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61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4
本申请涉及航道岸堤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其技术方案包括: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包括地基、底座和生态框,地基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石基,第二石基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土工布的顶部铺设有砂壤土,砂壤土的顶部铺设有保护网,保护网的顶部铺设有种植土,种植土的顶部等距放置有生态框,生态框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漏孔,生态框内部的底部铺设有植物种植层。本申请通过植物种植层可提供各类植物草种的种植位置,通过生态框的拼接可便于大面积铺设,利用生态框可阻挡土壤受水液冲刷流失,草种植物生长后其根茎会通过漏孔蔓延至种植土,可进一步对生态框的设置位置进行加固,提升护坡的防护性能。提升护坡的防护性能。提升护坡的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航道岸堤护坡
,具体为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

技术介绍

[0002]航道,是指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中,为船舶航行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航行通道,目前,航道两岸采用硬质护坡结构,以满足防水流冲刷、防船行波、防土体滑坡等功能要求,但也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凝土等灰色工程,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因此我们提出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8701603U公开了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竖立固定的挡土墙(1)底部有向下方延伸的桩基(2),在挡土墙(1)顶部向后方沿坡面向上堆码铺设生态护坡块(3),在这些生态护坡块(3)底部前端设置透水结构体(4),在这些生态护坡块(3)后侧固定挡坎(5),生态护坡块(3)外表为高分子复合土工布(301),在生态护坡块(3)中部包裹有种植土(303),在高分子复合土工布(301)与种植土(303)之间有草种夹层(302),现有的技术中CN208701603U以及市面上大多数此类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凝土等灰色工程,无法恢复植被,影响生态环境的和谐,而有的护坡表面设置有植物层时,受冲刷能力一般,并且护坡长采用直面设计,人们较易从护坡滑落也不方便落水人员上岸,鉴于此我们提出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包括地基、底座和生态框,所述地基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土墙,所述地基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石基地,所述第一石基地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且水泥层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踏脊,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石基,所述第二石基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顶部铺设有砂壤土,所述砂壤土的顶部铺设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的顶部铺设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的顶部等距放置有生态框,所述生态框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漏孔,所述生态框内部的底部铺设有植物种植层。
[0006]使用时水泥层是直接与水体接触的部位,踏脊可为人员提供踩踏位置,便于河道落水人员进行踩踏,以便落水人员自主上岸,减少溺水事故,组合护坡在应用过程中,植物种植层可提供各类植物草种的种植位置,通过生态框的拼接可便于大面积铺设,利用生态框可阻挡土壤受水液冲刷流失,并且水液进入生态框内部后,可对草种进行浇灌,有利于草种生长,草种植物生长后其根茎会通过漏孔蔓延至种植土,可进一步对生态框的设置位置进行加固,提升护坡的防护性能。
[0007]优选的,所述地基的底部两侧等距固定安装有两组加固桩基,且加固桩基采用钢
材料制成。利用加固桩基贯穿进河床,可便于地基稳定的设置在河床。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固筋肋,且底座的底部一侧贯穿安装有定位栓。利用加固筋肋可对挡土墙的安装位置进行加固,利用定位栓可便于将底座安装在指定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石基的一侧与挡土墙的一侧抵触,且第二石基采用砌石堆积而成。利用第二石基与挡土墙的抵触,可通过挡土墙对第二石基进行保护,避免第二石基发生坍塌。
[0010]优选的,所述生态框的外围等距安装有拼接块,且植物种植层的顶部铺设有表土层。利用拼接块可便于两组生态框之间进行牢固的卡和拼接,便于对生态框进行铺设使用,利用表土层可对草种进行保护。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植物种植层可提供各类植物草种的种植位置,通过生态框的拼接可便于大面积铺设,利用生态框可阻挡土壤受水液冲刷流失,并且水液进入生态框内部后,可对草种进行浇灌,有利于草种生长,草种植物生长后其根茎会通过漏孔蔓延至种植土,可进一步对生态框的设置位置进行加固,提升护坡的防护性能。
[0013]2、本技术通过在水泥层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踏脊,踏脊可为人员提供踩踏位置,使得行走在护坡的人们不易滑落,也便于河道落水人员进行踩踏,方便落水人员自主上岸,减少溺水事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生态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生态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挡土墙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地基;101、加固桩基;2、底座;201、挡土墙;202、加固筋肋;203、定位栓;3、第一石基地;301、水泥层;302、踏脊;4、第二石基;401、土工布;402、砂壤土;403、保护网;404、种植土;5、生态框;501、漏孔;502、植物种植层;503、表土层;504、拼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包括地基1、底座2和生态框5,地基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土墙201,地基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石基地3,第一石基地3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301,且水泥层301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踏脊302,地基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石基4,第二石基4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401,土工布401的顶部铺设有砂壤土402,砂壤土402的顶部铺设有保护网403,保护网403的顶部铺设有种植土404,种植土404的顶部等距放置有生态框5,生态框5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漏孔501,生态框5内部的底部铺设有植物种植层502。
[0022]基于实施例一的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水泥层301是直
接与水体接触的部位,踏脊302可为人员提供踩踏位置,便于河道落水人员进行踩踏,以便落水人员自主上岸,减少溺水事故,组合护坡在应用过程中,植物种植层502可提供各类植物草种的种植位置,通过生态框5的拼接可便于大面积铺设,利用生态框5可阻挡土壤受水液冲刷流失,并且水液进入生态框5内部后,可对草种进行浇灌,有利于草种生长,草种植物生长后其根茎会通过漏孔501蔓延至种植土404,可进一步对生态框5的设置位置进行加固,提升护坡的防护性能。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地基1的底部两侧等距固定安装有两组加固桩基101,且加固桩基101采用钢材料制成,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固筋肋202,且底座2的底部一侧贯穿安装有定位栓203,第二石基4的一侧与挡土墙201的一侧抵触,且第二石基4采用砌石堆积而成,生态框5的外围等距安装有拼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航道岸堤生态防护组合护坡,包括地基(1)、底座(2)和生态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土墙(201),所述地基(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石基地(3),所述第一石基地(3)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301),且水泥层(301)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踏脊(302),所述地基(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石基(4),所述第二石基(4)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401),所述土工布(401)的顶部铺设有砂壤土(402),所述砂壤土(402)的顶部铺设有保护网(403),所述保护网(403)的顶部铺设有种植土(404),所述种植土(404)的顶部等距放置有生态框(5),所述生态框(5)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漏孔(501),所述生态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三王欣张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长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