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309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项目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为:S1、通过建设区域内用电规模来确定变压器的型号和数量,从而确定建设区域内的变电站规模;S2、通过建设区域内的变电站规模计算变电站建设的面积;S3、基于变电站建设的面积在建设区域内进行初步选址,将符合变电站建设面积的各个变电站建设位置记为各待选建设点;之后通过对各待选建设点进行地质符合参数、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气象符合度系数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综合符合度评价系数,进而从待选建设点中选择最佳的建设点;通过上述分析方式能够增加变电站建设规划的全面性以及变电站运行时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变电站后期的运维成本。同时减少了变电站后期的运维成本。同时减少了变电站后期的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项目规划
,特别涉及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包括变电站包括台变的建设、输电线路的架设、变电站的建设等。其中变电站建设需要参考台变区域的用电规格进行相应规格的设计。
[0003]针对变电站的规划设计,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一些规划方法,如公开号为CN112184028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变电站工程动态选址规划方法,该申请通过和声搜索算法及遍历算法实现变电站新建及扩建的总和成本分析,从建设及运营成本角度分析判断项目在规划周期、建设周期中新建及扩建的合理性和均衡性;模型通过输入项目区域负荷、区域地理信息、建设成本信息及建模约束条件可求解电力系统选址定容的远期多阶段规划目标,从而得到项目整体建设成本最优解。
[0004]上述变电站的建设规划以成本为导向进行预算规划,这种规划方式虽然能够精确的对变电站建造成本进行计算,但是针对变电站建设时如何进行选址、以及在不同的建设地点的地质情况、气象情况、周围物体遮挡情况等对建造变电站会存在隐患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从而导致变电站规划后会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并增加变电站后期的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将需要进行电力建设的区域记为建设区域,对建设区域内用电规模来确定变压器的型号和数量,从而确定建设区域内的变电站规模;S2、通过建设区域内的变电站规模计算变电站建设的面积;S3、基于变电站建设的面积在建设区域内进行初步选址,将符合变电站建设面积的各个变电站建设位置记为各待选建设点;S4、通过将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地质符合参数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的酸碱腐蚀度、土壤的坚固强度、周边边坡的影响度;S5、通过将各待选建设点的周围物体分布与遮挡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S6、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的所在位置区域对其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读取,进而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气象符合度系数;S7、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气象符合度系数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综合符合度评价系数;
S8、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电缆出线的情况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出线影响参数,通过各待选建设点的综合符合度评价系数以及出线影响参数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优选程度。
[0006]优选的,所述建设区域内进行初步选址的步骤为:根据建设区域内变电站建设的面积对建设区域内的卫星地图信息进行扫描,定位各符合变电站建设的面积的位置,排除其中距离中压线路大于预设线路最大长度、平均地势低于其周围地势达到预设高度、距离主交通道路大于预设主干道最大长度、距离产生污染物工厂小于预设的污染物工厂最小距离的各个位置,并将建设区域内符合变电站建设需要的各个位置记为各待选建设点。
[0007]优选的,所述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情况监测分析步骤为:第一步,通过对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土壤的含水量与酸碱腐蚀度,并将其分别记为、,i表示第i个待选建设点,;第二步,通过土壤坚实强度计对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进行坚实强度监测,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土壤的坚实强度,并将其标记为;第三步,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分布情况,进而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的影响度,并将其记为;第四步,通过读取变电站建设时基底土壤含水量的标准值、土壤的最佳酸碱腐蚀度、土壤的最佳坚实强度;并根据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土壤的含水量、酸碱腐蚀度、土壤的坚实强度、周边边坡的影响度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并将其记为,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分别表示土壤含水量修正因子、土壤酸碱腐蚀度的修正因子,且>;、、分别表示变电站建设基底的土壤含水量的标准值、土壤最佳酸碱腐蚀度、土壤最佳坚实强度;、、分别表示土壤的含水量和酸碱腐蚀度的权值系数、土壤的坚实强度的权值系数、周边边坡的影响度的权值系数,e表示常数。
[0008]优选的,所述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分布情况包括边坡朝向角度、边坡与待选建设点的距离、边坡坡度、边坡长度。
[0009]优选的,所述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的影响度的具体分析方式为:第一步,通过地图扫描的方式对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地形进行分析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各待选建设点的三维模型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对应各边坡的朝向角度、各边坡与待选建设点的距离、各边坡的坡度和各边坡的长度,将其分别记为、、、,其中m表示第m个边坡,;通过将各待选建设点的各边坡进行颜色比
对的方式得到各边坡石块占比,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各边坡地质系数,将其记为;第二步,通过各待选建设点的各边坡朝向角度、各边坡与待选建设点的距离、各边坡坡度、各边坡长度、各边坡地质系数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的影响度;;表示为第i个待选建设点对应第m个边坡的影响度,其中;;其中表示边坡长度修正系数,表示边坡地质系数的极限值,即在该数值下边坡产生的危害最大。
[0010]优选的,所述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分析方式为:通过对各待选建设点的位置进行地图扫描,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区域的三维模型,分析各待选建设点周围空旷面积,将其记为,分析各待选建设点最近的建筑物直线距离,将其记为,分析各待选建设点内的地面平整度将其记为、分析各待选建设点内大于预设体积的各障碍物的体积将其记为,k表示待选建设点内的第k个障碍物,;进而计算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其中e表示常数;表示变电站建设的面积;表示变电站建设的周长;表示预设的障碍物的体积。
[0011]优选的,通过从建设区域对应的气象预报站中读取预设周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气象数据,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最大风力以及风力大于风力阈值的天数占预设周期的比重、各待选建设点的雨雪量、各待选建设点的结冰天数占预设周期的比重;进而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气象符合度系数。
[0012]优选的,所述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气象符合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第i个待选建设点风力大于风力阈值的天数占预设周期的比重;表示第i个待选建设点的最大风力;表示风力阈值;表示第i个待选建设点的雨雪量;表示雨雪量阈值;表示第i个待
选建设点的结冰天数占预设周期的比重;表示结冰天数占预设周期的比重的修正因子;、、表示风力情况、雨雪量情况、冰冻情况的权值系数。
[0013]优选的,所述各待选建设点的综合符合度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分别表示地质符合参数、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气象符合度系数的修正量。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8的分析方式为:S8

1、根据建设区域内的变压器分布情况在建设区域的地图上进行定位,并基于各待选建设点的位置对输电线路进行自动规划;S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将需要进行电力建设的区域记为建设区域,对建设区域内用电规模来确定变压器的型号和数量,从而确定建设区域内的变电站规模;S2、通过建设区域内的变电站规模计算变电站建设的面积;S3、基于变电站建设的面积在建设区域内进行初步选址,将符合变电站建设面积的各个变电站建设位置记为各待选建设点;S4、通过将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地质符合参数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的酸碱腐蚀度、土壤的坚固强度、周边边坡的影响度;S5、通过将各待选建设点的周围物体分布与遮挡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S6、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的所在位置区域对其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读取,进而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气象符合度系数;S7、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周围物体符合度系数、气象符合度系数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综合符合度评价系数;S8、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电缆出线的情况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出线影响参数,通过各待选建设点的综合符合度评价系数以及出线影响参数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优选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内进行初步选址的步骤为:根据建设区域内变电站建设的面积对建设区域内的卫星地图信息进行扫描,定位各符合变电站建设的面积的位置,排除其中距离中压线路大于预设线路最大长度、平均地势低于其周围地势达到预设高度、距离主交通道路大于预设主干道最大长度、距离产生污染物工厂小于预设的污染物工厂最小距离的各个位置,并将建设区域内符合变电站建设需要的各个位置记为各待选建设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情况监测分析步骤为:第一步,通过对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土壤的含水量与酸碱腐蚀度,并将其分别记为、,i表示第i个待选建设点,;第二步,通过土壤坚实强度计对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进行坚实强度监测,进而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土壤的坚实强度,并将其标记为;第三步,根据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分布情况,进而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的影响度,并将其记为;第四步,通过读取变电站建设时基底土壤含水量的标准值、土壤的最佳酸碱腐蚀度、土壤的最佳坚实强度;并根据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土壤的含水量、酸碱腐蚀度、土壤的坚实强度、周边边坡的影响度分析得到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并将其记为,各待选建设点的地质符合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分别表示土壤含水量修正因子、土壤酸碱腐蚀度的修正因子,且>;、、分别表示变电站建设基底的土壤含水量的标准值、土壤最佳酸碱腐蚀度、土壤最佳坚实强度;、、分别表示土壤的含水量和酸碱腐蚀度的权值系数、土壤的坚实强度的权值系数、周边边坡的影响度的权值系数,e表示常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分布情况包括边坡朝向角度、边坡与待选建设点的距离、边坡坡度、边坡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台区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周边边坡的影响度的具体分析方式为:第一步,通过地图扫描的方式对建设区域内各待选建设点的地形进行分析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各待选建设点的三维模型得到各待选建设点对应各边坡的朝向角度、各边坡与待选建设点的距离、各边坡的坡度和各边坡的长度,将其分别记为、、、,其中m表示第m个边坡,;通过将各待选建设点的各边坡进行颜色比对的方式得到各边坡石块占比,进而得到各待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许建中陈晨奚振乾唐庆鹏路健王鹏飞赵永智赵刚陶策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