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61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4
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金属材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所述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设置在钛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用于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其作为中间过渡层进行介入,有效降低焊接处的脆性、提升力学性能,同时满足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反应需求,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应用前景广泛。前景广泛。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耐腐蚀性良好,比强度高、耐高温、韧性好、导热性能优良、 抗疲劳性能良好,能在大多数环境中长期服役,但是钛合金弹性模量低、抗蠕变性能较差,且钛合金价格昂贵,影响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大范围应用。而不锈钢在大气、水、酸、碱和盐或其他介质中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锈钢在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在一定的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仍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同时焊接性、热稳定性良好,且价格相对低廉, 实际使用中不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将钛合金与不锈钢连接起来, 制成复合构件,使这种构件既具有类似钛合金比强度高、耐腐蚀等诸多优点的同时,又具有类似不锈钢低成本的优势,使两种金属材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性能与经济的互补。
[0003]但是,由于钛合金、不锈钢两种金属物理性能的差异较大,导致焊接性变差,容易反应生成 Ti

Fe 系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导致发生脆性断裂。
[0004]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166026.3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真空微扩散连接方法,要解决目前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连接过程中,由于界面处极易形成连续且高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导致焊接接头强度低、韧性差的问题,其采用的方法为:一、钛合金和不锈钢母材的加工;二、钛合金和不锈钢母材待连接表面的处理;三、试样装配;四、微扩散连接;五、对焊后件进行二次加工。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发出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适用于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将该金属材料作为钛合金与不锈钢的中间过渡层进行介入,有效降低焊接脆性、提升力学性能,同时满足两侧母材的反应需求,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金属材料包括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这3层,近钛合金侧层贴近钛合金,近不锈钢侧层贴近不锈钢,设置在钛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用于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其作为中间过渡层进行介入,有效降低焊接处的脆性、提升力学性能,同时满足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反应需求,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应用前景广泛。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金属材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所述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体;所述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所述近钛合金侧层包括以下成分:V70

75 wt%、Mo 10

15 wt%、Zr 5

10wt%、 Nb 1

5wt%;所述钎料中间层2采用银基钎料片,所述银基钎料片包括以下成分:Ag42

48wt%、Cu28

35wt%、Zn 22

26wt%;所述近不锈钢侧层包括以下成分:Cr 72

78wt%、Mo 8

12wt%、Ni 4

9wt%、Co 3

7wt%;按照上述配方进行V、Zr、Nb、Mo、Cr、Ni、Co金属粉末的配料;(2)压制成形:将组成近钛合金侧层的V、Zr、Nb、Mo金属粉末混合均匀, 将组成近不锈钢侧层的Cr、Ni、Co、 Mo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分别设置于银基钎料片上下两侧,通过粉末压制成形装置,在银基钎料片上下两侧制备出近钛合金侧层、近不锈钢侧层,制得复合金属材料。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设置在钛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用于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其作为中间过渡层进行介入,有效降低焊接处的脆性、提升力学性能,同时满足钛合金与不锈钢的反应需求,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
[0009]所述复合金属材料包括3层,即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近钛合金侧层贴近钛合金,近不锈钢侧层贴近不锈钢。所述近钛合金侧层选择以V为主、Mo、Zr、 Nb为辅的金属元素,可以在满足固定大量 Ti 元素条件与钛合金中参与冶金的元素反应生成有效的固溶体组织,固溶体组织可以有效减少焊缝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含量;所述钎料中间层选择银基钎料片,起到变质处理的效果, 同时塑性好,焊接时在焊缝处形成固溶体组织, 改善焊缝组织, 降低脆性;所述近不锈钢侧层选择以Cr为主、Mo、Ni、Co为辅的金属元素,Cr在不锈钢的表面可以生成一种与不锈钢牢固结合的致密的氧化膜,起到强烈的钝化作用,通过Cr 可以生提高不锈钢在电介质中的电极电位,提高其化学稳定性,Cr、Mo、Ni、Co与不锈钢牢中参与冶金的元素反应生成有效的固溶体组织。
[0010]采用粉末压制成形装置制备复合金属材料,简单,无污染、省材料、效率高,将近钛合金侧层、钎料中间层、近不锈钢侧层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体。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银基钎料片在压制成形前要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如下内容:采用1000

1500 目砂纸打磨银基钎料片,然后放置于丙酮溶液中超声波清洗1

5min, 烘干后静置。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粉末压制成形装置包括上模、阴模、下模;所述上模、阴模、下模从上至下依次套设组成模具。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上模的冲芯一高度大于阴模上的冲孔深度,所述下模的冲芯二高度小于阴模上的冲孔深度,在所述阴模的冲孔处形成铺设金属粉末的空腔,所述冲芯一、冲芯二与冲孔之间的间隙为0.1

0.3mm。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粉末压制成形装置还包括铺粉装置;所述铺粉装置包括支架、上水平支杆、下水平支杆、电机、毛刷、振动器、不锈钢筛,所述支架设置在模具一侧,所述上水平支杆、下水平支杆从上至下分别通过调节旋钮水平设置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在上水平支杆上,所述毛刷位于电机正下方并且与电机刚性连接,所述振动器固定在下水平支杆上,所述不锈钢筛位于振动器正下方并且与振动器刚性连接,所述模具位于不锈钢筛垂直正下方。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不锈钢筛与模具之间设置有挡粉板,所述挡粉板上开始有漏粉孔,所述漏粉孔与冲孔形状及大小相同。
[0016]通过设计铺粉装置,有利于将组成近钛合金侧层的V、Zr、Nb、Mo金属粉末、组成近
不锈钢侧层的Cr、Ni、Co、 Mo金属粉末在单位面积上以固定厚度均匀铺展在冲孔内,从而提高压制成形质量。
[0017]进一步的,上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2中的压制成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复合金属材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近钛合金侧层(1)、钎料中间层(2)、近不锈钢侧层(3),所述近钛合金侧层(1)、钎料中间层(2)、近不锈钢侧层(3)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体;所述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所述近钛合金侧层(1)包括以下成分:V70

75 wt%、Mo 10

15 wt%、Zr 5

10wt%、 Nb 1

5wt%;所述钎料中间层(2)采用银基钎料片,所述银基钎料片包括以下成分:Ag 42

48wt%、Cu28

35wt%、Zn 22

26wt%;所述近不锈钢侧层(3)包括以下成分:Cr 72

78wt%、Mo 8

12wt%、Ni 4

9wt%、Co 3

7wt%;按照上述配方进行V、Zr、Nb、Mo、Cr、Ni、Co金属粉末的配料;(2)压制成形:将组成近钛合金侧层(1)的V、Zr、Nb、Mo金属粉末混合均匀, 将组成近不锈钢侧层(3)的Cr、Ni、Co、 Mo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分别设置于银基钎料片上下两侧,通过粉末压制成形装置(4),在银基钎料片上下两侧制备出近钛合金侧层(1)、近不锈钢侧层(3),制得复合金属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基钎料片在压制成形前要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如下内容:采用1000

1500 目砂纸打磨银基钎料片,然后放置于丙酮溶液中超声波清洗1

5min, 烘干后静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压制成形装置(4)包括上模(41)、阴模(42)、下模(43);所述上模(41)、阴模(42)、下模(43)从上至下依次套设组成模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1)的冲芯一(411)高度大于阴模(42)上的冲孔深度,所述下模(43)的冲芯二(431)高度小于阴模(42)上的冲孔(421)深度,在所述阴模(42)的冲孔(421)处形成铺设金属粉末的空腔,所述冲芯一(411)、冲芯二(431)与冲孔(421)之间的间隙为0.1

0.3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钛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压制成形装置(4)还包括铺粉装置(44);所述铺粉装置(44)包括支架(441)、上水平支杆(442)、下水平支杆(443)、电机(444)、毛刷(445)、振动器(446)、不锈钢筛(447),所述支架(44)设置在模具一侧,所述上水平支杆(442)、下水平支杆(443)从上至下分别通过调节旋钮(448)水平设置在连接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彬李召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盛远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