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95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包括可漂浮于液面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破碎辊筒、螺旋桨和方向舵,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破碎辊筒旋转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旋转的第二驱动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壳体实现漂浮在液面上,可以不受液面高度变化的影响,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螺旋桨旋转,进而带动整套装置在液面上航行,装置在液面上航行过程中,第一驱动部件带动破碎辊筒旋转,可以对菌层等漂浮物进行破碎作业,可以解决厌氧氨氧化菌漂浮及液面漂浮物因结块而导致的各类问题,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氨氧化池,尤其涉及一种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厌氧氨氧化工艺以其低运行成本而被应用于高氨氮污水处理,但其运行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菌在分解氨氮有机物时会产生氮气,部分氮气会形成气泡黏附在菌体上,导致菌体上浮至水面形成菌层,从而大大降低菌种分解有机物的效率,而且厌氧氨氧化菌怕光,池面需要采用遮光盖板遮光,导致破碎池面漂浮的菌层操作比较困难。如果长时间无法破碎漂浮的菌体,就会导致菌体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0003]目前,针对类似厌氧氨氧化池液面漂浮物的常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在池内开设溢流口,通过溢流的方式收集和破碎菌体,然后再将菌体输送回池内;第二种为人工操作吸管吸池面的菌体,人工调节进水管道口的高度,使管道口刚好能够吸进菌体,吸进的菌体通过泵的叶轮打碎后再排进池内。这两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0004]1)当遇到池面菌体结块,上述两种方法都会失效,无法破碎结块的菌体。第一种方法因为菌体结块会导致菌体无法流动甚至堵塞溢流口,第二种方法因为观察口的缘故,操作人员无法够着和观察池内的液面情况;
[0005]2)适用性差,第一种方法是靠溢流口来收集菌体,这样会局限生产运行和工艺调整,因为溢流口的高度是固定的,无法随着容器内的液面变化而变化;
[0006]3)人工成本高,第二方法需要人为控制,通过管道口去吸菌体时容易吸入空气导致泵抽不上液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不受液面变化的影响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包括可漂浮于液面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破碎辊筒、螺旋桨和方向舵,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破碎辊筒旋转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旋转的第二驱动部件。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舱。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四周均设有距离传感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处理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所述方向舵均与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还包括远程操作模块,所述远程操作模块上设有显示屏,所述壳体上设有视觉模块和信号接收发送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视觉模块通过所述信号接收发送模块与所述远程操作模块连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支架,所述视觉模块设于所述支架上。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部为水平布置的凹字形结构,所述破碎辊筒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凹处,所述壳体下部为弧形结构。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均为电机,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为所述电机供电的蓄电池。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壳体下部的最低处,所述破碎辊筒与所述螺旋桨相对布置于所述蓄电池的两侧。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桨设有两个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壳体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通过壳体实现漂浮在液面上,可以不受液面高度变化的影响,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螺旋桨旋转,进而带动整套装置在液面上航行,装置在液面上航行过程中,第一驱动部件带动破碎辊筒旋转,可以对菌层等漂浮物进行破碎作业,可以解决厌氧氨氧化菌漂浮及液面漂浮物因结块而导致的各类问题,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号表示:1、壳体;2、破碎辊筒;3、螺旋桨;4、方向舵;5、第一驱动部件;6、第二驱动部件;7、配重舱;8、距离传感器;9、处理模块;10、远程操作模块;11、视觉模块;12、蓄电池;13、支架;14、信号接收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本部分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本部分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图1至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包括可漂浮于液面上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破碎辊筒2、螺旋桨3和方向舵4,壳体1内设有用于带动破碎辊筒2旋转的第一驱动部件5和用于带动螺旋桨3旋转的第二驱动部件6。优选的,壳体1采用质轻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蚀能力的材质,保证壳体1可以漂浮于不同类型的液面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长使用寿命。
[0026]本实施例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通过壳体1实现漂浮在液面上,可以不受液面高度变化的影响,第二驱动部件6驱动螺旋桨3旋转,进而带动整套装置在液面上航行,装置在液面上航行过程中,第一驱动部件5带动破碎辊筒2旋转,可以对菌层等漂浮物进行破碎作
业,可以解决厌氧氨氧化菌漂浮及液面漂浮物因结块而导致的各类问题,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002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舱7。不同类型的液体其密度可能存在差异,装置在不同类型的液面上作业时吃水深度也不相同,会影响装置的破碎效果,为此可以在配重舱7内放置相应重量的配重块,适应不同类型液体的吃水深度,避免受到液体种类的限制,可在各种液面上作业。其中,配重块优选采用砝码,便于准确地控制配重重量。
[00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四周均设有距离传感器8。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8测量装置与四周障碍物的距离,在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前通过方向舵4及时调整航行方向,避免发生碰撞,结构简单、有效,同时距离传感器8可以为处理模块9收集障碍物距离信息,进而生成测量信息。
[0029]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设有处理模块9,距离传感器8与处理模块9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部件5、第二驱动部件6和方向舵4均与处理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航行时通过距离传感器8测量装置与四周障碍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漂浮于液面上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破碎辊筒(2)、螺旋桨(3)和方向舵(4),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破碎辊筒(2)旋转的第一驱动部件(5)和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3)旋转的第二驱动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舱(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四周均设有距离传感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处理模块(9),所述距离传感器(8)与所述处理模块(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5)、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和所述方向舵(4)均与所述处理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面漂浮物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操作模块(10),所述远程操作模块(10)上设有显示屏,所述壳体(1)上设有视觉模块(11)和信号接收发送模块(14),所述处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铁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