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241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7
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包括有压缩机,压缩机连接有四通换向阀,压缩机与四通换向阀之间流通有冷媒,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有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室外换热机组,室外换热机组连接有储液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机组包括有热交换机组和热回收机组,热交换机组包括有第一电磁阀和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热回收机组包括有第二电磁阀和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管式换热器外接有储热水箱,室内换热器连接有送风机;送风机连接有送风管道,空调系统具有在制冷过程中能够对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实现调节车间温度的过程中提供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热水。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制冷
,具体涉及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与日俱增。由此可见,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约束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应对严峻的能源、环境形势所需要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0003]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产品的生产要求的提高,保持合适车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得尤为重要,既要温度舒适又要湿度适宜,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热水满足人员使用和生产需求。
[0004]而现有的空调系统对于有降温需求的场所,普通的空调机组仅能满足室内环境降温需求,无法满足既对空间降温除湿又存储热水,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通过与四通换向阀连接的热回收机组收集制冷剂,使该空调系统具有在制冷过程中能够对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实现调节车间温度的过程中提供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热水。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包括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有四通换向阀,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换向阀之间流通有冷媒,所述四通换向阀分配所述冷媒的流动;所述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有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室外换热机组,所述室外换热机组连接有储液器、电子膨胀阀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机组包括有热交换机组和热回收机组,所述热交换机组包括有与所述四通换向阀连通的第一电磁阀和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包括有与所述四通换向阀连通的第二电磁阀和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外接有储热水箱,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连接有送风管道。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温作业时,四通换向阀使压缩机内高温高压的冷媒经第二电磁阀进入管式热交换器内,储热水箱内的水由于冷媒液化放热使储热水箱内的水温升高,从而回收热量,而当储热水箱内的热水已满时则四通换向阀与第一电测阀连通使冷媒进入翅片式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从热交换机组流出的冷媒进过电子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变为低压的制冷蒸汽,通过送风机实现车间内冷热空气的交换,该空调系统具有在制冷过
程中能够对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实现调节车间温度的过程中提供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热水,减少能量的损失,节能环保。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机为直流变频风机。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变频风机能够调节气体的流速,便于车间内不同湿度环境的调整,减少能量的损失。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管道包括有与室外环境连通的送风通道和位于室内环境的出风口,所述送风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电动风阀,所述第一电动风阀与室外连通,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动风阀,所述第二电动风阀与室内环境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风阀控制出风口的开关,便于调节室内的局部区域的温度,第一电动风阀能够控制送风通道与室外环境的连通,当车间温度适宜而储热水箱需要补水时不会影响适宜的室内环境。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机采用的冷媒为R134a冷媒。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R134a冷媒不含有氯原子,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式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式换热器具有流量大、不易堵塞的有点,避免在水加热过程中结板而堵塞换热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热水箱连接有第一水管电磁阀和第二水管电磁阀,所述第一水管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水管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储热水箱的底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管电磁阀位于储热水箱的底部,在套管式换热器加热水时能够自发的形成循环,减少循环泵的设置。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热水箱还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补充所述储热水箱的水位,所述储热水箱内的热水通过所述出水管流出。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与出水管方便人员补充和使用储热水箱内的水。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热水箱内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液体高度水位计和液体温度的温度计。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计能够显示储热水箱内的水位,便于人员补水,温度计则方便人员调整储热水箱内的温度以及切换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0023]一、本方案中空调系统能够有六种运行模式:1、对室内降温的同时加热储热水箱内的水;2、对室内降温;3、仅对储热水箱内的水加热;4、车间除湿的同时加热储热水箱内的水;5、车间除湿;6、车间采暖;
[0024]二、第一电动风阀与第二电动风阀能够控制通风管道与室内、室外的连接模式,从而控制实现制冷和除湿的功能切换,满足房间的温湿度要求;
[0025]三、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为系统热源,不仅实现了温度的智能控制而且降低能耗的作用,采用热回收方式既能实现室内降温又能实现热水供应,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7]图1为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储热水箱和送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气液分离器;4、室外换热机组;41、热交换机组;411、第一电磁阀;412、翅片式换热器;42、热回收机组;421、第二电磁阀;422、套管式换热器;5、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电子膨胀阀、8、室内换热器;9、送风机;10、送风管道;101、送风通道;102、出风口;103、第一电动风阀;104、第二电动风阀;11、储热水箱;12、第一水管电磁阀;13、第二水管电磁阀;14、进水管;15、出水管;17、水位计;18、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包括有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连接有四通换向阀2,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四通换向阀2之间流通有冷媒,所述四通换向阀2分配所述冷媒的流动;所述四通换向阀2分别连接有室内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包括有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连接有四通换向阀(2),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四通换向阀(2)之间流通有冷媒,所述四通换向阀(2)分配所述冷媒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阀(2)分别连接有室内换热器(8),气液分离器(3)以及室外换热机组(4),所述室外换热机组(4)连接有储液器(5)、电子膨胀阀(7)以及室内换热器(8),所述室外换热机组(4)包括有热交换机组(41)和热回收机组(42),所述热交换机组(41)包括有与所述四通换向阀(2)连通的第一电磁阀(411)和翅片式换热器(412),所述翅片式换热器(412)与所述气液分离器(3)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42)包括有与所述四通换向阀(2)连通的第二电磁阀(421)和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3)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外接有储热水箱(11),所述室内换热器(8)连接有送风机(9);所述送风机(9)连接有送风管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9)为直流变频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热回收的直膨式冷热双供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0)包括有与室外环境连通的送风通道(101)和位于室内环境的出风口(102),所述送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洁孙永剑张红祥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