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217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调设备领域,提出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新风除湿一体机、分集水器、若干毛细管网和若干地热盘管,新风除湿一体机的送风侧设置有送风管,送风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且每个分支上设置有电动风阀和温控器,温控器与分集水器电性连接,空气源热泵与新风除湿一体机连接,地热盘管与分集水器连接,换热段与空气源热泵循环连接,过滤段与热回收段之间设置有旁通管道,旁通管道的输出端与送风仓,旁通管道上设置有旁通阀,回风仓与送风仓之间设置有回风阀,新风除湿一体机的新风侧设置有快拆式新风过滤一体机。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模式多样化、有利于降低成本且提高空调响应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合大规模推广。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零能耗建筑(被动房)近年发展较快,是一种比较科学、经济且环保的被动房低负荷绿色建筑。现有的被动房空调系统常用热泵型新风热回收环控一体机或多联机+热回收新风系统,存在着室内风感大、温度不均匀、湿度没法调、噪声较明显、室内设备卫生状况差的问题,若采用毛细辐射空调+新风除湿系统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0003]由于现有的新风除湿机大部分不带热回收段,带热回收段的新风除湿机其热回收效率不满足被动房的要求,只能采用高效热回收机+新风除湿机的设备串联方案,但是这种方案需要对现有热回收机的风压和新风除湿机的内部结构进行改动,才能满足被动房对于设备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要求。
[0004]常规的毛细辐射空调+新风除湿系统存在着辐射空调温度调节响应慢的弱点,而且辐射空调的供冷供热能力受顶墙铺装面积限制较大,如果完全采用毛细管席作为温控末端则系统成本会较高。如现有专利CN201520747812.2一种家用供冷/暖的辐射式中央空调及新风系统,每个房间内安装有室内送风口及室内回风口,每个室内送风口与新风除湿一体机的送风口相连通,每个室内回风口与新风除湿一体机的回风口相连通,新风除湿一体机的新风入口与室外相连通,并且新风除湿一体机的回风口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每个毛细管网单元由三通阀二、毛细管网换热器、露点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温控器构成,露点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相应的房间内并分别与温控器相连接,温控器控制连接三通阀二。该装置中的热泵与新风除湿机构成的空调模式比较单一,调控效果还有待提高;其次,大多空调模式的过滤系统仅由不同设备的过滤单元来组成,进入系统中的杂质会增加相应设备的清理频率,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空调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模式多样化、有利于降低成本且提高空调响应效率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和新风除湿一体机,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用能侧设置有分集水器和若干毛细管网,所述新风除湿一体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新风口、排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箱体中设置有过滤段、排风段、热回收段、回风仓、送风仓、换热段、冷凝再热段、送风段、电控段和压缩机,所述送风仓的输出端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且每个分支上设置有电动风阀和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分集水器电性连接,所述新风除湿一体机与空气源热泵电性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用能侧还设置有若干地热盘管,所述地热盘管与分集水器连接,所述换热段与空气源热泵循环连接,所述过滤段与热回收段之间设置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的输出端与送风仓连接,所述旁通管道上设置
有旁通阀,所述回风仓与送风仓之间设置有回风阀,所述新风除湿一体机的新风侧设置有快拆式新风过滤一体机。
[0007]作为优选,所述送风仓的内部设置有靠近换热段分布的密布导流器。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密布导流器包括方板,所述方板上设置有与其侧边平行分布的多个长条孔,所述方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同心分布的导流管组,所述导流管组包括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输出端倾斜朝向换热段。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的输入端为坡口,所述导流管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逐渐变长。
[0010]作为优选,所述快拆式新风过滤一体机为圆柱体结构且其包括机顶盖和机底座,所述机顶盖与机底座之间设置有机身,所述机身的侧面设置有四个依次连接成四棱柱面的直平面,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中设置有多个上下依次与其插接的过滤板,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储风仓,所述储风仓与过滤仓的顶部连通,所述机身上设置有与过滤仓通过管道连接的进风口,所述机身的外部设置有与其半包围连接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为C形结构且其侧面设置有与储风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机顶盖和机底座上均设置有与密封板配合的C形卡槽。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不同过滤板的过滤孔孔径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渐变小。
[0012]作为优选,所述机顶盖的顶部设置有与过滤仓连通的动力风机。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远离过滤仓的一端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设置有拉孔,所述拉板朝向过滤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垫。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
[0016]与现有技术方案或类似设备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可实现顶棚毛细或地盘管+新风除湿再热的温湿分控辐射空调模式、全屋一次回风的对流空调模式、顶棚毛细/地盘管+一次回风的复合空调模式,运行模式更为灵活,对全屋的调控效果较好;本设备送风量较小,减小了风机噪声;末端风管可采用较小规格,节约成本,并减小了风管穿梁开洞尺寸,提高本系统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仅用一台热泵室外机就可以冷热联供,简化了冷热源系统;本专利技术将新风除湿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扩充,可以承担室内冷热负荷,减少毛细铺装面积,降低成本,提升温控响应速度;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地盘管夏季供冷量较小、常规地盘管在夏季必须和风盘系统复合使用的问题。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除湿一体机,新风中的一部分与回风在热回收段进行热回收,回风被排风机经排风口排出;另一部分新风从旁通管道和旁通阀接到送风仓中,过渡季还可增大旁通阀开启度,实现新风旁通功能,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回风阀可实现新风与回风混风运行,提升室内送风效果。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拆式新风过滤一体机,在系统前端将大量杂质截留,避免杂质在系统中循环,可以减少系统找其它设备的过滤单元的维护频率;其过滤单元即过滤板采用快拆式设计,可在线对不同的过滤板进行清理。
[0020]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模式多样化、有利于降低成本且提高空调响应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为新风除湿一体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密布导流器的轴测图;
[0025]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密布导流器在另一方向上的轴测图;
[0026]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密布导流器的侧视图;
[0027]图6为快拆式新风过滤一体机的轴测图;
[0028]图7为机身的轴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和新风除湿一体机,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用能侧设置有分集水器和若干毛细管网,所述新风除湿一体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新风口、排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箱体中设置有过滤段、排风段、热回收段、回风仓、送风仓、换热段、冷凝再热段、送风段、电控段和压缩机,所述送风仓的输出端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且每个分支上设置有电动风阀和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分集水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湿一体机与空气源热泵电性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用能侧还设置有若干地热盘管,所述地热盘管与分集水器连接,所述换热段与空气源热泵循环连接,所述过滤段与热回收段之间设置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的输出端与送风仓连接,所述旁通管道上设置有旁通阀,所述回风仓与送风仓之间设置有回风阀,所述新风除湿一体机的新风侧设置有快拆式新风过滤一体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仓的内部设置有靠近换热段分布的密布导流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辐射对流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布导流器包括方板,所述方板上设置有与其侧边平行分布的多个长条孔,所述方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同心分布的导流管组,所述导流管组包括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输出端倾斜朝向换热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江武振兴李俊明婧刘宇宁
申请(专利权)人:金茂健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