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89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包括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光纤连接;还包括第二授时源端设备、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和时间分析仪;第二授时源端设备设置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处,第二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光纤相连;时间分析仪分别连接到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一授时源端设备。采用上述获取装置产生获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并行设置两条光纤授时通路,并引入高精度的时间分析仪来测量同步误差,并通过计算获得实际的单路时间同步误差,设计巧妙,利用了仪器的高精度特性,保证时间同步误差测量的精度提高,使得获取误差的场景适用性更强,更可靠。更可靠。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时间频率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网络通信中的时间同步也就是指授时。在既定的通信实践中,时间同步依赖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授时功能,其缺陷在于卫星信号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且存在卫星系统故障和失灵的风险。除此以外,现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仅仅在100~200ns,无法满足高精度授时的场景需求。
[0003]基于以上缺陷,现开发有光纤授时技术和微波授时技术来弥补不足,但是光纤授时技术和微波授时技术同样存在缺陷。比如现实场景中最常见的光纤授时和微波授时在远距离授时的时候,源端和终端距离远,存在同步误差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为了测量这种误差有人提出“搬运原子钟法”,该方法由于在搬运的过程中振动和温度变化对原子钟造成影响,效果不明。相关技术的远距离时频设备测试方法采用IEEE 1588v2做粗同步,通过双频数字模块测量基准频率信号与光恢复频率信号间的相位偏差,从而提升同步的精确度,这种方法仍然是一种自监测方法,不能通过标准仪器对时间同步效果进行测量,具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包括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光纤连接;还包括第二授时源端设备、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和时间分析仪;所述第二授时源端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处,所述第二授时终端设备设置于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处,所述第二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光纤相连,所述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通过信号导线相连;所述时间分析仪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一授时源端设备;所述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仪器误差相同,所述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仪器误差相同,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仪器误差相同。
[000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间分析仪为高速示波器或SR620通用时间间隔频率计数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方法,采用上述获取装置,且包括:
[0007]第一授时源端设备通过第一光纤向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发送时间信号,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记录为

A;
[0008]第二授时源端设备通过第二光纤向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发送时间信号,第二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记录为

B;
[0009]测量或者计算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延迟

C;
[0010]通过时间分析仪测量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

D;
[0011]以上通过公式

A=

B=

D/2
‑△
C/2计算获得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
[001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高速示波器或SR620通用时间间隔频率计数器作为所述时间分析仪测量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

D。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并行设置两条光纤授时通路,并引入高精度的时间分析仪来测量同步误差,并通过计算获得实际的单路时间同步误差,设计巧妙,利用了仪器的高精度特性,保证时间同步误差测量的精度提高,使得获取的误差值场景适用性更强,更可靠。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逻辑框图。
[0017]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参考图1所示,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包括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第一光纤103、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5、第二光纤106、时间分析仪107和信号导线108。
[0022]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通过第一光纤103连接。
[0023]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设置于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处,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5设置于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处。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5通过第二光
纤106相连。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通过信号导线108相连;
[0024]时间分析仪107分别连接到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5和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
[0025]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仪器误差相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5仪器误差相同,第一光纤103和第二光纤106仪器误差相同。
[00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各自的位置和通过第一光纤103连接则形成一个远距离时间同步验证的通信链路。同样地,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2形成另一个远距离时间同步验证的通信链路。在具体操作中,第一授时源端设备101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105两者放置于同一个机房,并靠近;第一授时终端设备102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104两者放置于同一个机房,并靠近。同时,第一光纤103和第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包括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一授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授时源端设备、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和时间分析仪;所述第二授时源端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处,所述第二授时终端设备设置于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处,所述第二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光纤相连,所述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通过信号导线相连;所述时间分析仪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一授时源端设备;所述第一授时源端设备和第二授时源端设备仪器误差相同,所述第一授时终端设备和第二授时终端设备仪器误差相同,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仪器误差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分析仪为高速示波器或SR620通用时间间隔频率计数器。3.一种远距离时间同步误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

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获取装置,且包括:第一授时源端设备通过第一光纤向第一授时终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振华包文艳张瑞屈波陈佛斐辛浩冬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