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及施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20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及施工工艺,包括裂岩破碎装置;台架被设置于平台之上;台架上一侧被设置有双向起伏卷扬机,台架上还固定安装有横架,横架一侧还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裂岩破碎装置被设置于滑杆的下端;横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推杆连接第一滑轮组的其中一个滑轮,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柔性压力对压杆索进行涨紧,使刀头始终贴着岩石进行破碎做功,起到下压滑杆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对裂岩破碎装置的加压装置,并巧妙的利用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柔性压力对压杆索进行涨紧,使裂岩破碎装置的刀头始终贴着岩石进行高频破碎做功,破碎效果好,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及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破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下岩石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爆破法、重锤破碎法、液压破碎法等方法、高频破碎法。爆破法安全风险大,污染严重。重锤破碎法和液压破碎法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高。原高频破碎装置,因没有压载装置,仅靠裂岩破碎装置的自重对岩石进行高频破碎,碰到硬岩时,会发生反弹跳动,因而失去高频振动对岩石破碎的作用,因此,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及施工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仅靠裂岩破碎装置的自重对岩石进行高频破碎,碰到硬岩时,会发生反弹跳动,因而失去高频振动对岩石破碎的作用,破碎效果差的缺陷。
[0004]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包括一裂岩破碎装置,以用于破碎岩石;一台架,所述台架被设置于平台之上;所述台架上一侧被设置有双向起伏卷扬机,所述台架上还固定安装有横架,所述横架一侧还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所述裂岩破碎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滑杆的下端;所述横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所述台架上端一侧还被设置有双向起伏卷扬机;升降索的一端绕入所述双向起伏卷扬机卷筒的正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轮组后与所述横架固定,所述升降索起到升降所述滑杆的作用;压杆索的一端绕入所述双向起伏卷扬机卷筒的反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以及滑杆的顶部后与所述横架固定;一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的其中一个滑轮,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利用上端液压蓄能器内高压气体的柔性压力对所述压杆索进行涨紧,使所述裂岩破碎装置的刀头始终贴着岩石进行破碎做功,起到下压所述滑杆的作用。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组包括后中间转向滑轮、压杆索涨紧补偿滑轮、前中间转向滑轮、上转向滑轮以及压杆滑轮;所述后中间转向滑轮、前中间转向滑轮以及上转向滑轮分别置于所述横架上端;所述压杆滑轮置于所述滑杆的顶部;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被设置于所述横架上,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推杆上被设置有所述压杆索涨紧补偿滑轮;所述压杆索依次通过所述后中间转向滑轮、压杆索涨紧补偿滑轮、前中间转向滑轮、上转向滑轮以及压杆滑轮后与所述横架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下转向滑轮和吊滑轮;所述升降索依次通过所述下转向滑轮、吊滑轮后与所述横架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裂岩破碎装置还包括箱体、高频振动发生器、减振块、吊耳、上法兰、下法兰、吊块、滑杆吊板以及滑吊环;所述箱体内被设置有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所述减振块被设置在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两侧;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下端连接所述上法兰、下法兰
以及刀头;所述吊耳被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上端;所述吊耳上端连接所述吊环、吊块、滑杆吊板以及吊滑轮;其中,所述吊耳与吊环铰接。
[0008]优选的,所述裂岩破碎装置还包括调角液压缸;所述调角液压缸一端与所述箱体外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杆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平台为船体平台。
[0010]优选的,所述还包括定位桩,所述定位桩被设置于所述平台两端,所述定位桩的桩尖放水下岩面,并进入覆盖层,以固定所述平台。
[0011]优选的,所述台架可移动的置于所述平台上。
[0012]优选的,所述横架上还设置有供所述滑杆方便上下滑动的滑杆滑轮组。
[0013]一种水下裂岩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4]S01,把平台移位至设定位置;
[0015]S02,把平台上的定位桩的桩尖放水下岩面,并进入覆盖层;
[0016]S03,把台架移动至设定位置;
[0017]S04,启动双向起伏卷扬机,通过升降索将裂岩破碎装置向下降放,直至把刀头放入水下原始岩面;此时,裂岩破碎装置不向下行进,压杆索收紧,收紧的压杆索迫使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内的推杆向内收缩,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向液压蓄能器内回流,使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保持压力,在裂岩破碎装置碰到反弹跳动时,用于消减跳动,使刀头始终贴着岩面,当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推杆向内缩至一定行程时,关闭双向起伏卷扬机下降开关;
[0018]S05,启动高频振动发生器,使刀头发生强力的高频振动,同时双向起伏卷扬机下降开关打开,升降索放松,压杆索收紧,使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推杆始终保持在行程中间位置;刀头在高频振动的作用下+裂岩破碎装置的自重+压杆索的加压,在刀头破碎岩石的同时向下嵌入原始岩面进行破碎,刀头嵌入原始岩面一定深度后,双向起伏卷扬机提升开关打开,升降索收紧,压杆索放松,裂岩破碎装置向上提升,使刀头提出岩面后双向起伏卷扬机停止;台架向规划线方向移动至设定位置,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完成一个位置后,重复S01

S05的动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裂岩装置,增加了对裂岩破碎装置的加压装置,并巧妙的利用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的柔性压力对压杆索进行涨紧,使裂岩破碎装置的刀头始终贴着岩石进行高频破碎做功,破碎效果好,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裂岩装置的左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裂岩装置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裂岩装置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裂岩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裂岩破碎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8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9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0为图2中D的局部放大图。
[00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1][0032][003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裂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裂岩破碎装置(1),以用于破碎岩石;一台架(2),所述台架(2)被设置于平台(3)之上;所述台架(2)上一侧被设置有双向起伏卷扬机(5),所述台架(2)上还固定安装有横架(6),所述横架(6)一侧还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4),所述裂岩破碎装置(1)被设置于所述滑杆(4)的下端;所述横架(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组(7)和第二滑轮组(8);所述台架(2)上端一侧还被设置有双向起伏卷扬机(5);升降索(11)的一端绕入所述双向起伏卷扬机(5)卷筒的正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轮组(8)后与所述横架(6)固定,所述升降索(11)起到升降所述滑杆(4)的作用;压杆索(9)的一端绕入所述双向起伏卷扬机(5)卷筒的反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轮组(7)以及滑杆(4)的顶部后与所述横架(6)固定;一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10),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10)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7)的其中一个滑轮,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10)利用上端液压蓄能器(14)内高压气体的柔性压力对所述压杆索(9)进行涨紧,使所述裂岩破碎装置(1)的刀头(102)始终贴着岩石进行破碎做功,起到下压所述滑杆(4)的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裂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7)包括后中间转向滑轮(701)、压杆索涨紧补偿滑轮(702)、前中间转向滑轮(703)、上转向滑轮(704)以及压杆滑轮(705);所述后中间转向滑轮(701)、前中间转向滑轮(703)以及上转向滑轮(704)分别置于所述横架(6)上端;所述压杆滑轮(705)置于所述滑杆(4)的顶部;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10)被设置于所述横架(6)上,所述高压气体蓄能液压缸(10)的推杆上被设置有所述压杆索涨紧补偿滑轮(702);所述压杆索(9)依次通过所述后中间转向滑轮(701)、压杆索涨紧补偿滑轮(702)、前中间转向滑轮(703)、上转向滑轮(704)以及压杆滑轮(705)后与所述横架(6)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裂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组(8)包括下转向滑轮(801)和吊滑轮(802);所述升降索(11)依次通过所述下转向滑轮(801)、吊滑轮(802)后与所述横架(6)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裂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岩破碎装置(1)还包括箱体(101)、高频振动发生器(103)、减振块(105)、吊耳(106)、上法兰(107)、下法兰(108)、吊块(109)、滑杆吊板(110)以及滑吊环(114);所述箱体(101)内被设置有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103),所述减振块(105)被设置在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103)两侧;所述高频振动发生器(103)下端连接所述上法兰(107)、下法兰(108)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昌佩陆峰蒋乙平黄湘汪路瑶马伦兵罗翔云沈茜丹付江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锐智航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