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253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包括位于船舶空调机间的中央空调器,与中央空调器连接的送风风管和回风风管,送风风管的出风口和回风风管的进风口均位于公共区域内,在送风风管上连接有区域加热器和第一转换风闸,在送风风管上连通有除雾风管,除雾风管与与送风风管的连接点位于区域加热器和第一转换风闸之间,且位于空调机间内;在除雾风管上自其进风口向出风口依次设有第二转换风闸和风机,除雾风管的出风口延伸至待除雾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玻璃除雾系统,风机、玻璃除雾加热器、第二转换风闸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都布置在空调机间,而不是在公共区域,减少了和内装专业的交界面,不需要在内装板上开检修门而破环内装的美观。门而破环内装的美观。门而破环内装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船舶玻璃除雾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追求美观和艺术效果,现在的客船普遍安装有很多大尺寸玻璃,但是在冬季,由于玻璃内外的温差大,在玻璃表面容易结雾,特别是运营在北欧的船。
[0003]现在的船东普遍要求布置玻璃除雾通风系统来加热空气,吹到玻璃上来带走玻璃表面的水雾,从而保证玻璃的透明度。
[0004]但是客船公共区玻璃除雾系统的布置存在诸多挑战。客船上空间紧张,公共区的天花板普遍贴近大梁,天花板上留的空间非常有限;公共区的噪音要求高,55~60分贝,而风机噪音普遍超过70分贝;除雾系统相关设备的布置会破环内装的美观性等。
[0005]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在公共区的天花板上布置风机和加热器,然后抽公共区的风加热后吹向玻璃,见图1,主要有风机,加热器,温控阀,温度传感器。此方案存在的问题有:风机布置在天花板上,产生的噪音大,影响公共区旅客的舒适性;再加热器和温控阀布置再天花板上,有漏水风险;需要再天花板上开检修盖,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玻璃除雾的相关设备布置都布置在空调机间,而不是公共区域内。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包括位于船舶空调机间的中央空调器,与中央空调器连接的送风风管和回风风管,所述送风风管的出风口和回风风管的进风口均位于公共区域内,在所述送风风管上连接有区域加热器和第一转换风闸,在送风风管上连通有除雾风管,所述除雾风管与送风风管的连接点位于区域加热器和第一转换风闸之间,且位于空调机间内;在所述除雾风管上自其进风口向出风口依次设有第二转换风闸和风机,除雾风管的出风口延伸至待除雾玻璃。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除雾风管上设有用于对除雾风管内的空气加热的玻璃除雾加热器,玻璃除雾加热器通过法兰与除雾风管的管壁连接,玻璃除雾加热器采用热水通过管壁对空气进行换热加热,所述玻璃除雾加热器位于风机靠近除雾风管的出风口一侧;区域加热器和送风风管通过法兰连接,区域加热器采用热水通过管壁对空气进行换热加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除雾加热器采用热水对除雾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玻璃除雾加热器上设有第一温控阀,在除雾风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玻璃除雾加热器靠近除雾风管的出风口一侧,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第一温控阀。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区域加热器上设有第二温控阀,在所述回风风管上设有第二温
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第二温控阀。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换风闸、第二转换风闸、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风机和玻璃除雾加热器均位于空调机间内。
[0013]进一步的,位于公共区域内的部分回风风管、部分送风风管和部分除雾风管置于公共区域的天花板上方。
[0014]本技术的客船玻璃除雾系统,利用中央空调器的送风,通过风机、转换风闸、玻璃除雾加热器、除雾风管把热风引到公共区域的玻璃,风机的作用是对来自中央空调器的风进行加压,用于克服玻璃除雾加热器和风管的阻力,使得风吹向玻璃时依旧有较高的动能;玻璃除雾加热器使用热水对风进行加热,提高风的温度,降低风的相对湿度,第一温控阀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来调节,保持加热器出风温度的稳定;公共区域按照左右舷或不同的功能区安装有多个区域加热器,区域加热器根据该区域回风风管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来调节;第一转换风闸和第二转换风闸的作用是用于切换玻璃除雾和正常运作这两种模式,不使用除雾模式下,第二转换风闸关闭,第一转换风闸打开,送风风管上的区域加热器通过回风风管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调节,使得公共区保持一定的热舒适度;玻璃除雾模式下,第一转换风闸开度变小或关闭,第二转换风闸打开,风机打开,此时风的流程为:中央空调器至区域加热器至第二转换风闸至风机至玻璃除雾加热器至玻璃,最后通过回风风管回到中央空调器;中央空调器用于保证公共区的热舒适度和提供新鲜的空气,冬天可以用于加热,夏天用于冷却,并带有空气过滤和加湿等功能,内部安装有送风风机和回风风机。
[0015]本技术的新型客船玻璃除雾系统中除雾的风直接来自室外,经过中央空调器进行预加热,再经过区域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最后经过玻璃除雾加热器三次加热,使得风的相对湿度较低,吹向玻璃时可以快速带着玻璃上的雾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玻璃除雾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7]1. 风机、玻璃除雾加热器、第二转换风闸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都布置在空调机间,而不是在公共区域,这样在设计建造中就减少了和内装专业的交界面,不需要在内装板上开检修门而破环内装的美观;
[0018]2. 电缆和加热器的热水管的布置都在空调机间,不用考虑内装封板的问题,施工简单;
[0019]3. 由于风机在空调机间,离公共区较远,这样就能较好的控制风机噪音对公共区的影响;
[0020]4. 除雾系统的回风风管和中央空调器的回风风管是共用的,不需要额外布置回风管,减少了风管的布置;
[0021]5. 吹向玻璃的风是来自中央空调的新风,没有采用公共区的回风,这样减少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0022]6. 用于玻璃除雾的风先经过了中央空调和区域加热器的加热,这样使得除雾加热器的功率较小;
[0023]7. 在除雾模式下,当房间温度过高时,回风风管上的温度传感器会调节区域加热器的加热,可以避免公共区域温度过高;
[0024]8. 在冬季外界温度很低时,可以运用玻璃除雾系统对公共区进行快速加热。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客船玻璃除雾系统的示意图;
[0026]图2是传统的客船公共区域的玻璃除雾系统示意图。
[0027]其中,1

空调机间,2

中央空调器,3

送风风管,4

回风风管,5

公共区域,6

区域加热器,7

第一转换风闸,8

除雾风管,9

第二转换风闸,10

风机,11

玻璃除雾加热器,12

第一温控阀,13

第一温度传感器,14

第二温控阀,15

第二温度传感器,16

玻璃,17

天花板,18

加热器,19

温控阀,20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船舶空调机间的中央空调器,与中央空调器连接的送风风管和回风风管,所述送风风管的出风口和回风风管的进风口均位于公共区域内,在所述送风风管上连接有区域加热器和第一转换风闸,在送风风管上连通有除雾风管,所述除雾风管与送风风管的连接点位于区域加热器和第一转换风闸之间,且位于空调机间内;在所述除雾风管上自其进风口向出风口依次设有第二转换风闸和风机,除雾风管的出风口延伸至待除雾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客船公共区域玻璃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雾风管上设有用于对除雾风管内的空气加热的玻璃除雾加热器,玻璃除雾加热器通过法兰与除雾风管的管壁连接,玻璃除雾加热器采用热水通过管壁对空气进行换热加热,所述玻璃除雾加热器位于风机靠近除雾风管的出风口一侧;区域加热器和送风风管通过法兰连接,区域加热器采用热水通过管壁对空气进行换热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谦田正军蒋永旭吉春正赵自兵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邮轮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