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6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按压组件,支撑架包括定位弧杆、定位柱、支撑环、软板以及两个绑定带,定位弧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环内侧面的顶部,定位柱的底部转动贯穿支撑弧杆的中部并转动连接有软垫,两个绑定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环的相对两外侧面,两个绑定带的另一端环绕到患者下巴底面粘接连接,软板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定位柱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撑环的顶部;按压组件通过滑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软板上。本伤口包扎辅助装置通过两个绑定带将支撑环固定在头部上,通过滑动件将按压组件连接在软板上,使得按压组件能够移动至伤口的上方,方便按压在伤口的敷料上,从而进行压迫止血。从而进行压迫止血。从而进行压迫止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经常有头部创伤的伤员,伤口大小、深度不一,创缘整齐或不整齐,有时伴有皮肤挫伤或缺损,由于头皮血管丰富,血管破裂后不易自行闭合,即使伤口小出血也较严重,甚至因此发生休克,因此如果不能快速及时有效的止血,后果不堪设想。
[0003]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等目的。目前急诊科接收到头部受创的患者时,由于有时候头部上的伤口不集中,而且伤口大小不一致,而医护人员通常是清理伤口后在伤口处覆盖带药的敷料,然后在用纱布进行包扎,进行多次缠绕,实现伤口固定,从而使得患者头部经常被重重包裹,不仅不美观,医护人员也不便于操作,效率较低;而且有时候头部上的伤口需要长期对伤口进行按压止血,而使用纱布胶带缠绕固定纱布的方式止血效率差,不利于用于急诊达到的快速止血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解决医护人员使用纱布将敷料缠绕固定在头部的伤口时,使得患者头部经常被重重包裹,不仅不美观,医护人员也不便于操作,而且纱布固定不具有长期按压止血的效果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包括:
[0007]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戴在患者的头部上,支撑架包括定位弧杆、定位柱、支撑环、软板以及两个绑定带,支撑环用于环戴在患者的头部上,定位弧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环内侧面的顶部,定位柱的底部转动贯穿支撑弧杆的中部并转动连接有软垫,两个绑定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环的相对两外侧面,两个绑定带的另一端环绕到患者下巴底面粘接连接,软板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定位柱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撑环的顶部;及
[0008]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通过滑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软板上,用于对头部伤口按压止血。
[0009]上述伤口包扎辅助装置通过两个绑定带将支撑环固定在头部上,通过滑动件将按压组件连接在软板上,使得滑动块能够在软板上移动至伤口的上方,方便按压罩压迫在伤口的敷料上,从而进行压迫止血,同时也将敷料固定在伤口上,防止敷料移动位置,也使得头部不必缠绕太多的纱布。
[0010]进一步地,滑动件包括滑动块和把手,滑动块的底面开设有滑动槽,软板能够套设在滑动槽能够滑动连接,滑动槽内的相对两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均设有可滑动的滑块,且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突出对应的滑槽延伸至外侧,每个滑槽内
均设有滑动弹簧,滑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内底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位于对应滑槽内的端面上,通过把手能够驱动两个滑块向相向或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封闭或打开滑动槽的底部开口。
[0011]进一步地,把手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调节杆的直径,滑动块的顶部内部开设有贯通的调节孔,调节孔延伸方向与滑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调节杆从调节孔的一端插入且滑动连接,第一调节杆位于调节孔内的端部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调节槽,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从调节孔的另一端插入后再插入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滑动槽内的相对两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避让槽,两个第一避让槽分别与两个滑槽连通,调节孔内的底侧壁开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一调节杆位于调节孔内的端部底侧和第二调节杆位于调节槽内的端部底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块,推块的底部分别滑动穿过对应的第一避让槽并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端部顶面上,位于第二调节杆底侧的推块能够插入第二避让槽内且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杆位于调节孔内的端部外侧套设有第一调节弹簧,第一调节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杆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孔的内壁上,第二调节杆位于调节槽内的端部外侧套设有第二调节弹簧,第二调节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调节杆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槽的内壁上。
[0013]进一步地,定位柱的顶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容纳槽,软板的数量设有多个,每个容纳槽内均转动设有锁紧杆,锁紧杆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锁紧孔,软板远离支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紧绳,锁紧绳远离软板的一端能够穿过锁紧孔并缠绕在锁紧杆上,每个容纳槽内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内部设有螺纹的螺纹环,每个容纳槽内均螺纹设有螺杆,螺杆的底部螺纹穿过螺纹环并抵接在锁紧杆的顶面上。
[0014]进一步地,螺杆的底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套,当螺杆在容纳槽内向下移动时,使得螺杆插入防滑套内。
[0015]进一步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罩,按压罩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漏斗状,按压罩的顶部固定设有卡接环板,滑动块的底面两侧边缘处固定设有卡接柱,卡接柱外侧沿轴线方向固定套设有多个间隔的卡接球,卡接球具有弹性,卡接环板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贯通的卡接孔,当卡接球能够穿过卡接孔,使得卡接柱插入卡接孔内卡接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伤口包扎辅助装置通过两个绑定带将支撑环固定在头部上,通过滑动件将按压组件连接在软板上,使得滑动块能够在软板上移动至伤口的上方,方便按压罩压迫在伤口的敷料上,从而进行压迫止血,同时也将敷料固定在伤口上,防止敷料移动位置,也使得头部不必缠绕太多的纱布;而且当伤口不需要压迫止血时,按压组件的可拆卸性使得按压罩能够从滑动块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21]图4为图2中B

B的剖视图;
[0022]图5为图4中C的放大图;
[0023]图6为按压组件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

支撑架,11

定位弧杆,12

定位柱,121

容纳槽,13

支撑环,14

软板,15

绑定带,16

锁紧杆,161

锁紧孔,17

锁紧绳,18

螺纹环,19

螺杆;
[0026]20

按压组件,21

按压罩,22

卡接环板,23

卡接柱,24

卡接球,25

延伸环板,26

海绵垫;
[0027]30

滑动件,31

滑动块,3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戴在患者的头部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定位弧杆、定位柱、支撑环、软板以及两个绑定带,所述支撑环用于环戴在患者的头部上,所述定位弧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环内侧面的顶部,所述定位柱的底部转动贯穿支撑弧杆的中部并转动连接有软垫,两个绑定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环的相对两外侧面,两个绑定带的另一端环绕到患者下巴底面粘接连接,所述软板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定位柱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撑环的顶部;及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通过滑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软板上,用于对头部伤口按压止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块和把手,所述滑动块的底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软板能够套设在滑动槽能够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的相对两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均设有可滑动的滑块,且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突出对应的滑槽延伸至外侧,每个滑槽内均设有滑动弹簧,所述滑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内底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位于对应滑槽内的端面上,通过把手能够驱动两个滑块向相向或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封闭或打开滑动槽的底部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调节杆的直径,滑动块的顶部内部开设有贯通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延伸方向与滑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调节杆从调节孔的一端插入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位于调节孔内的端部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从调节孔的另一端插入后再插入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的相对两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避让槽,两个第一避让槽分别与两个滑槽连通,所述调节孔内的底侧壁开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可泓张娅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