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及扣索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51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多组索有序穿索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及扣索鞍系统。其中扣索排线装置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索绳穿过的盖板孔,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能够借助所述盖板组件上的盖板孔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从而使得各索绳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大大缩短各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时间,从而有效减小了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施工风险。索孔道的施工风险。索孔道的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及扣索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多组索有序穿索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及扣索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和2所示,传统大跨径拱桥斜拉扣挂施工采用塔上张拉式扣索鞍,由于索绳70数量较多,各索绳70交错复杂,各索绳70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6,导致施工过程复杂、耗时较多。同时,塔上安装索绳70穿过扣索孔道6属于高空作业,若耗时较多,会导致高空暴露时间过长,也增大了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各扣索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导致耗时较多,增大施工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及扣索鞍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索绳穿过的盖板孔,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
[0006]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在设计时,盖板孔与塔上张拉式扣索鞍上的扣索孔道对应设置,在安装时,先将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索绳与盖板组件相对固定,之后在剩余盖板孔内穿梭其余索绳,索绳穿出盖板孔一段长度,以上工序可以在地面或安全的平台上安装,之后,拉动盖板组件和各索绳形成的整体,使得盖板孔对准对应的扣索孔道,将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在此过程中,由于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索绳穿出盖板孔一段长度,以避免索绳脱离盖板孔。
[0007]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能够借助所述盖板组件上的盖板孔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从而使得各索绳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大大缩短各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时间,从而有效减小了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施工风险。
[0008]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板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弧形槽,所述下盖板上对应贯穿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对应的第二弧形槽围成所述盖板孔。
[0009]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具有间隙。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组,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螺栓组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盖板孔包括第一盖板孔和第二盖板孔,所述第二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所述第二盖板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盖板孔直径。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孔位于所述盖板组件的两端。先固定所述盖板组件两端头的索绳,再在中间第一盖板孔中穿插索绳对准扣索孔道时,不容易穿错索绳。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孔直径为D1,所述第二盖板孔直径为D2,0.5mm≤D1

D2≤5mm。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孔与相邻所述第二盖板孔之间设置有所述螺栓组。
[0015]优选地,所有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
[0016]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扣索鞍系统,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所述盖板组件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所述盖板孔内穿设有索绳,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与索绳相对固定,所述盖板孔用于与扣索孔道对应设置。
[0017]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在设计时,盖板孔与塔上张拉式扣索鞍上的扣索孔道对应设置,在安装时,先将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索绳与盖板组件相对固定,之后在剩余盖板孔内穿梭其余索绳,索绳穿出盖板孔一段长度,以上工序可以在地面或安全的平台上安装,之后,拉动盖板组件和各索绳形成的整体,使得盖板孔对准对应的扣索孔道,将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在此过程中,由于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能够与索绳相对固定,索绳穿出盖板孔一段长度,以避免索绳脱离盖板孔。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能够借助所述盖板组件上的盖板孔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从而使得各索绳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大大缩短各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时间,从而有效减小了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施工风险。
[0019]优选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还包括扣索鞍装置,所述索绳为尾索或扣索,所述扣索鞍装置包括底座、扣索基座、尾索基座、尾索过绳滑轮组和扣索过绳滑轮组,其中,
[0020]所述扣索基座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扣索基座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扣索穿过的扣索孔道,所述扣索孔道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一空隙;
[0021]所述尾索基座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尾索基座与所述扣索基座间隔设置,所述尾索基座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尾索穿过的尾索孔道,所述尾索孔道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二空隙;
[0022]所述尾索过绳滑轮组与尾索相配合,所述尾索过绳滑轮组设置于所述扣索基座远离所述尾索基座的一侧;
[0023]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与扣索相配合,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设置于所述尾索基座远离所述扣索基座的一侧;
[0024]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和所述尾索过绳滑轮组配置为:绕过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的扣索能够依次穿过第二空隙和第一空隙后与尾索过绳滑轮组相配合;
[0025]所述尾索基座和扣索过绳滑轮组之间设置有所述扣索排线装置,该扣索排线装置与尾索相配合;
[0026]所述扣索基座和尾索过绳滑轮组之间也可设置所述扣索排线装置,该扣索排线装置与扣索相配合。
[0027]优选地,所述扣索具有第一安装状态和第二安装状态:
[0028]当所述扣索处于第一安装状态时,
[0029]所述扣索一端绕过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并穿过所述扣索孔道后连接有第一锁定
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与所述扣索基座相抵接;
[0030]所述尾索一端绕过所述尾索过绳滑轮组并穿过所述尾索孔道后连接有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与所述尾索基座相抵接;
[0031]当所述扣索处于第二安装状态时,
[0032]绕过所述扣索过绳滑轮组的扣索能够依次穿过第二空隙和第一空隙后与尾索过绳滑轮组相配合。
[003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4]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能够借助所述盖板组件上的盖板孔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从而使得各索绳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大大缩短各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时间,从而有效减小了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施工风险。
[0035]2、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能够借助所述盖板组件上的盖板孔使得各索绳能够有序地穿梭对准扣索孔道的孔位,从而使得各索绳很难高效对准既有的扣索孔道,大大缩短各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时间,从而有效减小了索绳穿梭扣索孔道的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
技术介绍
的塔上张拉式扣索鞍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
技术介绍
的扣索与扣索孔道的配合示意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扣索鞍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组件(72),所述盖板组件(72)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索绳(70)穿过的盖板孔(73),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73)能够与索绳(70)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72)包括上盖板(75)和下盖板(76),所述上盖板(75)和下盖板(76)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板(75)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弧形槽(77),所述下盖板(76)上对应贯穿设置有第二弧形槽(78),所述第一弧形槽(77)与对应的第二弧形槽(78)围成所述盖板孔(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75)和下盖板(76)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组(74),所述上盖板(75)和下盖板(76)通过螺栓组(74)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孔(73)包括第一盖板孔(710)和第二盖板孔(79),所述第二盖板孔(79)能够与索绳(70)相对固定,所述第二盖板孔(79)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盖板孔(710)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孔(79)位于所述盖板组件(72)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孔(710)直径为D1,所述第二盖板孔(79)直径为D2,0.5mm≤D1

D2≤5mm。8.一种扣索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扣索排线装置,所述盖板组件(72)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73),所述盖板孔(73)内穿设有索绳(70),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盖板孔(73)与索绳(70)相对固定,所述盖板孔(73)用于与扣索孔道(6)对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扣索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索鞍装置,所述索绳(70)为尾索(11)或扣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燕杜海龙韩玉罗小斌郑健马文辉高丰吕中玉唐睿楷曹璐林广泰周广铭朱宗裕宁显东李世俭张程王楚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