,SAR目标回波模拟器主要用于接收SAR发射的信号、模拟产生回波信号并馈入SAR接收通道,从而对SAR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
[0004]目前SAR成像测试时利用提前仿真好的目标回波数据,通过模拟器接入星载SAR系统,由于仿真数据与测试时实际星历、GNSS数据不一致,导致获取的SAR数据中辅助数据域仿真不一致,成像处理时不能直接读取辅助数据进行成像,而需要外部额外输入星历、GNSS数据,与实际在轨流程不符,对成像质量验证带来不便。同时,由于模拟器通过星载SAR内定标系统接入,导致了额外的时延误差,导致测试获取数据的实际时延与仿真结果不一致,也需要后续成像处理过程中进行补偿,这些导致地面成像处理软件处理流程与在轨实际数据处理流程不同,需额外增加一套适应地面处理的成像软件,且存在在轨成像软件验证不充分的问题。
[0005]星上实时处理是后续SAR卫星发展热点及方向之一,但由于上述回波辅助数据与仿真结果不一致、实际链路时延与回波仿真不一致问题,目前地面星载SAR获取的数据无法满足星上实时处理系统的测试需求,星上实时处理系统仅能利用自身的地面设备进行成像功能、性能自验证,无法在整星测试中进行成像功能、性能测试,存在测试不充分的风险。
[0006]CN110501734A双星编队SAR卫星联合测试系统及方法规定了双星成像系统及方法,但未解决双星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与回波信号不一致问题,也不具备时延校准、补偿功能。CN208921860U仅提出了宽带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微波组件系统的设计方式,未解决双星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与回波信号不一致问题。CN108008366B提出了一种雷达目标回波模拟的方法及系统,CN104833962B提出了一种雷达回波模拟测试系统,CN102866389A提出了双通道雷达回波信号模拟方法和系统,但上述方法及系统均不具备时延校准、补偿、忽略脉冲功能,无法满足星上实时处理成像的测试需求。
[0007]目前星载SAR成像质量测试中存在回波辅助数据与仿真结果不一致、实际链路时延与回波仿真不一致、无法支持星上SAR数据处理成像等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完全模拟在轨真实处理流程的成像质量测试方法。
[0008]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及系统。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S1:利用动力学模拟器与GNSS模拟器闭环,录取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
[0012]步骤S2:利用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进行回波仿真;
[0013]步骤S3:利用固定时延标准线性调频信号对链路时延进行测量;
[0014]步骤S4:通过目标回波模拟器对时延进行补偿;
[0015]步骤S5:利用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目标回波模拟器闭环进行成像测试。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S1设置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闭环,动力学模拟器设置初值后,将时间、位置、速度参数送至GNSS模拟器,GNSS模拟器添加导航信息后,将导航电文信号送至卫星GPS接收机,GPS接收机产生WGS

84系下位置、速度信息;星上姿控分系统产生偏航导引规律下星历、姿态信号,通过总线监视器提取一轨内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2对步骤S1测试获取的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进行插值,利用插值后数据进行回波仿真,成像时间t0,仿真的回波数据时延为t10=t1
b
+t1
s
,其中t1
b
为波门开启时间对应的时延,即大位时延,该时延可在模拟器界面进行设置,t1
s
为时延的小数部分,即微时延,该时延由回波实现。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3利用模拟器进行成像测试时,由于回波通过内定标网络耦合至接收通道,实际测试过程中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时延除了仿真的理论时延t10外,还引入了内定标网络时延、测试电缆时延、模拟器硬件时延,该部分时延在测试中需进行标定补偿;实际测试数据中时延t1公式为:t1=t10+t1
d
+t1
m
+t1
l
,其中t1
d
为定标网络引入的时延,t1
m
为模拟器引入的时延,t1
l
为测试电缆引入的时延。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4在模拟器界面中设置整体时延、时延补偿设置栏,其中模拟器整体时延设置为t1
b
,时延补偿设置为dt,t1
b
>dt。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0021]模块M1:利用动力学模拟器与GNSS模拟器闭环,录取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
[0022]模块M2:利用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进行回波仿真;
[0023]模块M3:利用固定时延标准线性调频信号对链路时延进行测量;
[0024]模块M4:通过目标回波模拟器对时延进行补偿;
[0025]模块M5:利用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目标回波模拟器闭合进行成像测试。
[0026]优选地,所述模块M1设置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闭环,动力学模拟器设置初值后,将时间、位置、速度参数送至GNSS模拟器,GNSS模拟器添加导航信息后,将导航电文信号送至卫星GPS接收机,GPS接收机产生WGS

84系下位置、速度信息;星上姿控分系统产生偏航导引规律下星历、姿态信号,通过总线监视器提取一轨内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
[0027]优选地,所述模块M2对模块M1测试获取的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进行插值,利用插值后数据进行回波仿真,成像时间t0,仿真的回波数据时延为t10=t1
b
+t1
s
,其中t1
b
为波门开启时间对应的时延,即大位时延,该时延可在模拟器界面进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动力学模拟器与GNSS模拟器闭环,录取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步骤S2:利用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进行回波仿真;步骤S3:利用固定时延标准线性调频信号对链路时延进行测量;步骤S4:通过目标回波模拟器对时延进行补偿;步骤S5:利用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目标回波模拟器闭环进行成像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设置动力学模拟器、GNSS模拟器闭环,动力学模拟器设置初值后,将时间、位置、速度参数送至GNSS模拟器,GNSS模拟器添加导航信息后,将导航电文信号送至卫星GPS接收机,GPS接收机产生WGS

84系下位置、速度信息;星上姿控分系统产生偏航导引规律下星历、姿态信号,通过总线监视器提取一轨内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对步骤S1测试获取的星历、位置、速度、姿态参数进行插值,利用插值后数据进行回波仿真,成像时间t0,仿真的回波数据时延为t10=t1
b
+t1
s
,其中t1
b
为波门开启时间对应的时延,即大位时延,该时延可在模拟器界面进行设置,t1
s
为时延的小数部分,即微时延,该时延由回波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利用模拟器进行成像测试时,由于回波通过内定标网络耦合至接收通道,实际测试过程中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时延除了仿真的理论时延t10外,还引入了内定标网络时延、测试电缆时延、模拟器硬件时延,该部分时延在测试中需进行标定补偿;实际测试数据中时延t1公式为:t1=t10+t1
d
+t1
m
+t1
l
,其中t1
d
为定标网络引入的时延,t1
m
为模拟器引入的时延,t1
l
为测试电缆引入的时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卫星成像性能闭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在模拟器界面中设置整体时延、时延补偿设置栏,其中模拟器整体时延设置为t1
b
,时延补偿设置为dt,t1
b
>t。6.一种星载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瑞峰刘艳阳栗双岭孙斌仲兆宇侯雨生范军张丙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